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叫最興來!”《清平樂》中的宋仁宗終于喜得皇子,在萬千期盼中降生的小皇子有了乳名:最興來。
興來,是“有興緻時、高興時”的意思,這最興來,可不就是“最高興的時候”?可見劇中的宋仁宗有多喜愛這個孩子。
“最興來”的原型正是宋仁宗的第二個兒子趙昕,再一看曆史的劇透,有些天不遂人願的傷感:仁宗活得最久的兒子“最興來”,不到兩周歲就夭折了,令人扼腕。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
早夭的“最興來”其實講述的是,曆史上幾乎成為宋仁宗朝堂重要政事的繼嗣問題。北宋的大臣們甚至創建了“建嗣”話題,持之以恒地寫文将它頂上熱搜。怎麼回事呢?
親生:家裡有皇位要繼承,娘子們可要努力生兒子啊宋仁宗十三歲就繼位了,在位四十二年,這可是大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啊。
盡管他的那些“默寫并背誦天團”的大臣們總是上書,勸誡他不要沉迷後宮,但宋仁宗這一生仍舊是子嗣單薄。生了十三個公主,早夭八個。
他在三十四歲之前生的三個皇子,也都是幼年夭折:
長子趙昉,景佑四年(1037年)一出生就去世了,沒有活過一天;
次子趙昕,也就是《清平樂》中的“最興來”,不到兩周歲,慶曆元年(1041年)夭折;
三子趙曦,慶曆元年生,慶曆三年死,也隻活了一年多。
皇三子走後,宋仁宗所生的就都是女兒了。可家裡還有皇位要等着兒子來繼承,怎麼辦呢?
《清平樂》中的宗室子趙宗實
皇帝很急,他的文官天團更急,時不時就寫文懇請皇帝領養宗室子。
原本這些勸谏都是比較溫和的,但是有一件事的發生,使得大臣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提高了“勸養宗室子”這件事的優先級。
發生了什麼事呢?
趙宋皇室似乎有一種家族病:發病之時,總是不省人事、胡言亂語。宋仁宗也有這個毛病,他在位四十二年,多次病危,當時的隐晦說法叫“不豫”。
至和三年(也就是嘉佑元年,1056年)的元旦,大宋正舉辦着元旦大朝會。皇室的元旦大朝會,可是相當重要的,但偏偏在這麼重要的關口,宋仁宗突發急病,神志失常,開始胡言亂語。
《清平樂》中的徽柔公主,在皇帝病重時為父禱告
這一次的“不豫”持續了很久,他直到二月中才痊愈。皇帝病得這麼厲害,着實吓壞了文官天團。宋仁宗病重期間,多虧了宰相文彥博,大宋才度過了危機。
文彥博在仁宗生病期間,多次苦口婆心建議:“官家,接納宗室子為皇嗣吧!”
仁宗:“好好好。”
但他的病一好,這事就中止了:“嗯?你說過什麼,我不記得了。”
認養:宋仁宗再也沒等到他的 “最興來”嘉佑元年(1056年)的五月,大臣範鎮豁出去了,他帶着必死的決心,上奏請宋仁宗立太子。這一招可太大膽了,就連宰相都不敢随便議論立太子的事,他範鎮就這麼敢說?
範鎮發布了話題“懇請官家建嗣”之後,先後寫了十九篇奏章,想把話題頂上熱搜。
文官天團一看,紛紛寫文參與話題讨論。那個從小砸缸的司馬光,遠在并州,也拉人寫文,點贊支持範鎮。
《清平樂》中的司馬光劇照
宋仁宗看到了熱搜話題下的文章,就是不表态。這一下,範鎮氣壞了,他說自己“進言不用”,就在家裡待罪百來天,連頭發胡須都愁白了。
宋仁宗是個寬容仁厚的君主,他看到範鎮為人臣子做到這種地步,非常感動,流着淚回了熱搜帖子:再等三二年吧。
嗯,宋仁宗還是希望能夠生養自己的親兒子,讓他來接手大宋江山。這是人情之常。
《清平樂》中的大臣們
“懇請官家建嗣”的話題,從此挂在大宋朝廷熱搜上,文官天團接力更新文章:宰相文彥博、富弼、王堯臣,甚至那個活在傳奇故事中臉黑的包拯包大人。
宋仁宗始終不肯答應,他心存希望:也許生了兒子呢?
有一次,韓琦再次寫了重磅文章炒作“建嗣”話題。宋仁宗推說:後宮有娘子懷有身孕,再看看?
重壓之下的宋仁宗,也許寄希望于這個未出生的孩子,就像他當年期待“最興來”一樣。但生下來的皇女,打消了他的念想。
《清平樂》中的趙宗實劇照
嘉佑六年(1061年),已經五十二歲的宋仁宗,眼看生子無望,終于正面回應了熱搜帖:答應接納宗室子為皇嗣。
宋仁宗堂兄的兒子趙宗實,四歲時曾經養在宮中。八歲的時候,因為宋仁宗有了“最興來”,趙宗實被送回了王府。
如今,宋仁宗又将這位早已三十二歲的趙宗實迎回皇宮,立為皇子,改名趙曙,這就是後來的宋英宗。
趙宗實這一來一回的進宮、出宮、進宮,前後二十餘年。這其中夾雜着宋仁宗的不甘與無奈,也夾雜着大宋群臣的憂慮與驚懼。
《清平樂》中的宋仁宗
“建嗣”這個熱搜話題總算是冷下去了。事實證明,宋仁宗嘉佑六年對熱搜的回應是正确的,皇子設立半年多,仁宗就暴斃身亡了。
人情有常,但世事難料。
多虧了好脾氣的宋仁宗和他那一幫敢說話的文臣,大宋這才避免了一次因為皇位繼承引發的動蕩,這種事在曆史上發生的太多了。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我是@文史有意思,關注我,了解有料好玩的文史知識呀。
#清平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