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17:36:11

和所有的新手媽媽一樣,女兒還在肚子裡的時候,我就開始焦慮。

焦慮生下來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如果是男孩應該怎麼培養?

如果是女孩應該怎麼培養?

如何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如何給孩子開發智力,讓他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

這些問題每天都困擾着我,有時候甚至難以入睡。

所以在女兒1歲的時候,我決定把我大部分的錢給她用來做教育投資,經過多方篩選,最終選擇了國際知名的早教品牌——金寶貝國際早教中心。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1

“早教”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上世紀70、80年代的兩個實驗,在這兩個作為早教依據的實驗中,科學家跟蹤受過早教和沒有受過早教的兩組孩子,最終得出參加早教的兒童的成績和成年後成功的幾率,大于沒有參加早教的兒童。

因此,一時間美國早教機構興起,并認為盡早對孩子進行教育,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和語言能力。然而後來的教育學家回顧發現,這兩個實驗具有緻命缺陷:實驗并沒有将觀察對象的家庭情況計入考量,并認為智商是影響成功的唯一标準。

教育學家對實驗數據重新進行分析發現,雖然在受早教初期,兩組兒童的學習表現确實有很大差别,但是等到10歲左右,兩組孩子表現基本趨同,早教兒童在學習中失去優勢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2

既然說早教雖然有一些用處,但并不能決定孩子以後的發展,那這些知名的早教品牌都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

國際知名3大早教品牌的發展史

一、金寶貝國際早教中心

金寶貝的品牌創始人是一個擁有兩個孩子的媽媽瓊·伯恩絲女士,1976年,她在美國的三藩市創立了第一家金寶貝早教中心。

金寶貝的英文名叫“Gymboree”,是伯恩絲女士自創的單詞。她的靈感來自于“Jamboree”“Gym”Jamboree是美國南方一種嘉年華的名稱,代表無窮歡樂;Gym有運動的含義,也是Growing Young Minds的縮寫,即幫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合在一起,寓意着一個親子專屬的歡樂成長園地。

雖然擁有一系列的課程,但她其實主要的業務是賣童裝的。原因是創始人在帶孩子們上課時發現衣服束縛了孩子們的自由活動,所以1986年,第一條為方便孩子活動的Gymboree金寶貝褲子誕生了。

金寶貝的童裝以充滿童趣的設計及精彩卓倫的全套搭配聞名,高品質的面料, 獨特的款式,為0-10歲孩子提供舒适安全的貼心呵護。

在課程上,金寶貝的課程是一套固定的課程,大約1年能夠輪換一次,使用的早教道具也是非常有限的,基本上隔幾堂課就會重複使用一次。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3

二、美吉姆國際早教中心

同樣是源自美國的品牌,美吉姆 于1983年由威廉凱普林(William Caplin)和 雅可夫、蘇西 謝爾曼夫婦(Yakov & Susi Sherman)共同努力合作創立,開始的兩家中心位于加利福尼亞的聖莫尼卡市範奈斯市

早期的美吉姆是為那些因為吃了太多漢堡薯條而發胖的孩子們做運動減肥的。所以在早教行業裡來說,美吉姆的歡動是最受歡迎的,因為會有很多能讓孩子大幅度運動的設備,同時這些設備的顔色不會像金寶貝裡的設備那樣顔色鮮亮,而是主要以較暗的藍色和紅色為主,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孩子們的食欲,讓孩子更多的運動消耗,并且少進食。

而現在美吉姆擁有的藝術課和音樂課,也是在2010年以後,為了順應市場要求和讓自己的課程多元化而引進的,并非自己研發的課程。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4

三、蒙台梭利早教中心

瑪利娅·蒙台梭利是一位意大利很有名的教育家,同時她也是意大利第一位女醫學博士,女權主義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

最早,瑪利娅·蒙台梭利在擔任助理醫生期間( 1896-1898),主要是治療智障兒童。1907 年蒙台梭利在羅馬貧民區建立“兒童之家”,主要招收3-6歲普通的、貧寒的兒童,運用自己研究的獨特育兒方法,對他們進行教育,幾年後,這些孩子的心智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被培養成了一個個聰明自信有教養的、生機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嶄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學方法,轟動了整個歐洲。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論到了今天,經過100多年的驗證,也還是很有效的育兒方式,尤其她著作的《童年的秘密》到現在也都還是育兒領域的暢銷書。但我們可以看到,“兒童之家”主要針對的兒童年齡階段還是3-6歲,并非新生兒開始,而且雖然理論很好,但是延伸到中國之後,表現出來的形式也多少會有些根據中國的國情而改變。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5

最好的早教是“父母的語言”

達娜·薩斯金德醫生在人工耳蝸植入研究項目中,有了一項奇怪的發現:

兩位耳蝸植入患者紮克米歇爾,在手術成功後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康複結果。

紮克性格活潑開朗,就讀于一所公立學校,閱讀水平達到了正常的三年級水平;同樣上三年級的米歇爾卻不得不在“特殊教室”裡學習。隻會比劃簡單的手語和說一點點話的她,閱讀能力僅達到幼兒園水平。

薩斯金德醫生不解:他們明明有着同樣的智力同樣深愛他們的父母同樣的先天性耳聾,并同樣地接受了高端儀器治療,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差距?

經過大量且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和數據收集後,薩斯金德醫生發現了早期語言環境對孩子的決定性影響。也就是說,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并不能影響孩子學業的好壞,父母與孩子交談中使用的語言才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在達娜·薩斯金德醫生的著作《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提到:無論出身如何,每個孩子都有着無限的潛力可以被開發,但是這些潛力的開發程度卻被早期語言環境中的3000多萬詞彙量拉開差距。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6

一、孩子學習差異的根本原因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經常因為學習成績好上熱搜,但其實黃磊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博學的人。在之前的很多綜藝節目都有展示黃磊智商的片段,他的學生對他的評價也很高。

我們總會認為教育其實是需要用大量的金錢來支撐的,也經常會聽人說“寒門難出貴子”,但其實這樣的想法也是錯誤的,孩子的智商也都是通過“父母的語言”來決定。

貝蒂·哈特托德·裡斯利兩位學者的一項長達三年的研究證明:當孩子長到三歲時,來自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量,比接受福利救濟家庭的兒童聽到的詞彙累計多出3200萬

此外高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相對少地訓斥孩子,多使用積極的、肯定的詞彙,如“你真棒”;而低社會經濟地位家庭偏好對孩子使用禁忌詞負面詞,如“你錯了”“你真差勁”等。

所以說,孩子真正産生差别的時候并不是在我們所謂的“三年級後”、“青春期”,而是從3歲以前,父母對孩子說的語言,就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錯過了對兒童早期語言能力的培養,就可能造成孩子以後在學業上與其他人的差距。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7

二、語言對大腦的塑造

有人會覺得3000萬詞彙量是不是太多了?

這裡的3000萬詞彙量的差距并不是說3000萬個不同的詞彙,而是說話的總量,包括那些重複的詞語。另一方面,即使沒有科學證明我們也知道,重複且毫無意義的話語,如3000萬次“閉嘴”對孩子并沒有什麼益處。在這些詞彙量中,語言的豐富性、複雜性、多元性和“肯定反饋”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我們經常會認為男孩比女孩的數學能力要更強,或者邏輯思維比女孩更好,在玩具的選擇上,男孩跟女孩也會有着很大的區别。但實際上,這些都跟父母平時的語言有着密切的關系。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8

蘇珊·萊文教授和她的同事對大約44名14~30個月大的幼兒及他們的家庭進行了追蹤研究。

該教授在觀看錄制視頻時發現,在同樣的時間段内,有的孩子隻聽到了4個有關數學的詞彙,而有些則聽到了超過250個與數學相關的詞彙。一年累計下來,這些孩子聽到數學詞彙量的差距多達10萬左右

而在随後的數學能力測試中,聽到更多數學詞彙的孩子毫無疑問地表現得更加出色。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蘇珊·萊文教授開展的另一項空間技能評估中,聽到更多空間詞彙的孩子在測試中顯露出優勢。

這并不是因為成績優異的孩子就更聰明,而是完全與他們所接觸到的詞彙有關。通過語言,大腦超凡的能力能将其轉化成比語言實際所傳遞的意義更廣泛更複雜理解力其他能力,幫助孩子打下日後學習的基礎。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9

與孩子對話的“3T”原則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自己其實就是孩子“最大的寶庫”,培養孩子的“超強大腦”也隻需要我們采用正确的方式跟孩子說話,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我們需要幫孩子建立良好的語言環境,也需要遵守一套親子溝通方式:3T原則。

一、共情關注(Tune in)

共情關注通俗一點說,就是關注孩子關注的事情,我們要跟孩子“共情”。

生活中,很多3歲以下孩子的媽媽會批評自己的孩子,專注力不夠好,例如這邊講着繪本,過一會兒孩子又去玩玩具了。

要知道,我們的孩子并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有責任感,會把注意力放在被下達的任務上,他們并沒有強大的執行力,他們隻會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這時候就需要父母有意識的去關注我們的孩子,看看他們在關注什麼,然後等待時機成熟,再去跟孩子讨論交談。也就是說,孩子關注什麼,父母就要關注什麼。即便孩子可能關注的東西一直在變,父母也應該遵循這個原則,及時給出回應。

很多新生兒的家長會用不回應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哭鬧,但是通過大量的研究,如果新生兒被晾在一邊任其哭鬧,他的大腦就将遭受負面的影響,導緻學習能力變弱、情緒管理能力和自控力變差,同時也無法信任他人,嚴重的還有可能引發成長過程中的其它健康隐患。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10

二、充分交流(Talk more)

孩子在1歲以内的時候,很多家長往往都不知道怎麼跟孩子充分交流,也會覺得孩子還小,聽不懂自己說的。

我記得在女兒2個月的時候,有一天晚上莫名的大哭,我喂母乳給她也被拒絕,換成牛奶也不吃。因為一直母乳喂養,平時她也會一碰到喝水的奶瓶就把頭扭開,所以我根本沒想到她要喝水的問題。最後不經意的說了一句:“你是不是要喝水呢?”女兒居然瞬間停止了哭泣,喝完水以後就睡着了。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低估孩子的能力,所以拒絕跟孩子交流實際的内容,經常隻會較多的使用“禁止類”的詞語,而很少去解釋“為什麼”。

這裡說的充分交流的目的并不是那些零散的話語,而是為了讓孩子掌握分門别類的詞彙,并學會他們的使用方式。

父母要更多的為孩子描述我們的世界,讓孩子接觸到更廣泛的詞彙,這樣長年累月後,孩子的語言水平就會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如果實在不知道跟孩子說什麼,可以選擇給孩子閱讀,來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11

三、輪流談話(Talk turns)

輪流談話不僅是親子交流的黃金準則,還是3T原則中最重要的一環,對于開發兒童的大腦起着決定性作用。

這一點在孩子還沒有完全掌握語言的時候,家長常常很難做到,因為孩子經常會自創一些語言,或者發音不完整,這就需要父母有耐心的抓住語言信息,并且認真的回應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不斷的提問,來誘導孩子更多的表達,并給孩子多一些的時間,讓他們來搜尋回應的詞語或者表達方式。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12

在女兒7個月的時候,我開始給她添加輔食,并且為了訓練她的手指精細動作,有時候會把饅頭掰成很小的小塊,放到碗裡讓她自己捏起來吃。但是有一天,當我把掰下來的饅頭塊直接送到她的嘴邊的時候,她卻放聲大哭起來,我積極的詢問她各種原因,最後她自己用手指指饅頭,又指指桌面上的空碗,最後指指自己的嘴,通過手語的方式完整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充分交流的好習慣可能會為他積累了大量的詞彙量,這個時候你隻需要多問孩子“為什麼?”“怎麼辦?”、“你覺得會是什麼?”這種開放性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孩子在思維的世界裡天馬行空、獨立思考,最終逐漸學會解決問題。

最适合1歲以上的幼兒的早教機構(揭秘3大早教機構的發展曆程)13

總結

市面上所謂的早教課,歸根結底也都是遵循着“3T”原則來編排課程,隻不過不同的早教品牌側重點不同而已,但基本上離不開運動、拓展見識、充分交流輪流對話這四個環節。如今的早教課程,一年動辄就是上萬塊,作為家長,與其把錢交給早教中心,讓孩子看那些假的道具來讓孩子學習,還不如把錢省下來,帶孩子到現實生活中去體驗更真實的事物來學習。

對于孩子來說,我們對孩子說的每句話就是“最好的早教”孩子的大腦也完全都是通過我們為他們傳遞的“正确信息”來塑造的,所以作為家長,也千萬不要被現如今的社會趨勢蒙蔽了雙眼,高投資的教育并非能創造出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更多的發掘我們本身自己這座金庫,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是@垚瑤媽媽的育兒日記,每天為你推薦一本好書,并為你帶來省錢又有效的育兒方式,歡迎持續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