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完整的洗滌循環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分類裝衣
裝衣之前對衣物進行仔細和正确的分類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洗衣效果并極少損壞衣物。
從幹洗的角度來考慮分類裝衣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1)機械力不同的織物能承受不同的機械作用力,對多數織物來說是一般的機械力,可能會在絲綢、緞子的表面造成損傷。
(2)濕度:不同的纖維具有不同的親水度,對于某些纖維來講是安全的濕度,可能會導緻另一些纖維的收縮、滲色、褪色、起皺等問題。
(3)靜電:不同性能的纖維相互磨擦後會産生靜電力,并吸附塵土和絨毛。因此在裝衣時應盡量将同性能的纖維分開來,以防止電的産生。
(4)顔色:為了避免因滲色而把衣服洗髒或染上顔色,必須按顔色來分類裝衣,淡顔色的衣服和深暗色的衣服不能混裝,建議分類如下:①白色 ②淺色 ③中等色 ④暗色 。不論在什麼纖維上,紅、紫、綠三種顔色的染色牢度都是最差的,最少應将這幾種顔色歸于暗色。
(5)對于某些特殊的織物必須裝袋清洗,隻有這樣才能防止纖維損壞。
2、裝衣量
前面已經講過裝衣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機械力的大小,影響衣物的洗淨度從理論上講每18-20 升滾筒體積洗1公斤衣物為最佳,裝衣過多或過少都會使機器的洗淨度和烘幹效率下降。
3、上液量
每一台正常的幹洗機都有高、低液位選擇開關,在選擇低液位時由于衣物的回落高度較大,則衣物回落時的沖擊力較大,洗淨度較高,一般用來預洗衣物;在選擇高液位時,由于幹洗溶劑的量較大,因此污物再沉積的可能性較小,一般用來漂洗衣物。
4、洗滌時間和洗滌循環
洗滌時間的選擇和你選擇的洗滌循環有直接的關系,一般來講要想将衣物上的污垢除掉至少應該将幹洗油循環十次。
但是,當你選擇小循環時由于從衣物上洗下的污垢不能迅速地從幹洗溶劑中去除,再加上幹洗溶劑對污垢的懸浮時間是有限的,這時候洗滌時間過長則會使污垢重新沉積在織物表面,使衣物發灰或失去光澤。
因此當選擇小循環對衣物進行預洗時,洗滌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分鐘。
衣物預洗完成後應該再用過濾循環對衣物進行一次漂洗,漂洗時間的選擇應該不少于将滾筒内的幹洗溶劑循環十次,隻有這樣才能确保将衣物上不可溶的污垢洗掉。
5、甩幹
甩幹是清洗完成後去掉衣服内大部分溶劑的過程,一般幹洗機在設計時将甩幹速度選擇在 400轉/分-800轉/分之間,滾筒直徑越大轉速越低,滾筒直徑越小轉速越高.在洗滌過程中,選擇甩幹時間時織物越厚,強度越高,甩幹時間就越長,反之則應該甩的時間短一些,因為衣物起皺會随甩幹時間的增加而增加。同時溶劑中濕度越大,則甩幹時間應越短,對含濕量大的衣服進行強力甩幹會導緻麻煩的起皺。
通常的甩幹時間為:
(1)普通織物---3分鐘
(2)羊毛織物 ---2分鐘
(3)羊絨織物和絲綢---1分鐘或更短
6、烘幹
不同的幹洗機将烘幹溫度表安裝在不同的位置,有時放在熱空氣進口,有時放在回氣口,有時進氣、回氣口都裝一隻烘幹控制溫度表,但是我們在這裡讨論的烘幹溫度是指織物的表面溫度,隻有這個溫度才真正決定烘幹效率和溫度對織物表面的損壞程度。
國際織物保護協會建議,在任何情況下,織物的表面溫度應低于70oC,否則将會對織物帶來損壞,在此我們建議的織物烘幹溫度應該在50℃~55℃之間,對羊絨、絲綢以及皮革的烘幹溫度應低于5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