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郢①人有遺②燕相國③書④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⑤“舉燭”。舉燭,非書意也⑥。燕相受書⑦而說⑧之,曰:“舉燭者,尚⑨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⑩王,王大悅,國以治。治⑪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類此。(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①郢(yǐng):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
②遺(wèi):送給。
③相國:古代官名,春秋戰國時期,除了楚國以外,各國都設相,稱為相國、相邦或丞相,為百官之長。
④書:信。
⑤過書:錯誤地多寫了(“舉燭”兩個字)。過:誤。
⑥非書意也:不是原來信裡要說的意思。
⑦受書:收到書信。
⑧說之:即解釋它的意思。也有人認為“說”是“悅”的通假字,意思是高興,愉悅。“說之”是“以此高興”。
⑨尚:重視、崇尚。
⑩白:禀告,告訴。
⑪治:太平,指治理好。
【評析】
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文本的解讀因為個人經曆和認知不同會做出不同的解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換句話說,當一部作品經由讀者閱讀時,它就是開放性的,讀者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入自己的解讀。這種解讀極有可能并非作者的本義,其實這也是文本解讀的多元價值所在。正是讀者的解讀使文本的内容變得豐厚,呈現出獨特價值。
換言之,如果一個文本,大家的解讀都是一緻的,那他就隻有傳播功效,這種東西更多的是文章,是實用性質的,而非作品。但是對于作品的解讀,如果沒有多元性,可能就意味着缺乏深度和廣度。故事中燕相的做法,被人誤讀,因為誤解産生的美好結果,但畢竟不是書信的原意。這似乎是在印證,我不在乎你說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從中得到或者證明了什麼。
在韓非子看來,他更強調的是對于治學者來說,不可像解讀作品那樣去理解闡釋文章,單憑一己之想象,一定要有确切的證據,盡力複原文本呈現時的初始場景,澄淨自己的私心雜念,盡量排除外界的幹擾,一定要最好程度上切合創作者的本義。否則,所做學問就是空中樓閣。
恐怕那個楚國人聽到燕相的解釋會啞然失笑吧!人們往往會混淆和跨越文章和作品的界限和區别,這個故事是“詩無達诂”的明證,一切闡釋都是闡釋者的闡釋。或許真相并不重要,隻要能說明道理就足夠了。一如這個故事本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