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黃鳝的養殖方法和場地

黃鳝的養殖方法和場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3:18:51

黃鳝靜水有土養殖技術

1.建池

鳝池形狀可因地制宜,若是方形,最好填去池角,使池角成弧形,黃鳝在暴雨天或者晚上,一般在池角處聚集現象,會造成不良後果。水深10厘米,水面以上需留30~ 50厘米。池底最好是水泥底,池壁用水泥和磚砌成,内壁要光滑,池壁要高出地平面 10厘米以上,防止雨水直接流入池内。池沿砌成向池内伸出的倒檐(寬5厘米以上),以防止黃鳝逃跑。若是挖池處土質較硬,黃鳝鑽不進洞,可以在池底和池壁加一層厚5厘米以上的三合土,打實。但接近地面處要用磚砌高出水面 10厘米以上。進水口用竹管或塑料管做成,高出水面30-40厘米。排水口一般安裝在泥底線下,以能将水全部排出為宜。以排水口向池安一條80-100厘米的橡皮管,可以随時移動管口高度調節水的深度,管口安裝網套防鳝逃跑。皮管口是溢水口也是排水口,可以排低也可以排幹,以便每天進新水時随時可将污水溢出,又能保持水深。排水口要設在進水口對側。在池底鋪30-40厘米厚含有機質較多的泥土,土層軟硬要合适,使黃鳝能打洞又不會閉洞。鋪好泥後,将鳝池水注滿浸泡2-3天,然後将水排出再加滿清水浸泡3-4天,脫堿。浸水排幹後,再加水到10厘米深,就可放入鳝種。最好是先在池中試養幾條黃鳝或小魚,放池後在3-4天内一切正常時,才将鳝種投放。室外的養鳝池,可以在池内種一些芋頭、慈姑、茭白等,用于黃鳝遮陰和栖息。還可在池邊上搭架種絲瓜、南瓜、葡萄等藤蔓植物,其藤蔓延伸棚上,既可遮陰降低池水溫度,也可防鳥類的危害,

2.放養

放養時要将大小不同規格的鳝種分池放養。其密度要根據黃鳝種規格和水源條件。一般每尾在20- 25 克的規格,水源條件好的鳝池每平方米可放養3 千克,水源條件差的放養2- 2.5 千克。4月中旬放鳝種,11月底可收捕,成活率可達900以上,每千克可達8-10尾,最大的可長到每千克 6 條左右。

3。投喂餌料

投餌的最好辦法是集中在鳝池的進水口處便于餌料下水後其氣味流遍全池,黃鳝會集中吃食。因黃鳝有晚上食餌的習慣,所以馴餌最好選擇晚上,但晚上投飼操作不方便,待馴飼形成生活習慣後,投餌的時間向後推遲2小時,以後可再延遲到 8: 00-9: 00投餌 1次,14: 00~15:00投飼 1次。若投餌後2-3小時有剩餘的話,要将殘餌撈出,避免水質污染,之後可适當減少投餌量。在正常的情況下,投餌後l小時之内已經食完的話,說明投餌量太小,應适當增加投餌量。投餌量還應根據天氣的變化、水溫的高低而變化,如陰天、悶熱、雷雨天的前後,水溫高于30℃或低于15℃時,都要适當地減少投餌量。室外鳝池遇下雨天一般不投餌。黃鳝生長最快的水溫是25-28℃,此時要适當地增加投餌量,而且要投喂質量較好的餌料。為增加動物性的餌料來源,可在鳝池上挂3-8瓦的黑光燈,燈泡離水面 5厘米,引蟲落水,使黃鳝吞食;也有用肉骨、腐肉、臭魚等放在筐中,吊在池上,引誘蒼蠅産卵生蛆,蛆掉入池中增加黃鳝的活餌料。養鳗的配合飼料喂黃鳝是最好的,在黃鳝已習慣吃人工投喂的餌料時,由于攝食量比較大,而且能将大塊的餌料吞入,造成消化不好,幾天不攝食,甚至脹死。所以,投餌時一定要将餌料切碎,做到量少次多,一天投喂2-3次,每次投餌時問相隔4小時左右,以1小時内吃完最好。投喂的餌料要新鮮無毒,可以煮成熟餌。發病死亡的動物肉、内髒及血等,不能投喂。

4.管理

(1)水質管理

黃鳝飼養池水淺,水質易惡化,能引起黃鳝停食,并易患各種疾病。因此鳝池的水質管理最好有微流水。鳝池内的殘食和黃鳝的糞便,很容易使池水污染變質,所以要多換水,正常情況下2-3天換 1次水,天熱時每天換 1次水,并清洗食物和污染的地方,将污物随水流排出;進水的溫度要盡可能與池水溫度一緻,水溫溫差不能超過3℃。水質好,黃鳝在吃食時,就會發出“吱吱”聲,特别是晚上聲音更清晰,可以根據黃鳝吃食的聲音來判斷水質的好壞。

(2)做好防逃工作

要經常檢查各進、出水口的防逃設施,及時發現是否損壞,以便及時修理。在下雨時,特别是雷雨天,應防止雨水流入池中,黃鳝能随水流逃竄。

(3)調控溫度

高溫季節一定要采取降溫措施,遮蔽日光的直射,加強通風,在池四周噴水等。氣溫下降時要注意保暖,如防風和用薄膜覆蓋保溫等。

(4)做好防敵害工作

主要是防止鳥、獸、蛇、鼠等危害。

(5)防病

關鍵是加強水質管理和保證餌料新鮮,适量投餌,不擦傷魚體,則黃鳝發病率較低。若發現死鳝應及時撈出,發現細菌性疾病,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消毒。潑灑藥液後,要注意觀察黃鳝的活動情況,發現黃鳝不适應需及時換水。

黃鳝的養殖方法和場地(黃鳝靜水有土養殖技術)1

黃鳝養殖戶經濟效益影響因素有哪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