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隐清
通常初學琴者在購買古琴時有三個途徑:琴館、斫琴師處、網絡。
不管你是選擇哪種途徑,有無老師或朋友幫忙挑選,這裡的幾點知識和建議都會很适合你。
對于完全沒有古琴知識與經驗的人來講,要選擇一張适合自己的古琴,不是看你有沒有夠資深的老師或者朋友,而是看你自己本身有沒有一定的對古琴的辨别與鑒賞能力,因為它們不僅能讓你挑選到自己中意的古琴,還可以幫你尋得出色的老師。
這裡從選材、聽音、手感、辨色四個方面分别作出闡述,在文章最後會對現在一些名家琴提出自己的看法。
01 選材
宋代朱長文在《琴史·盡美》中将琴的美好品質概括為四點:“琴有四美,一曰良質,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四美即備,則為天下之善琴,而可以感格幽冥,充被萬物。況于人乎?況于己乎?”這四種品質之中,良材又是最為重要的。
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古琴和文獻中介紹的古代琴,所選木材以桐木居多。
琴有琴面和琴底兩塊木材,他們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如果用的同一種木材,這種琴被稱為是“純陽琴”。相對而言,純陽琴要少一些。
現在在市場上流通的古琴多為以桐木或者杉木為琴面。這兩種材料,有三個相同的特點:一是振動性好,容易取音;二是性質穩定,不易變形;三是符合琴的趣味,不靜不喧,中和智雅。琴底則多用梓木和楠木,取其堅實,以與振動性強的琴面材取得一種辨證平衡。任何一張古琴,在選材優良的前提下,其聲音品質還要看面底之間的配合、槽腹制度、髹漆工藝等因素的影響。(槽腹制度及髹漆工藝會在第二點與第四點進行闡述)
關于木材的辨别,新手在購買古琴時,通常售賣者給出的答案大同小異,并且可能本身對木材沒有過多的研究,便會出現聽之任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提出一些關于所選材及為何如此選材的相關問題,一位真正對古琴有深刻了解的習琴者都應該具備這些基礎知識。
02 聽音
古琴所有的選材,都是為擁有一個好的音色做鋪墊,所以選擇一張好琴,最重要的就是要它具備你所喜歡的聲音。
首先,任何兩張不同的古琴的音色都會不同,即使是同一棵樹上取木,并出自于同一位斫琴師之手,他們發出的音色也會不同。就像是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這也是古琴與其他樂器時間的一個顯著區别。在對“好”有了了解之後,更重要的是你要喜歡。
槽腹制度是影響音色的一個最大原因,由于古琴的聲音在于面底闆之間的振動,槽腹的深淺厚薄是導緻振動差異的最根本原因。每一位斫琴師在斫琴時都會在挖完槽腹後就進行辨音,然後對槽腹進行慢慢的修整,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雖然後期的工藝對聲音依然會産生影響,但這一步驟是一張琴好音色的基礎。而一張琴的音色的朝向發展則很大程度上會取決于斫琴師的喜好。
由于木材的不同,與槽腹制度的選擇,我們要選得一張稱心如意的琴,不僅要有值得信任的引薦者,還要有自己對音色的理解。
所以,要培養對音色的辨别能力。古琴有三種音色(散音、泛音、按音),這區别于其他任何樂器,也是古琴表達張力的一個前提。因此在選擇一張琴時,三種音皆要進行比較試聽。散音、按音和泛音的音色和音量要統一,聲音有下沉感并且不散而韻味悠長者為上,且顯音是最為忌諱。(顯音——在彈按音是,發出的金屬感的沙音。)
楊宗稷在《琴學叢書·琴餘》中講到:“音有九德,清、圓、勻、靜,人力或可強為;透、潤、奇、古四者,則出于天定。”所以,即使一張古琴彈得越久聲音會越打開,但透、潤、奇、古四者,卻是在選琴之初就要做到要求。
對古琴音色講解額書籍有很多,這裡推薦徐上瀛的《溪山琴況》。作者把古琴音色概括為二十八況,并詳細對每一況進行講述,并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并且,多聽品質優秀的音頻,是提高自己對音色辨别的必經之路。即使你有引薦者,在不了解何為好之前,你沒有辦法去分辨,其本身是否擁有足夠的能力,去決定你應該要選擇哪一張琴。所以在學琴之前,提高自己對音色的審美很重要,這不僅能夠幫助你選到一張好琴,還能夠幫助你選擇一名優秀的老師。
讀一本好書如同與優秀的學者進行對話,聽好的音頻也是如此。這裡推薦《老八張》,它是古琴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搜集的古琴精華,包括九大門派的二十五位一流高手錄制的琴曲五十三首。我們可以對一首曲子精聽,在節奏與輕重之間做出自己的了解,這樣在買琴試琴的時候可以做為有力的參證。
最後,敲擊琴的底闆産生的聲音也可以為選琴的參照。
03 手感
一張琴,它選材是否優良,音色是否合意,都不能成為你後期堅持的動力。對于彈琴者來講,一張手感舒适的古琴,絕對是你未來堅持的最大動力。
手感中最忌諱的就是抗指、打闆。抗指是由于嶽上過高,使得琴弦離情面過遠,在彈奏按音時左手吃力而影響指法與演奏。抗指的琴在彈奏過程中往往會對手造成傷害,長期以往必然使得對古琴望而遠之。打闆則是由于嶽山較低,右手彈奏時出現琴弦拍打琴面的現象。更甚者手指亦會産生拍打琴面的現象。一張不存在抗指的琴,以七徽的位置說,琴弦離琴面應在0.5公分左右。
另外,琴弦的松軟程度也會對手感産生影響。通常用手掌請按琴弦時,感覺到琴弦的阻擋作用力的同時,又不覺得吃力是較為滿意的狀态。不然琴弦過于松軟會顯得音色無力過于柔綿,而過于緊繃在彈奏時指尖舒适度會大打折扣。
一張手感不好的琴會成為習琴者放棄的最大動力。即使對于一張好琴來講,手感也因人而異。所以,如果不到萬不得已,自己親自一試是最好的選擇。
04 辨色
一件物品,放着,賞心悅目也是價值的體現。
這裡辨色要講的不僅僅是對漆面顔色的喜好,更多的是告訴你怎麼淺顯地易懂地分辨一張琴漆面的用料。
一張陳色較好的琴,最直觀的就是看漆面。好漆清如油,可照美人頭。所以以生漆為料經過多次精心打磨出來的琴面一定是透亮的。
若琴面本身有點暗沉,以手心用力摩擦琴面會出現顯著的效果,生漆會瞬間有所提亮。這也是為什麼說一張好的琴,會越養越好,這不僅體現在音色上,也體現在漆面上。彈得越久,手指與琴面之間的摩擦會使好漆越來越有光澤。
并且,琴轸在調音時是否吃力也是需要注意的一點。一些上弦不夠好的琴,會出現調音時,琴轸轉動困難,甚至磨傷手的情況。
初學者選琴,最重要的是要多收集琴館與斫琴師的信息,但前提是要對琴本身做一個了解。琴的價格隻是體現優劣的一個方面。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入門就買名家琴。并且即使是名家琴,不同時期的琴也會有區别。所以我們一定明确自己需求。比如,倪詩韻的琴體型稍扁,整體面闆偏薄,出音方面音較大,聲韻綿長。王鵬的琴則聲音較潤,較膩,琴體較厚。馬維衡制琴在造型上有獨特之處,音色較厚。并且由于斫琴師所處的地域差異,針對不同琴派所追求的琴曲特征,在音色上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随着古琴的發展,不少獨立斫琴師也脫穎而出成為後起之秀。我們在選擇古琴最重要的在與自己的經濟投入所匹配,切不可一味最求名家。畢竟,工具的優劣是在工具的存在基礎上的衍生。
在最初選琴時,根據經濟基礎确定選擇範圍,管是練習琴還是名家琴。首先要保證手感,彈琴人觸感體驗因人而異,舒适是進一步投入的基礎;其次追求音色,每張琴的音色都會有差異,即使是練習琴,也可以挑出一張相對更中意的;最後則是對形制整體美感的追求,這時一張琴不僅是你學習的工具,同時具備賞人悅目的效果成為一件藝術品。
知人善用,挑琴也是如此。想要一張稱心的琴,不在于多貴,因為一定有更貴,而在于你對它有了清楚的認知,并确定對自己的适合程度。所以,選購琴之前,多做了解,收集信息,但保持自己的見解,這不是一個直線試進程,而是階梯試。
最後,希望所有的習琴者都可以擁有一張稱心如意的琴,并在古琴裡獲得最單純的歡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