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現代物質條件的不斷發展,人們從飲食中獲取糖分的途徑越發增加,如果自身沒有控糖意識,很容易就會超量攝取糖類物質,繼而誘發高血糖與糖尿病症狀。
目前,全球範圍内的高血糖患者數量已經突破了10億大關,并且還有不斷擴散化、年輕化趨勢,此類患者如果不及時進行血糖調控,等到腎功能衰竭、心血管老化之後再來後悔就晚了。
因此,确診高血糖後,很多朋友都會采取日常結合藥物治療的手段來調理,但在治療過程中,如果忽略了4個原則性問題,則控糖效果隻怕會不盡人意,還請對這些常見的錯誤予以糾正。
1.血糖檢查缺乏周期性
很多朋友平時居家自測血糖時,往往會敷衍了事,有的時候三天測一次,有的時候又一天測三次。這樣得到的指标數據缺乏規律性,也無法準确獲知每天的血糖變化趨勢,不利于醫生對下一步治療方法進行設計。
在家中監測血糖時,其實沒有固定的時間要求。根據專業醫師建議,早起之後可以直接進行空腹血糖測試,将時間控制在8-10點之間即可;而飯後血糖測試,則可以在開始進食後2小時左右進行,如此得到的數據較為平穩、準确。
此外,每天測得的血糖數據都應當如是記錄,這對病情病況的判斷好處不少。
2.忽略複查的重要性
還有些糖友覺得控糖僅需要吃好藥、打好針、限制飲食即可,因此對複查這種稍顯麻煩的事情并不上心。
然而,血糖調控本身就是一個動态變化過程,醫生需要根據實際數據的變化趨勢,來調整藥物用量以及藥物種類,如果覺得長期采取一種治療模式就能高枕無憂的話,您可能會大失所望。
通常來說,高血糖患者每治療3-6個月就應當進行一次全面複查,請做好時間安排。
3.忽略尿糖監測
當高血糖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便可能引發尿糖病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糖尿病。不過,大約隻有20%的高血糖人群會發展到那一步,因此很多人對此抱有輕視态度。
事實上,當血糖濃度達到10mmol/L時,患者就有可能出現糖尿狀況,雖說此時腎功能變化不明顯,體表皮膚異常也不常見,但依舊可能演變為糖尿病。
因此,各位糖友在就醫複查時,不要忘了測測尿液指标,或能進行風險排查。
4.自行用藥
高血糖患者還需注意,切莫根據自己或其它患者的“經驗”來選擇藥物。
很多人在調理血糖時總喜歡以他人病例作為參考,認為某某用的藥效果很好,自己也跟着去買。
然而,不同患者的病情與體質都有差異,随便用藥很可能導緻效果不佳與不良反應頻發。因此,謹遵醫囑、科學用藥、及時反饋,是每位患者應當保持的習慣。
【本圖文由“金蘭醫學”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