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安徽的劉小姐向解憂幫反映:今年1月份開始,她在南京一家叫做"魔力秘境"的機構學習魔法、通靈等課程,據說學了之後能召喚鬼魂,還能和動物通靈。學了8個月、花了5萬多元後,劉小姐越來越覺得不靠譜,要求機構退費,遭到了拒絕。
劉小姐平時對占蔔、魔法這類東西比較感興趣。今年年初,她在網上搜索到了一個名叫"魔力秘境"的微信公衆号。“我從裡面就了解到,他們有非常多的課程。”劉小姐告訴記者,這些課程包括魔法、通靈、薩滿、風水等等。
按照公衆号的說法,學習魔法可以改善人的财運和愛情運。從今年1月到8月,劉小姐報名參加了"魔力秘境"的多個課程。培訓視頻顯示,"魔力秘境"的負責人之一周某宣稱,可以通過魔法召喚鬼魂。在劉小姐提供的一段培訓視頻中,周某表示召喚鬼魂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來到星光界,就是你在鏡子裡才能看到它。第二種鬼能給你站到闆子上來,它能站上來。”周某表示,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就要看學生的“造化”。視頻中,還能聽到周圍學生的驚歎聲。
而在另一段培訓視頻中,周某教授通過放血與私人建立契約。“其實放血也是有說法的。”周某說,“有的喜歡放大拇指,有的喜歡放食指。”周某特别提到第三種流派,比劃了一個割腕的動作。周圍學生又是一陣驚歎。
此外,"魔力秘境"還邀請了所謂的境外專家,在線給學員傳授動物通靈術。劉小姐告訴記者,所謂動物溝通,就是上課時通過動物的照片,體驗動物的信息——高不高興,居住在什麼環境,血液裡有什麼東西等等。
這些課程的價格都不便宜。此外,"魔力秘境"的淘寶網店還銷售各類魔法道具,一小瓶聖水的标價,最高就要498元。劉小姐說,學習了8個月,她在課程和道具上花費了5萬多元。“比如像動物溝通的課程,四個小時收費就是三千元。”劉小姐說。
記者注意到,"魔力秘境"培訓課程背後的公司,叫做南京聖五芒星文化傳播公司,其微信公衆号的運營主體則是南京夢哲客珠寶公司。記者9月3日中午走訪發現,這兩家公司在工商登記的聯系方式不是關機就是空号,而且并沒有在注冊地址實際辦公。
9月3日下午,根據劉小姐提供的線索,記者終于在南京市長江路找到了"魔力秘境"的實際辦公點。面對劉小姐質疑魔法課程的訴求,工作人員稱有沒有效果因人而異。“比如大家來上我的通靈課。你們通一個物品,把自己的感受和通到的東西寫下來。很多人感覺到的東西都是一緻的。”
當記者提出所謂的魔法、通靈根本無法證實時,工作人員如此答複:“比如通去世的家人,有時候我們去通,可以直接通到去世家人之前的信息。這個是切切實實存在的。”這名工作人員還特意強調:“你沒有辦法證僞。”
記者随後通過個人微博聯系"魔力秘境"的負責人之一周某。周某拒絕回應記者,并表示劉小姐可以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糾紛。
那麼,對于"魔力秘境"所謂的魔法通靈課程,行政部門有沒有什麼說法呢?9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南京市玄武區人社局了解情況。工作人員查詢後表示,"魔力秘境"背後的聖五芒星公司開展培訓業務,并未在人社部門備案,其培訓的内容也不可能通過備案。這名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沒有備案,因此這家公司不在他們的監管範圍内,應當由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監管。
記者随後又來到了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8月底接到了劉小姐關于"魔力秘境"虛假宣傳的投訴。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經過初步調查,他們認為"魔力秘境"屬于搞封建迷信,涉嫌刑事犯罪,超出了市場監管部門的管轄範圍。“我們正在把這個投訴單子,按照正常的手續向公安機關移交。”這名工作人員說。同時,劉小姐也已經向南京警方報案,并通過網信部門舉報了"魔力秘境"。
記者還注意到,在網上兜售所謂的魔法通靈課程以及道具并非個例。在淘寶輸入"通靈術"等關鍵詞,可以搜索到大量相關商品,除了打擦邊球的冥想、占蔔,很多網店直接宣稱自己的魔法通靈課程可以讀心、跟動物溝通、開第三眼等等。對此,江蘇蘇博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吳波表示,這些商品和服務都是我國法律所不允許的,如果消費者不慎購買了此類商品,完全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費。“根據我國合同法,這樣的合同屬于無效的合同,因為它的内容,也就是封建迷信,本身就是違法的。”
此外律師還提到,經營所謂的魔法通靈課程還可能涉嫌詐騙犯罪;因為經營者的行為本質上是通過虛構事實獲取消費者的信任,并借此騙取錢财。吳波表示,因為這個通靈課程的事實本身就是虛構的,“除非商家能證明真的有這種能力”。
今日銳評:靠迷信思想騙錢,文明社會必須零容忍!
所謂的魔法通靈培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屬于百分之百的迷信;花錢學這個,就是在交智商稅。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家"魔力秘境"機構的運營公司,早在2015年就注冊了,開展所謂的魔法培訓也有好長一段時間了,這麼長的時間,難道主管部門沒有發現嗎?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網絡平台上,這樣的魔法培訓俨然成了一個産業,這難道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通過培訓視頻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課程内容都非常邪門。從小處說,諸如放血、割腕召鬼,萬一真有學員信了,不僅錢财受損,身體健康也受損。往大處說,任由這種迷信思想在線上線下泛濫,整個社會風氣都将受到傷害。就"魔力秘境"的個例來說,雖然投訴已經移交給公安,但相關行政部門的監管還是略顯不足。除了公安之外,市場監管部門是否可以先行做出行政處罰?還是那句話,對于靠迷信來賺錢的行為,文明社會必須零容忍!當地網信、市場、公安應當多部門聯合,從源頭上予以打擊杜絕。對此,我們也将繼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