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荀子有一篇專門論述學習重要性的散文《勸學》,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擺事實,講道理,引用大量的事實,勸導人們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學習,是儒家教育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廣為後世人所推崇,并被收入中學課本。
我今天推出的這幅書法,就是其中的一段名言: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緻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這段話例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者、假舟楫者得以成功的幾個典型事例,說明人的智力跟一般人區别并不大,并不是生下來就有特殊的功能,而是能夠善于開動腦筋,利用周圍現有的條件,最終較好地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這段話的積極意義,至今仍閃耀着積極的光輝。
這幅書法是用仿古描龍宣紙書寫的,顯得古樸典雅。具體尺寸是116X53厘米。
——武鋒(一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