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還記得去年這首刷爆了朋友圈的古詩嗎?
2018年7月,在《經典詠流傳》這期節目上,一位貴州山區的老師梁俊帶領他的學生們演唱了《苔》這首古詩,一時間刷爆了朋友圈,許多人在歌曲下留言"淚目"。
梁俊在貴州烏蒙山支教了兩年,在這兩年裡,他把古詩編成吉他曲,讓烏蒙山裡的孩子們和詩以歌,記住了一百多首古詩。有了這些底子後,孩子們自己也創作了不少詩歌。
梁俊說:"還記得為什麼要唱這《苔》嗎?"
他的學生回答:"因為要讓我們像牡丹一樣勇敢地開放。"
梁俊将自己和學生比喻成苔,生于陰暗幽濕的角落,不為世人所見,卻也要開出花來,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
如果我們去看《苔》後的評論,會看到大量高三黨的自我激勵之言,它并非很深奧華麗的詩歌,相反顯得樸素而淺顯: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這是清代袁枚的詩,袁枚何許人也?性靈說的提倡者。這首小詩語言流暢,風格活潑輕靈,很有些自然純真的意趣。然而熟讀文言詩詞的高三黨人口味早已被養刁,論手法辭藻,《苔》并非上乘之作,何以得人如此青睐?
2、《苔》在對大衆說:"我看見了你們的美好"
"苔花"比喻的是所有默默無聞而努力活出精彩的人。這一人群遍布社會各行各業,深夜攻讀的高三黨,三線小明星,普通的職場員工、深夜輾轉難眠的人等等,"泯然衆人"的人終究是大多數,這麼一大群拼搏奮鬥的普通人都在自己的人生中看到了"苔花"的影子。而袁枚以樸素真摯的語言去贊美蒼苔,是對芸芸衆生行了注目禮,"我看到了你們的美好"。
大衆渴望自己成為文學的描寫對象,希望自己的苦難和美好都能被文學描寫下來。同寫冤屈,要說屈原的《懷沙》《哀郢》沒幾人能念下來,但說起《窦娥冤》卻人人熟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做天。"同是小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寫的還是名士貴族的言談和趣事,明代馮夢龍已經在寫《賣油郎獨占花魁》《白玉娘忍苦成夫》這樣以小市民為主角,充滿俚俗傳奇色彩的文章了。
3、《苔》是"平民文學"的勝利
《苔》的流行,意味着普通人的聲音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近期熱播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大佛普拉斯》,上溯至周星馳系列電影,音樂領域如彩虹合唱團,歌曲《老男孩》,文學領域如莫言的小說和其"作為老百姓寫作"的平民文學觀等,社交媒體領域如快手、抖音的繁榮全方位地反映了各領域平民化的趨勢。
文學領域的平民化,古已有之。中國古代官、士、民三分天下,文學的主導權主要在"官"和"士"的手裡,而唐宋代商品經濟繁榮,市民階層興起,俗文學地位逐漸上升。清末民初,随着白話文運動的興起,周作人、茅盾等人對"人的文學"的倡導,俄國民粹主義思想的傳播,文學就越來越趨向于關注民衆、服務社會。中國自古就以宗族家國為大,以個人生命體驗為輕,講究文以載道。《苔》是反映人生和人性的詩,隻關系小小個體的渺小與光輝,不講大道理也無關大集體,這樣的文學流行,意味着個體的覺醒,正是平民文學的勝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