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臘月二十八的風俗介紹

臘月二十八的風俗介紹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7 01:05:15

臘月二十八的風俗介紹?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觞,而題寫于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曆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随着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臘月二十八的風俗介紹?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臘月二十八的風俗介紹(臘月二十八節日介紹)1

臘月二十八的風俗介紹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貼花花: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碼。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觞,而題寫于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号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曆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随着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因為正月初一到初五傳統是不能動火的,因此要在年前準備好過年的食物,發面不容易壞,正月裡人們一熱便可入食。在我們廣東“年廿八,洗邋遢”,而且“洗邋遢”不僅是把屋裡屋外打掃得幹幹淨淨,精心布置一番,有些家庭會在當天傍晚還要用柚子葉燒水洗身,寓意洗去一年的晦氣與不順。

臘月二十八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八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節日之一。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面還是做馍,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各地風俗有所不同,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安徽省宿松與太湖交界之處的地方有許多姓的人家是在臘月二十八過年。

節日起源:如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處的地區,民俗書籍(館陶,大名等縣圖書館可查)有載。由于元軍過境,提前在臘月二十七将豬肉切大塊(坨坨肉)煮熟,二十八淩晨敬神和祭祀,然後舉家外逃避難。正月初一還鄉相互看望相鄰(初一拜年),初二走親訪友(回娘家是其中一部分),初三祭祀死去的戰士和祖先(祭祖),初四繼續走親訪友(包含回娘家)。

安徽省的宿松與太湖交界等地,一直流傳着臘月二十八過年的傳統。聽當地老一輩的人說,臘月二十八過年是因為當地人的祖輩是老地主,雇傭的仆人因為大年三十之前也要回他們的家過年,所以老地主家在三十夜就沒有仆人伺候了,于是就提前到二十八過年,讓傭人伺候着吃完年飯,然後在天亮後發工資和物品打發仆人回家,因為古代交通不便,仆人早上出發,一般能傍晚到家。

雖然現今沒了地主,但為了圖喜慶,當地人仍然保留了臘月二十八過年的傳統,當然臘月三十也過年。現今臘月二十八過年逐漸成為當地人的大團圓年。臘月二十八過的年是大團圓年,一般外地的姑父,姑姑,老表,女兒,女婿,及堂哥,堂嫂等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都在二十八的淩晨5,6點開飯。吃到天亮方才下席。大年三十是小團圓年有本家人團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