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的寶寶能不能抱,成為了困擾新手爸媽的一大難題。有的專家說,不能抱太多,會影響寶寶發育;有的專家說要多抱抱,有助于寶寶的心理發育。
對于孩子要不要抱,成為了家長左右為難的問題。
為啥嬰兒期寶寶對媽媽的懷抱那麼依賴呢?嬰兒期的寶寶就像是一個“求抱抱”的小可愛,每次哭鬧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媽媽可以多寶寶自己。
特别是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從媽媽的子宮裡出來,對于這個世界還很陌生,而且完全沒有語言能力,用啼哭表達一切生理需求。
媽媽的體溫和懷抱,好像就是寶寶一切安全感的來源,因為住在媽媽子宮裡的時候,寶寶最熟悉的就是媽媽的體溫和心跳了。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恒河猴的實驗”:讓剛出生的猴寶寶離開母親,然後做一個奶瓶媽媽和絨布媽媽進行觀察。猴寶寶更喜歡跟絨布媽媽待待在一起。
心理學家得出結論,撫育孩子的第一條件就是撫觸,要多和孩子親密接觸,才能滿足寶寶成長發育的心理需求。
無論是從生理發育,還是心理發育的需求來看,多抱抱是對孩子發育比較有利的。
寶寶喜歡“經常抱”被寫到了基因裡在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裡》,神經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測試,對剛出生一周的新生兒亞瑟的大腦活動進行監測。
研究人員給小亞瑟看兩幅圖,一個是機械玩具的圖片,一個是人臉的動态圖。通過大腦掃描儀監測發現,看人臉動圖的小亞瑟,大腦湧入大量氧氣,腦活動速度很快。
而且新生兒的視力隻有15-20cm,測量一下,剛好是媽媽抱寶寶的時候,寶寶的眼睛跟媽媽的臉的距離。不難看出寶寶為了讓媽媽“經常抱”,把需求都“寫進”了基因裡了。
寶寶從小“經常抱”和“沒人抱”,長大之後差距明顯覺得孩子嬰兒期應該少抱的人,一般會擔心孩子抱多了會産生依賴,降低睡眠質量,甚至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也提出過類似的觀點,而且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叫“哭聲免疫法”,為了避免孩子對大人的依賴,要求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不能抱。
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不過很快就被叫停了,因為使用這種教育方式的寶媽發現,孩子會因為缺乏關愛走向自閉,甚至出現精神類疾病。
從小“經常抱”和“沒人抱”,長大後這三點差距,能一眼看穿
1)大腦發育差距明顯3歲前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新生兒的大腦細胞在100-180億個左右,出生後大腦細胞數量不斷增加。
外界适當的聽覺、觸覺、嗅覺、視覺等刺激,有助于寶寶的大腦發育。從小就“經常抱”的孩子,大腦發育在長大之後也會有明顯優勢。
2)安全感上差距明顯寶寶哭鬧時,寶媽能夠第一時間把寶寶抱在懷裡,會增加寶寶的安全感,能夠幫助孩子建立第一層社交關系。
心理學家指出:人的安全感并不是天生的,是在孩子幼年時期建立的,特别是3歲前。
從小就“經常抱”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更有安全感,對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也會更強一些,無論在工作還是學習上,都要比從小“沒人抱”缺乏安全感的人有明顯優勢。
3)人際關系差距明顯從小被“經常抱”的寶寶,會從跟媽媽的互動中得到更多善意,會影響到孩子對人的認知,也為未來的人際交往奠定一定基礎。
跟媽媽的良好互動,是寶寶社交模式的雛形,會讓寶寶更自信,在社交的時候也會更加積極,擁有好人緣也是很輕松的事情了!
想要給寶寶“經常抱”,要學會抱娃“三原則”:很多家長知道了“經常抱”的好處,就像時時刻刻的将寶寶抱在懷裡,讓他變得更聰明更有安全感,不過給寶寶抱抱也是要講原則的。
原則一:0-3月,随便抱
寶寶出生前三個月是安全感建立關鍵期,隻要寶寶需要抱抱,家長就不用顧慮太多,可以無條件地“經常抱”,多給寶寶一些接觸更有利于發育。
原則二:4-6月,回應抱
這個月齡的寶寶,活動時間變長了,大運動發展的需要,要讓寶寶多活動鍛煉肌肉,才能更健康。家長也不要無時無刻抱着娃了,可以弄清孩子的意圖,需要回應的時候多抱抱就好。
原則三:7-12月,鼓勵抱
這個月齡的寶寶開始“大範圍”地探索世界了,可能會因為摔倒不願意再嘗試走路,父母可以給寶寶多一些鼓勵的抱抱,讓寶寶更勇敢。
寶寶嬰兒期你會“經常抱”他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