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1 12:53:48

?1、馬克思主義理論從狹義上說是(),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試題及答案)1

1、馬克思主義理論從狹義上說是()

A、 無産階級争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

B、 關于無産階級鬥争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C、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

D、 關于資本主義轉化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2、馬克思主義理論從廣義上說是()

A、 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

B、 無産階級争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

C、 關于無産階級鬥争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D、 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

3、作為中國共産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指()

A、 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

B、 無産階級争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學說體系

C、 關于無産階級鬥争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D、 列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

4、在19世紀三大工人運動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國裡昂工人起義

B、 英國憲章運動

C、 芝加哥工人起義

D、 德國西裡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5、馬克思主義産生的經濟根源是()

A、 工業革命

B、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C、 資本主義社會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的矛盾運動

D、 階級鬥争

6、馬克思主義産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是()

A、 資本主義的剝削和壓迫

B、 無産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曆史舞台

C、 工人罷工和起義

D、 工人運動得到了“農民的合唱”

7、馬克思和恩格斯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英國古典經濟學理論是()

A、 辯證法

B、 曆史觀

C、 勞動價值論

D、 剩餘價值論

8、馬克思把黑格爾的辯證法稱為()

A、 合理内核

B、 基本内核

C、 精髓

D、 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東西方矛盾焦點和帝國主義政治體系最薄弱環節的國家是()

A、 德國

B、 奧地利

C、 中國

D、 俄國

10、“哲學把無産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産階級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這個論斷的含義是()

A、 馬克思主義是無産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 哲學的存在方式是物質

C、 無産階級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無産階級掌握哲學就由自為階級轉變為自在階級

11、馬克思主義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B、 與時俱進

C、 科學性與階級性的統一

D、 科學性

12、無産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

A、 辯證唯物主義

B、 曆史唯物主義

C、 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

D、 唯物主義

13、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

A、 吐故納新

B、 科學嚴謹

C、 博大精深

D、 與時俱進

14、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A、 實現共産主義

B、 消滅階級、消滅國家

C、 實現個人的絕對自由

D、 實現人權

15、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 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著作

B、 一切從實際出發

C、 理論聯系實際D、 實事求是

【單項選擇題答案】

1.C 2 .A 3.A 4.B 5.C 6.B 7.C 8.A 9.D 10.A 11.A 12.C 13.D 14.A 15.C

1、恩格斯認為,全部哲學、特别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C)

A.哲學與人類生存活動之間的内在聯系問題

B.人與周圍世界的基本聯系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D.關于人的本質問題

2、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劃分(A)的标準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C.可知論與不可知論D.一元論和二元論

3.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二個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劃分(C)的标準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B.反映論和先驗論

C.可知論和不可知論D.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

4.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C)

A.實踐性B.運動性C.物質性D.客觀性

5.“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這一著名詩句包含的哲理是(D)

A.物質運動的客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一

B.物質運動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

C.時空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

D.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

6.“舊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這是指(B)

A.舊唯物主義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

B.舊唯物主義在社會曆史觀上是唯心主義

C.舊唯物主義是機械唯物主義

D.舊唯物主義是割裂了運動與靜止的辯證法

7.既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分化統一的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這指的是(B)

A.運動B.實踐C.精神生産D.物質生産

8.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發展的規律是(C)

A.思維對事物本質的概括和反映B,用來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維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質和穩定的聯系D.事物聯系和發展的基本環節

9.柏拉圖的“理念論”是(C)的理論

A.唯物主義B.二元論

C.唯心主義D.懷疑論

10.“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這兩句詩包含的哲學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B.事物是本質和現象的統一

C.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

D.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展的總趨勢

11.中國古代哲學家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說的錯誤在于割裂了(D)

A.内因和外因的關系B.矛盾統一性和鬥争性的關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12.辯證法的否定即“揚棄”,它的含義是指(D)

A.抛棄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的組合

C.純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A)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狀态C.結構和功能D.源泉和動力

14.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是(A)

A.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B.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關系

C.抽象與具體的關系D.唯心辯證法與唯物辯證法的關系

15.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這說明(C)

A.意識是主體的自由創造B.意識不受客體影響

C.意識受主體狀況的影響D.意識的内容是主觀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現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論的意義是(D)

A.否定了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

B.改變了人類意識活動的規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識的能動活動

D.證明了意識可以在高度發展的物質中産生

17.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方法是(D)

A.認真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B.在實踐中自己探索

C.循序漸進

D.理論聯系實際

18.“從個别到一般,從一般到個别”的思維方法是(A)

A.歸納與演繹B.分析與綜合C.抽象到具體D.實踐到認識

19.辯證思維方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是(D)

A.從實踐到認識的過程B.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C.思維生成現實具體的過程D.在思維中形成“多種規定的統一”的過程

20.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鬥争的焦點在于是否承認(D)

A.事物是客觀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C.事物是變化發展的D.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21.區分新舊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們(B)

A.是不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出現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點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數人的承認

22.有的哲學家認為,因果聯系是由于人們多次看到兩組現象前後相随而形成的心理習慣。這種觀點屬于(B)

A.唯物主義決定論B.唯心主義非決定論

C.形而上學的機械決定論D.相對主義詭辯論

2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運動中,(B)

A.内容是相對穩定的,形式是活躍易變的

B.内容是活躍易變的,形式是相對穩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處在不停的顯著運動狀況

D.内容的變化總是落後于形式的變化

24.在現實中還沒有充分的根據,也不具備一定的條件,在目前不

能實現的,屬于(D)

A.不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現實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

25.度是(B)

A.事物的質量和數量的界限

B.事物保持其質的穩定性的數量界限

C.事物保持其量的穩定性的範圍

D.事物發生變化的關節點

26.《壇經》“時有風吹幡動,----僧曰風動,---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惠能關于運動的觀點是(D)

A.運動是物質之根本屬性B.運動與物質不可分

C.精神運動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D.精神是運動的主體

27.從解決哲學基本問題的角度看,物質的惟一特性是( B   )

A.運動性B.客觀實在性

C.不可分性D.時空性

28.實踐是指(D)

A.個人的生活活動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動

C.人有目的的、達到真理性的認識活動

D.人們能動地改造和探索現實世界的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

29、唯物主義哲學發展的三個基本曆史形态是(B)

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庸俗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

B.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

C.奴隸社會時期的唯物主義、封建社會時期的唯物主義、資本主義時期的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

30.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D)

A.掌握這一正确的哲學理論

B.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C.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

D.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單項選擇題答案]

1.C2.A3.C4.C5.D6.B7.B8.C9.C10.D

11.D12.D13.A14.A15.C16.D17.D18.A19.D

20.D21.B22.B23.B24.D25.B26.D27.B

28.D29.B30.D

1.“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這是()

A.辯證唯物論與舊唯物論兩條認識路線的對立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C.唯物論與唯心論兩條認識路線的對立

D.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2.實踐的主體是()

A.絕對精神

B.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

C.人

D.人的意識

3.實踐的客體是()

A.絕對精神的對象化B.客觀物質世界

C.人的意識的創造物D.進人主體的認識和實踐範圍的客觀事物

4.實踐的中介是()

A.各種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運用的程序和方法

B.對一事物存在和發展有聯系的各種要素的總和

C.構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總和

D.受命于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5.馬克思主義認為,主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是指()

A.主體對客體的物質欲望和要求B.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C.主體對客體的改造和變革的結果D.客體對于主體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會上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說明()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技術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C.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D.科學進步是實踐的目的

7.恩格斯說:“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造自然界而發展的。”這說明()

A.自然界是認識發展的動力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人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D.人具有認識自然的能力

8.科學家尼葛龐蒂說:“預測未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它創造出來。”從認識和實踐的關系看,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

A.認識總是滞後于實踐

B.實踐和認識互為先導

C.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

D.實踐與認識是合一的

9.“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這一名句強調的是()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D.間接經驗毫無用處

10.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區别是()

A.感性認識是可靠的,理性認識是不可靠的

B.感性認識來源于實踐,理性認識來源于書本

C.感性認識是對現象的認識,理性認識是對本質的認識

D.感性認識來源于直接經驗,理性認識來源于間接經驗

11.我們通過眼、耳、鼻、舌、身各種感官感覺到一個梨子的各種屬性,在意識中把它們聯系起來形成了關于這個梨子的感性形象,這種反映形式是()

A.感覺B.知覺C.表象D.分析

12.對于哲學史上長期争論不休的唯理論和經驗論兩大派别的正确評價是()

A.唯理論是正确的,經驗論是錯誤的

B.經驗論是正确的,唯理論是錯誤地

C.唯理論和經驗論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論和經驗論都是完全錯誤的

13.“真理和謬誤的對立,隻是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内才有意義”是()

A.形而上學的觀點B.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C.詭辯論的觀點D.相對主義的觀點

14.真理與謬誤之間的相互關系是()

A.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絕對對立的B.沒有相互轉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D.兩者之間沒有原則區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觀唯心主義B.客觀唯心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D.機械唯物主義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類經驗的組織形式”這是()

A.主觀唯心主義真理論B.辯證唯物主義真理論

C.客觀真理論D.形而上學真理論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題,其含義是()

A.強調真理的客觀性B.否認真理的客觀性

C.強調真理具有客觀标準D.否認真理具有客觀标準

18.“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認識與一般認識的錯誤觀點

B.辯證唯物主義的真理觀

C.一切唯物主義的真理觀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觀性與規律客觀性

19.“聽其言必責其用,觀其行必求其功。”這種觀點是()

A.強調認識對實踐的作用B.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檢驗作用

C.認為認識可以脫離實踐D.認為實踐可以脫離認識

20.承認我們知識的相對性就()

A.必然歸結為詭辯論B.必然歸結為懷疑主義

C.必然歸結為不可知論D.可以防止認識的僵化

21.“人的思維是否具有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這一論斷說明了()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動力

B.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準

C.實踐檢驗真理不需要理論指導

D.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具有同樣的作用和力量

22.列甯提出的:“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是()

A.唯物主義認識論與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對立

B.經驗論與唯理論的對立

C.反映論與先驗論的對立

D.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23.沒有抽象的真理,真理總是具體的。這一命題強調()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觀,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C.同一對象真理性的認識隻有一個

D.真理是與人的具體利益相聯系的

24.列甯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行動”,這一命題的含義是()

A.革命理論比革命行動更重要

B.革命運動是革命理論的派生物

C.革命理論對革命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D.革命理論最終決定革命運動的成敗

25.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強調了()

A.人們隻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認識事物

B.人們獲得感性經驗至關重要

C.人們不僅要善于觀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問題

D.人們在認識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導

26.馬克思指出:“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别小得多,它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這表明()

A.人的聰明才智無先天區别

B.人的聰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決于主觀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聰明才智主要來源于後天實踐

D.人的聰明才智由人的社會政治地位決定

27.真理和謬誤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願望B.是否符合馬克思主義

C.是否反映了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D.是否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絕對性是指它的()

A.具體性B.客觀性C.終極性D.全面性

29.真理觀上的相對主義,錯誤在于()

A.誇大真理的相對性,否認真理的絕對性

B.誇大真理的絕對性,否認真理的相對性

C.隻講真理的客觀性,否認真理的相對性

D.認為關于同一對象真理性的認識隻有一個

30.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

A.決定了社會發展趨勢B.決定着社會變革力度

C.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D.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最終源泉

[單項選擇題答案]

1.C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1.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産方式B.地理條件C.社會意識D.人口因素

2.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最突出表現是它()

A.同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曆史的繼承性

C.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D.同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産關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A.生産資料所有制B.産品的分配和交換

C.在生産中人與人的關系D.管理者和生産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産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産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這句話揭示了()

A.生産工具是衡量生産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

C.社會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順序性

D.物質生産的發展藉要建立相應的生産關系

5.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線、方針、政策促進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這說明()

A.經濟基礎發展的道路是由上層建築決定的

B.上層建築的發展決定經濟基礎的發展方向

C.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

D.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不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規律的制約

6.一定社會形态的經濟基礎是()

A.生産力

B.該社會的各種生産關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與一定生産力發展階段相适應的生産關系的總和

7.上層建築是指()

A.社會的經濟制度

B.科學技術

C.社會生産關系

D.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态及相應的制度和設施

8.社會形态是()

A.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的統一

B.同生産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适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

C.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統一

D.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統一

9.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是()

A.生産方式内部的矛盾規律

B、生産力和生産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規律

C.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矛盾規律

D.物質生産和精神生産的矛盾規律

10.階級鬥争對階級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突出表現在()

A.生産力的發展B.生産關系的變革

C.社會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進步

11.社會革命根源于()

A.人口太多B.少數英雄人物組織暴動

C.先進思想和革命理論的傳播D.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

12.社會主義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變社會主義制度B.完善社會主義制度

C.解放和發展生産力D.實現社會公平

13.“蒸汽、電力和自動紡織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這一論斷的含義是()

A.科技革命是對統治階級的極大威脅

B.科技革命對變革社會制度具有直接的決定作用

C.濫用科技革命的成果會對人類造成“危險”

D.科技革命導緻社會政治革命

14.人民群衆既是曆史的“劇中人”,又是曆史的“劇作者”,這是()

A.唯心主義的觀點B.折中主義的觀點

C.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D.曆史循環論的觀點

15.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鑰匙是()

A.階級鬥争史B.思想發展史

C.勞動發展史D.文化發展史

16.階級實質上是一個()

A.思想範疇B.經濟範疇C.政治範疇D.文化範疇

17.英雄史觀的理論出發點是主張()

A.人是社會曆史的主體B.人的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作用

C.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D.社會運動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衆是曆史的創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衆()

A.占人口大多數B.是社會生産力的體現者

C.具有先進思想D.掌握曆史發展規律

19.制約人民群衆創造曆史的決定性條件是()

A.經濟條件B.法律制度C.傳統觀念D.文化水平

20.曆史上傑出人物的産生()

A.純粹偶然的B.純粹必然的

C.偶然與必然的統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評價曆史人物的方法是()

A.古為今用方針B.曆史分析方法

C.徹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盤否定的分析方法

22.曆史發展是“合力”作用的結果,這就是說()

A.曆史發展無規律可循B.曆史發展是無法認識的

C.曆史發展的因素是複雜的D.社會中的每個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3.人類全部社會關系中最基礎的關系是()

A.生産關系B.血緣關系C.政治關系D.思想關系

24.人口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可以()

A.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B.決定社會制度的更替

C.制約和影響社會發展D.決定國家的貧富強弱

25.地理環境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主要通過()

A.對人的心理素質的影響才能實現

B.對人的生理結構的影響才能實現

C.對民族氣質的影響才能實現

D.對生産過程的影響才能實現

26.勞動過程是勞動一般性質和勞動的社會形式的統一。勞動的一般性質是指()

A.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

B.勞動者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過程

C.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

D.社會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過程

27.聯結人與自然的中介是()

A.地理環境B.生産勞動C.社會關系D.社會意識

28.物質資料的生産方式包括()

A.勞動者和勞動工具兩個方面B.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兩個方面

C.生産關系和生産資料兩個方面D.生産力和生産關系兩個方面

29.人類區别于動物的根本标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語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識

30.社會各種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的矛盾B.物質生産和精神生産的關系

C.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系D.階級與階級之間的關系

一、單項選擇題

1.A 2.C 3.A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21.B22.C23.A24.C25.D26.C27.B28.D29.A30.A

1.商品的本質因素是()

A.使用價值B.價值C.交換價值D.價格

2.生産商品的勞動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其中具體勞動的作用是()

A.創造新價值B.創造剩餘價值

C.創造必要價值D.創造使用價值

3.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産條件下,在社會平均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它是以()

A.具體勞動為尺度的B.簡單勞動為尺度的

C.複雜勞動為尺度的D.個别勞動為尺度的

4.商品經濟是通過商品貨币關系實行等價交換的經濟形式,它的基本規律是()

A.價值規律B.剩餘價值規律

C.競争規律D.貨币流通規律

5.馬克思說:“一切商品對它們的所有者是非使用價值,對它們的非所有者是使用價值。”這句話表明()

A.有使用價值的不一定有價值

B.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對它的購買消費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時獲得使用價值和價值

D.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

6.如果部門勞動生産率下降,同一勞動在單位時間内創造的()

A.使用價值量減少,單位産品的價值量增加

B.使用價值量減少,單位産品的價值量減少

C.價值量增加,單位産品的價值量增加

D.價值量減少,單位産品的價值量減少

7,對“勞動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這句話的正确解釋是()

A.勞動和土地都是價值的源泉

B.勞動創造使用價值,土地形成價值

C.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外部條件,土地是價值的真正源泉

D.勞動必須和自然物相結合才能創造出物質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矛盾,其完備的外在表現是()

A.商品與商品之間的對立B.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對立

C.商品與貨币之間的對立D.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的對立

9.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的作用是通過()

A.生産者之間的競争實現的

B.消費者之間的競争實現的

C.生産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競争實現的

D.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竟争機制實現的

10.在商品經濟中,形成價值的抽象勞動的支出必須借助于()

A.具體勞動B.剩餘勞動

C.商品的生産形式D.資本主義生産方式

11.商品生産者要獲得更多收益必須使生産商品的()

A.個别勞動時間等于倍加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B.個别勞動時間等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C.個别勞動時間大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D.個别勞動時間小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12.正确認識價值創造和财富生産的關系,關鍵是運用()

A.勞動二重性學說B.資本有機構成學

C.剩餘價值學說D.平均利潤學說

13.貨币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因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價值的大小

B.它是社會勞動的産物,本身具有價值

C.它具有計量單位

D.它可以是觀念上的貨币

14.資本集中的方式是()

A.資本積聚和資本積累B.競争和剩餘價值的資本化

C.競争和信用D.簡單再生産和擴大再生産

15.資本主義地租是()

A.平均利潤轉化來的B.超額利潤轉化來的

C.壟斷利潤轉化來的D.企業利潤轉化來的

16.資本是一種運動,資本循環是從()

A.資本運動的形式和條件方面研究資本的運動

B.資本運動的速度方面研究資本的運動

C.資本運動的實現條件方面研究資本的運動

D.資本運動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資本的運動

17.資本循環的三種職能形式是()

A.産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B.固定資本、流動資本、生産資本

C.貨币資本、生産資本、商品資本D.不變資本、可變資本、流通資本

18.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

A.生産過剩的危機B.生産不足的危機

C.生産相對過剩的危機D.生産絕對過剩的危機

19.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呈現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A.資本主義基本矛盾B.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運動的特點

C.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資本主義再生産的周期性

20.下列實物形态的資本中,同時屬于生産資本、不變資本和固定資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B.輔助材料

C.機器設備D.商業設施

21.産業資本劃分為貨币資本、生産資本、商品資本的依據是資本各個部分()

A.在價值增殖過程中的作用不同B.價值周轉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質形态不同D.在循環中的職能不同

22.加快資本周轉,可以增加年剩餘價值量和提高年剩餘價值率,根本是因為()

A.預付的資本總量增加了B.實際發揮作用的可變資本增加了

D.流通對生産的反作用D.剩餘價值率提高了

()

23.最鮮明體現資本主義國家實質的國家職能是()

A.政治職能B.經濟職能

C.社會職能D,對外交往職能

24.資本主義法制的核心是()

A.民法B.憲法C.刑法D.行政法

25.美國采取權力制衡的組織形式,其中立法權屬于()

A.國會B.總統C.最高法院D.最高檢察院

26.資本主義國家的選舉的實質是()

A.資産階級和無産階級分權

B.每個公民都能通過競選參與政治活動,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

C.協調統治階級内部利益關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當家作主

27.資本主義政黨制度的實質是()

A.允許工人階級及其政黨參與國家政治生活

B.允許馬克思主義政黨獨立執政

C.不受資本主義國家政權的資本主義性質制約

D.資産階級選擇自己的國家管理者,實現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機制

28.資産階級意識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學、藝術和宗教B.道德、倫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學、曆史

[單項選擇題答案]

1.B 2.D 3.B 4,A 5.B 6.A 7.D 8.C 9.D 10.A 11.D 12.A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B 20.C 21.D 22.B 23.A

24.B 25.A 26.C 27.D 28.C

一、單項選擇題

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進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階段,這意味着()

A.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擔當調控國家宏觀經濟的重要職能

B.國家壟斷資本掌控經濟生活

C.所有重要的經濟部門實行國有化

D.國家壟斷重于私人壟斷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産生和發展,從根本上說是()

A.國内市場競争的結果

B.國際競争激烈化的結果

C.壟斷統治加強的結果

D.生産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矛盾發展的結果

3.當代資本主義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是()

A.國際卡特爾B.混合聯合企業級

C.跨國公司D.國際康采恩

4.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私人壟斷統治的發展表現在()

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現B.金融寡頭的統治

C.國際壟斷同盟的興起D.形成跨行業跨部門的混合聯合企業

5.金融資本是由()

A.産業資本和商業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而成的

B.銀行資本的工業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而成的

C.壟斷的銀行資本和壟斷的工業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而成的

D.壟斷銀行資本和銀行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而成的

6.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統治地位的資本是()

A.工業資本B.農業資本

C.銀行資本D.金融資本

7.在壟斷資本主義的各個基本經濟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

A.國家壟斷同盟的形成B.資本輸出具有重要的意義

C.壟斷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D.瓜分世界領土,形成殖民體系

8.資本主義由自由競争階段進人壟斷階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壟斷代替自由競争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

B.資本輸出代替商品輸出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

C.銀行資本代替工業資本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

D.國家壟斷代替私人壟斷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

9.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是()

A.國有壟斷資本B.資産階級國家

C.私人壟斷資本D.資本輸出

10.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A.改變了經濟的資本主義性質B.符合壟斷資本家的整體利益

C.代表了個别資本家的利益D.消滅了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基礎

11.金融寡頭實現經濟上統治的“參與制”是指金融寡頭()

A.直接參與工業企業的生産經營和管理

B.直接參與銀行的經營和管理

C.通過購買一定數量的股票層層控制許多大企業和大銀行的經濟統治方式

D.通過購買所屬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許多大企業和大銀行的經濟統治方式

1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

A.消除生産無政府狀态的壟斷資本主義

B.資産階級國家同壟斷資本相互分離的壟斷資本主義

C.資産階級國家同壟斷資本融合在一起的壟斷資本主義

D.帶有社會主義因素的壟斷資本主義

1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是()

A.發展緩慢不穩定B.發展迅速且持續穩定

C,發展迅速但不穩定D.時而削弱,時而發展

14.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宏觀管理和調節體現的是()

A.全體勞動人民的經濟利益B.個别金融寡頭的經濟利益

C.壟斷資産階級的整體利益D.國有企業的經濟利益

15.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

A.國家市場壟斷經濟B.國家調節經濟

C.公私合營經濟D.國家自然壟斷經濟

16.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計劃化”()

A.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B.使生産的無政府狀态得到一定的緩解

C.導緻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和平過渡

D.可以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17.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局限性在于()

A.使壟斷資本主義存在着時而迅速發展時而停滞的趨勢

B.使壟斷資本主義經濟長期處于停滞狀态

C.使壟斷資本主義經濟長期處于滞脹狀态

D.它隻能暫時使某些矛盾緩和,但卻使這些矛盾進一步加深和複雜化

18.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治主要借助于()

A.“代理制”B.“個人聯合”

C.“企業聯合”D.“參與制”

19.各國壟斷組織從經濟上瓜分世界産生了()

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B.國際壟斷同盟

C.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D.殖民地和宗主國

20.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現實基礎是()

A.新科技革命B.生産國際化

C.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D.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

21.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決定了它的發展必然是()

A.有利于所有國家B.有利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C.有利于發展中國家D.有利于社會主義國家

22.下列不屬于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選項是()

A.市場經濟成為全球經濟體制B.區域經濟集團日益發展

C.跨國公司的主導作用增強D.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23.經濟全球化帶給發達國家的好處很多,但不包括()

A.從世界各地獲取大量的利潤B.降低其生産成本

C.擴大了貿易逆差D.加強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控制

24.經濟全球化帶給發展中國家的消極影響有許多,但不包括()

A.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失

B.在國際貿易關系中剩餘價值大量流失

C.金融風險加大

D.經濟發展機會大大減少

25.資本主義發展的曆史趨勢是()

A.計劃經濟取代市場經濟

B.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

C.計劃經濟取代商品經濟

D.社會主義公有制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

26.資本主義的曆史地位是()

A.寄生的資本主義B.腐朽的資本主義

C.不斷發展的資本主義D.過渡的資本主義

27.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為向社會主義過渡準備了物質條件是指()

A.全面的社會化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場化D.市場的計劃化

28.正确認識資本主義的曆史過渡性要()

A.否定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的一切改良

B.對資本主義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鑒資本主義社會中反映人類文明進步的改良

D.借鑒并發展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

29.資本社會化的最高形式是()

A.壟斷資本主義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C.生産社會化D.經營管理社會化

30.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的幹預()

A.從根本上解決了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矛盾

B.改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性質

C.使資産階級和工人階級形成了利益一緻

D.沒有改變勞動者受剝削的地位

[單項選擇題答案]

1.A 2.D 3.C 4.D 5.C 6.D 7.C 8.A 9.C 10.B 11.C 12.C

13.B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C 21.B 22.D 23.C

24.D 25.D 26.D 27.A 28.C 29.B 30.D

1.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A.16、17世紀的早期空想社會主義

B.19世紀初期以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為代表的空想社會主義

C.18世紀的空想平均共産主義

D.文藝複興運動

2.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理論基礎是()

A.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B.德國古典哲學

C.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D.空想社會主義學說

3.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标志是()

A.《共産黨宣言》的發表B.“共産主義者同盟”的建立

C.空想社會主義理想的破滅D.無産階級革命的勝利

4.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堅持()

A.馬克思主義的指導B.共産黨的領導

C.無産階級專政D.社會主義方向

5.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

A.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B.實行無産階級專政

C.鞏固共産黨的領導

D.鎮壓資産階級的反抗

6.“民主社會主義”實質上是()

A.發達國家的社會主義B.改良的資本主義

C.科學社會主義中的一種D.社會主義的最佳模式

7.無産階級政黨的組織原則是()

A.民主集中制B.理論聯系實際

C.實事求是D.集體領導

8.無産階級奪取國家政權的最終目的是()

A.改變無産階級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

B.實現共産主義

C.解放和促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

D.徹底打碎資産階級國家的機器

9.列甯提出社會主義可能在一國或數國首先取得勝利觀點的依據是()

A.無産階級是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的原理

B.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規律

C.資本主義國家無産階級與資産階級鬥争的規律

D.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規律

10.下列觀點中,錯誤的是()

A.國際共産主義運動當今正處在低潮時期

B.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

C.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過程

D.社會主義在若幹國家的嚴重挫折改變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命運

11.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所代替的主要依據是()

A.現代無産階級日益壯大和覺醒

B.個别企業有組織的生産與整個社會生産無政府狀态之間的矛盾

C.無産階級與資産階級鬥争的尖銳化

D.生産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

12.無産階級革命之所以能取得勝利,其根本保證是()

A.無産階級政黨的正确領導B.取得國家政權

C.人民群衆的革命積極性的極大提高D.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13.無産階級革命的根本問題是()

A,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問題B.國家政權問題

C.武裝鬥争問題D.農民問題

14.無産階級反對資産階級的鬥争中,最具決定意義的是()

A.理論鬥争B.議會鬥争C.經濟鬥争D.政治鬥争

15,實現社會主義的必要政治前提是()

A.建立無産階級專政B.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C.無産階級的革命鬥争D.無産階級政黨的領導

16.馬克思說:“暴力是每一個孕育着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産婆”,這說明了()

A.暴力革命是無産階級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無産階級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暴力革命與和平發展互相排斥

D.暴力革命與和平發展可以相互取代

17.列甯對社會主義革命學說的重大貢獻是()

A.提出了新經濟政策

B.提出了戰時共産主義政策

C.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将首先在一國或數國取得勝利的理論

D.提出了利用國家資本主義過渡社會主義的理論

18.科學社會主義的核心内容是()

A.無産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B.國家政權

C.生産資料公有制D.唯物史觀

19.無産階級專政的實質,就是()

A.無産階級作為統治階級掌握國家政權

B.要消滅剝削、消滅階級,進到無階級社會

C.鎮壓敵對階級的反抗和破壞活動

D.領導和組織社會主義建設

20.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可以先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人社會主義,其根本原因是()

A.革命的客觀形勢和條件所決定的

B.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國家具有較高的精神文明

C.它是以高度社會化的資本主義大生産作為社會主義革

命的物質前提的

D.社會主義生産關系可以在舊社會的内部孕育生長起來

[單項選擇題答案]

1.B2.C3.A 4.C5.A6.B7.A8.C9.B10.D

11.D12.A13.B 14.D 15.A 16.B 17.C 18.A 19.A 20.A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