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死後等于一切結束

人死後等于一切結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9:42:26
問:人死亡後,就等于一切結束了嗎?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有再來之日,春風吹又生,生而為人自诩為萬物之靈卻隻有單行軌,有去無回,漸行漸遠。灑脫如李白,早說過天地是客棧,人隻是過客。

人死了就等于是結束了。從唯物主義世界觀來說,的确是如此。天地為爐,萬物為柴,時間是火,代謝不絕,不計其數的人類都化為煙塵。

因為生命的短暫,偶然,決絕,不可複制,無法回頭,永遠在進行中直到化為灰燼,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說:請珍惜時間,請珍惜生命,請對每個擦肩而過的人溫柔以待。就是在擡頭的瞬間,看到的都是漸行漸遠的背影。

當我還是少年的時候,就會奇怪地想:為什麼世界上有一個我,為什麼我會在這裡,為什麼我這麼孤單坐在教室裡,沒有一個相同的我。我是絕無僅有的限量版孤品。作為一個農村人,從小見到各種死去的人最後躺在門闆上,頭上枕着瓦片,手裡拿着一根筷子插滿肉丸,說是黃泉路上可以投給追咬的餓狗。親人們磕頭作揖轟轟烈烈地哭,最後一起相送到荒蕪的祖墳山入葬。

人到中年,父親去世。按照家鄉的風俗,他所有生前穿過的衣服,穿過的鞋襪,戴過的帽子,睡過的床,錄音機,手機,一件一件被大家搬到空地,堆得像座小山一樣,一個打火機點燃了所有。那刻的火焰一躍三丈,與滾燙的烈日相對,最後留在地下的是小小的一堆灰,一場暴雨過後,幹幹淨淨。電光火石間,我突然就感受到了某些話語的分量:人生如夢。

但是父親的教誨,他生而為人時對于活着這件事情的執着,給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他熱愛讀書,無奈家境窮困隻讀過兩年學堂。他崇拜讀書人,五十歲時才讀古詩,日夜背誦,從《唐詩三百首》背到《千家詩》。他一生不甘落後,事事以做到第一為榮,他做工作雷厲風行,他務農像繡花。人越到中年,越能體會父親的眼神和話意:擔當和拼搏。父親即使化為灰,歸為土壤,但他于我卻是形神兼備,是遙遠的,虛無的,也是有血有肉,看得見摸得着的。以此的感受,又認為,人去了,樓空了,死了又可以永生的。這是精神的力量,它可以穿透生死,從虛無的意想穿越到眼前的物質世界。

堂兄轉眼逝去六年,他的手機号碼早已被移動公司收回,供給别人使用。唯有他的QQ頭像依然栩栩如生,在我日益式微的群裡沉默。這點科技時代留下的痕迹,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變,像其它永遠消失的應用一樣,也許明天醒來,就會去無留迹。他是我見過的最能幹,最樂觀,最聰明,最早一批到溫州奔天下的家鄉人。他的溘然離去,除了悲痛,給我最大的震動是:人去,燈熄,活着的權利遠高于其他一切的權利。而唯一可以讓燈火長留不滅的,不是子嗣,不是财産,不是最後葬身于何處,更無關權力。是人的精神最後能否影響越來越陌生的人群,因為到最後,終歸是陌生人選擇是否願意記下你,是否願意和一個遠去的人做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活着,就是訣别。人固有一死,不會是泰山,也不會是鴻毛,盡數是車輪碾下的灰泥。繁華都零落為灰燼,看不到的虛無缥缈卻能世代相傳。這很悖論,卻成了超脫生死的有效方式。在一隻破損的陶缽上,可以感知一個手工作業者的溫度,在泛黃的書頁間,可以慢慢領悟出一個人的情感和智慧,在微博上,可以讀到一個遠去者日常的快樂和幸福。這些留給後世的痕迹,有深,有淺,有天意,有人為。努力過,用心過,其他一切順其自然——就是無所謂。

人死後等于一切結束(就等于一切結束了嗎)1

春發

人死後等于一切結束(就等于一切結束了嗎)2

花黃

人死後等于一切結束(就等于一切結束了嗎)3

夕照

人死後等于一切結束(就等于一切結束了嗎)4

魚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