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周朝八百路諸侯

周朝八百路諸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1:12:24

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開頭的姓往往在古代屬于氏的範疇,

周朝八百路諸侯(周朝分諸國封地化為姓)1

比如在周朝采邑(立功受獎的賞地)的名稱經常轉化為姓氏,比如魏文侯,名叫魏斯,但他家原本姓姬,和周天子同姓,是一家人。

周朝八百路諸侯(周朝分諸國封地化為姓)2

武王伐纣之後,魏斯的先祖被分封在畢這個地方,從此以畢為氏——當時姓和氏還沒有被混淆。畢氏有一位後人,名叫畢萬,給晉獻公立過功,得到魏地作為自己的采邑,他的後人以魏為氏,所以魏文侯才叫魏斯,而不是畢斯、姬斯。

姓是永遠不變的,氏可以不斷分化。

還用魏氏舉例:魏氏有個後人,立了功,獲得了一處采邑,采邑的名字叫令(líng)狐,他的後人就以令狐為氏,世代住在太原。比如令狐沖,如果追溯血統的話,應該就是太原令狐氏的後人,可以和周天子論本家。

随着時代的發展,姓的重要性逐步走低,氏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漸漸姓和氏發生了混淆,今天我們所謂的姓,如果按照嚴格标準,絕大多數其實都屬于氏。

周朝八百路諸侯(周朝分諸國封地化為姓)3

同樣道理,三晉當中的韓家原本姓姬,和周天子也是一家人,有一位後人在晉國做事,得到晉國的分封,采邑在一個叫韓原的地方,他的後人以韓為氏,一直傳到韓虔。

再看趙家,原本姓嬴,和秦國公族是一家人,有一位後人為天子立了大功,受封趙城,從此才有了趙氏。

周朝八百路諸侯(周朝分諸國封地化為姓)4

公元前一〇四八年,經過幾代人的精心準備,周武王率領八百諸侯讨伐商纣,在孟津會盟,昭告天下,然後在牧野之戰中一舉擊潰纣王的軍隊,消滅了立國六百年的殷商。

天下初定以後,武王犒賞聯軍,把王室成員、功臣、殷商貴族等各方勢力分封為諸侯。天子賜給諸侯一塊地盤,交給他們去管理。

諸侯在自己的土地上擁有一切軍政大權,稱為國君;同時他們要尊奉周天子,定期納貢、朝觐,鎮守邊疆,當周王室遇到戰亂的時候,諸侯需要發兵勤王。

在諸侯國内部,國君也會把城池、采邑分封給手下的卿大夫,卿大夫再把土地賜給士,層層分封下去。

于是,周天子坐鎮王畿,為天下共主;諸侯國四方拱衛,并相互牽制,編織成一道細密的權利網,共同守衛着遼闊的華夏大地。

周朝八百路諸侯(周朝分諸國封地化為姓)5

據說,武王、周公、成王三代統治者共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其中大部分是姬姓的王室成員,也包括了很多的功臣。

在後來的曆史上,重要的諸侯國有以下幾個:

魯國:姬姓,周公旦之後。“至聖先師”孔子的祖國,掌管周禮,地位尊崇。

晉國:姬姓,武王的小兒子唐叔虞之後。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長期占據霸主寶座。

秦國:嬴姓,颛顼後裔。西部邊陲的小國,後來繼承了西周王朝的關中地區,崛起為超級大國。

齊國:姜姓,姜太公呂尚之後。對整個春秋曆史有重大影響的傳統強國。

楚國:芈(mǐ)姓,颛顼後裔。被認為是南方蠻族,軍事實力強大,長期威脅中原各國。

鄭國:姬姓,周厲王的小兒子鄭伯友之後。處在中原核心的位置,是各大國争奪的主要對象。

衛國:姬姓,武王之弟康叔之後。中原北方小國,立國九百多年,是壽命最長的

諸侯國。

宋國:子姓,商纣王的兄長微子啟的後裔。中原小國,繼承商朝宗祀,也是各大國交鋒之地。

陳國:妫(guī)姓,帝舜的後裔。中原小國,亡國之後,其後裔竊取了齊國的君位,建立了田氏齊國。

蔡國:姬姓,武王之弟叔度之後。中原最南端的小國,曾發起“管蔡之亂”挑戰周公,後來長期做楚國附庸。

虢(guó)國:姬姓,文王之弟的後裔。西周時總共封了四個虢國,其中西虢國跟周王室關系密切。

吳國:姬姓,周太王長子太伯之後。東南方大國,春秋後期崛起,主導了春秋末期的政局。

越國:姒(sì)姓,大禹後裔。春秋末年崛起的東南強國,一直跟吳國争鬥,最終滅吳。

申國:姜姓,周宣王的舅舅的封國。聯合犬戎攻入鎬(hào)京,滅亡西周。

分封制非常适合當時周朝的情況,在幾十個諸侯國的拱衛下,周王室成功地彈壓了國内外的各種反叛力量,在幾百年的時間内,維持了國家的正常運轉。

直到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末期。

周朝八百路諸侯(周朝分諸國封地化為姓)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