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直被認為是封建王朝的巅峰,這得益于唐朝建國以來所展現出的強大實力。和很多朝代不同,唐朝從建立之初,就頻繁對外發動戰争,而唐朝居然就實現了一邊頻繁對外打,一邊在内部養民,從而讓大唐的國力慢慢達到巅峰。武功極勝,用來形容唐朝是非常合适的,靠着強有力的軍隊,唐朝也打出了萬國來朝的局面,然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唐朝對外戰争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在唐高宗李治時期,唐朝就迎來了建國以來最慘痛的失利。
這場戰争被後世稱為大非川之戰,而它也标志着唐與吐蕃百年戰争的開始。這場戰争更是兩位頂級名将之間的對決,不過這一次,被稱為吐蕃軍神的欽陵笑到最後,他一戰大敗唐軍,這也奠定了他的曆史地位,而唐朝名将薛仁貴,由于這場慘痛的失利,讓他也被踢出了唐朝名将總統山的行列。薛仁貴在後世的名氣非常大,而大非川之戰以前,他已經征戰多年,從未吃到過敗仗,可這次他的不敗神話沒能延續下去。在高宗朝,大唐無疑是處在巅峰時期,國力軍力都達到鼎盛,那麼薛仁貴的唐軍兵敗大非川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吐谷渾之争
任何一場大戰役的爆發,都離不開戰略的較量,毫無疑問,唐高宗的戰略出現了巨大的失誤。引發大非川之戰的,是吐蕃對吐谷渾的戰争,吐谷渾處在如今甘肅青海一帶,他們本為慕容鮮卑的後裔,在隋唐時期也是西南的強國。可吐谷渾有些倒黴,它正好就夾在了唐朝與吐蕃的中間,因此這裡是兩國必争的地方,在唐太宗時代,就認識到吐谷渾的重要性,在唐軍的打擊下,吐谷渾也成一個傀儡國家。
吐蕃自從松贊幹布之後,國力越來越強盛,由于吐蕃政權的特殊性,他們需要不斷擴張。在吐蕃的戰略中,吐谷渾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吐蕃的擴張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北面的安西,河西地區,一個是向東襲擊西川等地。為何吐蕃向北擴張,必須要經過吐谷渾呢?這與西部的地形有關,吐蕃要北上的話,除非他們的大軍有空投能力,才能翻越整個昆侖山脈,否則他們就隻有從吐谷渾北上,這是一個天然的好出口。
吐蕃準備多年,還抓住了唐朝的戰略失誤,唐高宗年間大舉東進,先後與高句麗,新羅等國家交戰。唐軍的主力深陷在東部戰場上,忽視了西部的防禦,因此吐蕃趁機閃擊吐谷渾,随後以此北上攻擊安西等地。唐朝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安西四鎮與西域的十八個羁縻州迅速被攻占,至此唐朝的西線面臨全局崩潰的地步,這一仗唐高宗不想打也要打了。
戰略部署
與怛羅斯等戰役不同,大非川之戰是唐朝精心策劃的一場戰役,在薛仁貴出發前,唐朝已經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配合薛仁貴的主力軍作戰。唐高宗十分強硬,打算徹底消滅吐蕃這個禍害,首先是政治層面,他封諾曷缽為青海王,打算利用這位吐谷渾君主的影響力,得到吐谷渾舊地人民的支持。
随後唐朝開始兩個方面的戰略布置,欽陵所率領的主力軍在安西等地,号稱有四十萬的大軍。有關吐蕃軍隊的人數,确實是很難推測,吐蕃這個國家實行部落兵制度,兵民一體,因此他們在與唐朝的戰争中經常能動員衆多的軍隊。吐蕃軍隊裡面民夫辎重隊是相當少的,吐蕃人的打仗往往隻帶幾天的糧食,他們沒有後勤運輸的習慣。因此欽陵的軍隊确實有着人數衆多的戰鬥人員,唐朝看準了吐蕃布置的問題,薛仁貴兵出鄯州,直奔青海西藏地區。
唐軍這一招非常正确,隻要能快速拿下吐谷渾地區,就等于把欽陵的大軍和吐蕃分成兩截。唐軍既可以打擊倉促回軍的欽陵,也可以趁着吐蕃空虛直取他們的腹地,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讓欽陵軍隊快速回來,唐高宗在西面讓阿史那忠與阿史那都支的軍隊牽制欽陵的主力,不讓他回援。
而薛仁貴考慮到遠程作戰的問題,堅定了速戰速決的念頭,《舊唐書》記載:軍至大非川,将發赴烏海,仁貴謂待封曰:"烏海險遠,車行艱澀,若引辎重,将失事機,破賊即回,又煩轉運。彼多瘴氣,無宜久留。大非嶺上足堪置栅,可留二萬人作兩栅,辎重等并留栅内,吾等輕銳倍道,掩其未整,即撲滅之矣。
薛仁貴的布置主要有三點:第一是讓郭待封留守大非嶺,配置有一萬五的辎重部隊與五千戰士,依托山嶺地形設置結寨布置防禦工事。第二是他所率的主力軍隊,奔襲河口,這裡是吐蕃軍隊的重要牧場,有着大量的戰備資源。
《舊唐書》記載:仁貴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賊,擊破之,斬獲略盡,收其牛羊萬餘頭,回至烏海城,以待後援。
襲擊河口之後,他攜帶着繳獲的大量物資退至烏海城,第三點就是唐軍烏海城準備接下來與欽陵主力的戰事。薛仁貴的布置重點還是在于烏海,這裡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欽陵軍隊要想回國,必須會經過這裡。
一敗塗地
薛仁貴沒有想到,自己的布置居然全部失敗了,《舊唐書》記載:待封遂不從仁貴之命,領辎重繼進。比至烏海,吐蕃二十餘萬悉衆來救,邀擊,待封敗走趨山,軍糧及辎重并為賊所掠。仁貴遂退軍屯于大非川。吐蕃又益衆四十餘萬來拒戰,官軍大敗,仁貴遂與吐蕃大将論欽陵約和。
這場戰役遠比書面上所寫還要慘烈,在《資治通鑒》中寫道:仁貴、待封與阿史那道真并脫身免,與欽陵約和而還。敕大司憲樂彥玮即軍中按其敗狀,械送京師,三人皆免死除名。
司馬光還是相對客觀的,因為這場戰役後薛仁貴等三名主将全部被貶為平民。這幾個人有資曆有背景,通常唐朝在戰争中很少會這樣處置大将,薛仁貴也沒有違背什麼軍法,卻也落得一個僅比死強一點的處罰,可見大非川之戰唐軍敗得有多慘。
後世評價這場戰役,重點都是郭待封違背軍令,自己貿然帶着辎重隊伍跑到烏海。然而這場戰役本身就有着極大的疑點,首先《舊唐書》中薛仁貴是這麼說得:今年歲在康午,軍行逆歲,鄧艾所以死于蜀,吾知所以敗也。
薛仁貴并沒有把責任推給郭待封,甚至都沒提他的問題,郭待封帶着辎重軍抗命,這按理說被殺都不為過,薛仁貴也不可能那麼包庇他。顯然,郭待封行動并不是大軍慘敗的主因,真正的原因是薛仁貴和唐高宗都算錯了,他們低估了欽陵,也高估了唐朝在西線的力量。
欽陵的大軍回來得太快了,在薛仁貴到烏海後沒多久,吐蕃軍隊就過來了。薛仁貴最初到底是想怎麼布置呢?如果他要打算和郭待封聯合夾擊欽陵軍隊,那是不可能的,郭待封手裡就那點人,怎麼可能讓一支辎重軍隊和自己夾擊吐蕃主力呢?此外,史書中也說明了薛仁貴"退至烏海,以待後援。"他的後援除了郭待封外還有誰呢?
因此郭待封極有可能是率軍過去與薛仁貴彙合,而實際上郭待封在某種程度上還救了薛仁貴一把。吐蕃軍隊來得實在太快了,如果不是在路上和郭待封軍隊交火,可能薛仁貴在烏海就撤不出來了,郭待封兵敗後薛仁貴好歹還能撤出來,退回大非川。因此郭待封确實有錯誤,但他屬于是拉出來背鍋的,實際上這場戰争唐軍從決策層到底下各個将領都有問題。
欽陵的軍隊在西線被牽制,怎麼還這麼快就全回來了?薛仁貴剛打完河口,吐蕃主力很快就到了烏海。高宗在西面布置的幾支軍隊根本沒發揮作用,而薛仁貴自己也說了,他屬于像鄧艾一樣孤軍深入,他的軍隊又正好趕上了八月份。烏海可是高原的地形,要讓唐軍在寒冬的高原上固守對付吐蕃的軍隊,這本來就是把大軍放在死地上。而唐軍打着為吐谷渾複國的招牌,可一路上并未得到吐谷渾的支持,這讓薛仁貴徹底成了孤軍。
總結:
唐高宗做出了一次非常失敗的戰略決策,而薛仁貴也忽視了敵我雙方的形勢,唐軍内部也是矛盾重重,甚至統帥的命令都沒辦法貫徹下去。當初鄧艾深入蜀地,好歹還有鐘會的大軍在不遠的地方策應,而薛仁貴是真的孤軍到高原作戰,對他來說,哪怕就是郭待封嚴格遵守将令,唐軍也無法在高原長期堅守。在欽陵軍隊快速回擊的那一刻,薛仁貴應該就已經清楚這場戰役的結果了,無論是地形的适應能力,還是軍隊的動員能力,欽陵這次都取得了完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