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瑩媽
01
冬冬剖腹産生完孩子之後,孩子阿氏評分不合格,需要住到新生兒科,孩子住到新生兒科一周,而冬冬剖腹産又沒有及時擠奶,結果母乳不夠,最後不得不給孩子喝奶粉。
冬冬自己産後覺得對不起孩子,天天吃不好睡不好,最後母乳越來越少,結果孩子滿月之後就直接斷奶給孩子喝奶粉了。#謠零零計劃#
冬冬也幹脆去上班,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帶孩子的時候就非常的随意。
給孩子沖奶粉,冬冬跟爺爺奶奶說,每次給孩子放兩勺奶粉加60毫升的水就可以了。
兩個老人也确實按照冬冬的要求,每次兩勺奶粉加60毫升的水,但是他們每次都是先放奶粉再放水,所以孩子吃了之後就總是拉肚子,不舒服。
02
老人家又覺得孩子應該沒啥事,遲遲不送去醫院,後邊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說孩子有腸炎,需要住院治療。
醫生詳細地詢問了孩子的喂養情況才知道,每次老人家沖奶粉的時候都是先放奶粉再放水。
醫生說這樣的沖調方式是不正确的,這樣沖出來的奶粉滲透壓會比較高,奶粉的濃度會比較高,孩子還小經常喝這種高濃度的奶粉,就會傷害到身體的健康。
之前瑩媽下鄉給家長講課的時候,會讓爸爸示範一下怎麼沖奶粉,很多爸爸在沖奶粉的時候就有一個誤區,就是先放奶粉再放水!
爸爸覺得先放奶粉或者先放水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事實上,孩子在小的時候,沖奶粉是非常有講究的!
沖奶粉是先放水還是先放奶?媽媽千萬别搞錯順序了,不然坑的就是孩子
★影響滲透壓
沖奶粉的水和奶的配比是有要求的,配比對了滲透壓才是正常。
建議30毫升一平勺奶粉,其實是先放水再放奶,如果是先放奶再放水,水的量就會減少,無形中滲透壓就會變強,不利于孩子消化和胃腸的健康。
★營養會受影響
先放奶再放水,就會導緻奶粉沖調的過程中容易結塊,結塊的奶粉,孩子也不容易消化。
所以沖奶粉的時候是先放水再放奶,家長不要搞錯順序了!
而且放水的時候一定要按照要求的刻度,比如說放30毫升的水,家長就放30毫升的水,然後把奶瓶放到跟視線平衡的位置,看是不是水放到30毫升的位置。
之後再慢慢地放入奶粉慢慢溶解。
孩子奶粉喂養,家長要避免這三個誤區,否則容易傷孩子腸胃
誤區1:頻繁的換奶粉
不同的奶粉品牌裡面的配方是不一樣的,孩子在6個月之前沒有特殊的情況,最好不要更換奶粉。
因為孩子一更換奶粉就容易出現胃腸不适的情況,如果在6個月之前孩子胃腸比較差,經常的更換奶粉,很容易影響到孩子胃腸的健康。
誤區2:奶粉沖調不注意濃度
比如給孩子沖奶粉的時候先放奶粉再放水,或者是建議一平勺奶粉,但是自己隻放了大半勺或者是滿滿的一勺,這樣都會破壞到奶粉的濃度。
如果奶粉濃度太低,喝了不利于孩子的營養吸收,奶粉的濃度過高,又會傷害到孩子的腸胃。
誤區3:奶粉保存不當
比如把孩子的奶粉打開之後沒有及時的關上,那麼就容易有細菌病毒進入奶粉中,甚至是有蟲子進入奶粉罐裡面。
或者是把孩子的奶粉放在陽光照射的地方,容易導緻奶粉變質。
還有一些家長把奶粉放到冰箱裡面,導緻奶粉潮濕結塊。
這些都不是正确的保存方式,奶粉的保存應該是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
孩子最好是母乳喂養,如果沒有辦法母乳喂養的話,在給孩子沖調奶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先放水再放奶,而且要避免奶粉喂養的幾個誤區。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