一、起源與演變
“草”,形聲字,最早見于甲骨文,有“屮”、“艸”兩種字形,像小草剛剛從地裡長出來的樣子。
金文保留有“屮”字形,西周克鼎上的草字為周圍四個“屮”作為意旁,中間一個早字作為聲旁。
秦代《石鼓文》中的“草”字延續克鼎的“草”字(籀文)。
小篆與《石鼓文》相比發生簡化,有“艸”和“草”兩種字形,筆畫圓轉,字形豎長。
隸變後的隸書則繼承小篆“草”字形,字形多樣,變化較多。
楷書基本繼承隸書,更加筆畫化,“艹”變化較多。
二、含義
“草”,從艸,早聲。小篆艸,象兩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說文》:“草,草鬥,栎( lì)實也”(栎實:栎樹的莢果,即皂角)。借為“草木”之“草”以後,則另造“皂”字來代替。本義為草本植物的總稱,艸,百卉也。從二屮。會意。
草是春天最先萌芽生長的植物,也可以指草本植物。引申為野地、山野、民間;又引申指粗略;初步的。又借指雌性牲畜。
“屮”是象形字,讀作chè和cǎo,古同“草”。《說文》:“屮,草木初生也。 ”
“艸”,讀作cǎo,從二屮,艸之總名也,同“草”。《說文》:“艸,百卉也。” 艸字後來隻作部首,俗稱“草字頭”,楷書寫作“艹”。
“芔”,讀作huì,同“卉”,各種草(多指供觀賞的)的統稱。
“茻”,讀作mǎng。是會意字,從四個“屮”。本意是衆多的草。
屮、艸、芔、茻,都是草,你記住了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