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記得
小時候田野裡那些
形形色色的小花小草
你還能想起它們的名字嗎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吧
1、龍葵:漿果和葉子都可以吃,漿果變紫色後可以直接吃,酸酸甜甜的,但葉子含有大量生物堿,必須要煮熟。
2、曼陀羅:野生全白花,成筒狀。蒴果直立生,有堅硬針刺。常生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陽山坡、林緣、草地。喜溫暖、向陽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具有藥用或觀賞價值。
3、苘(qǐng)麻:田間特别常見,籽一爆一堆,成熟後的莖皮是制造繩索和包裝用品的原料。
4、蒼耳:常生長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田邊。此植物的總苞具鈎狀的硬刺,常貼附于家畜和人體上,故易于散布。為一種常見的田間雜草。
5、牛筋草:根系極發達,稈葉強韌,全株可作飼料,又為優良保土植物。
6、田旋花:長得特别像喇叭花(牽牛花),但是葉子不同,它是柳葉狀,喇叭花是掌狀。
7、馬唐草:根蔓延成片,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80厘米,葉鞘短于節間,葉片線狀披針形,基部圓形,邊緣較厚,微粗糙,莖直立或斜生,下部莖節蔓延成片,難以拔出。
8、葎草:又稱勒草、黑草、麻葛蔓,株長1~5米,雌雄異株,通常群生,莖和葉柄上有細倒鈎,碰一下就容易被劃傷。
9、稗(bài)子:最常見的野草,和稻子外形極為相似,似稻但葉片毛澀,顔色較淺。
10、澤漆:又名五朵雲、貓眼草、五鳳草,挺好看,以全草入藥。
11、地膚草:别名掃帚菜、掃帚苗,絨球球的一大團,能适應砂質、礫質粘性多種土壤,在山林、荒地、田邊、路旁均能生長。
12、益母草:野地裡常見,但沒想到它是治婦科病的良藥,夏季生長茂盛花未全開時采摘, 味辛苦、涼。
13、地黃:因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其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依照炮制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幹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按照《中華本草》功效分類: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14、決明草:種子就是決明子。
15、何首烏:又名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産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藥。
16、馬泡:一般農村孩子都吃過吧?瓜有大有小,最大的像鵝蛋,最小的像紐扣。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
17、旋複花:像野菊花,又名驢兒草、百葉草。
18、野燕麥:又稱鈴铛麥,長得像燕麥,卻沒啥大用。
19、蛇莓:長得像野草莓,全草可供藥用。
20、鳳仙花:别名指甲花,花顔色多樣,有粉紅,大紅,紫色,粉紫等多種顔色,民間常用其花及葉染指甲。莖及種子入藥。
21、蛇床子:别名野胡蘿蔔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幹燥成熟果實。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 性溫,味苦。
22、千日紅:又名百日紅、火球花,千日紅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花果期6-9月。花色豔麗有光澤,除用作花壇及盆景外,還可作花圈、花籃等裝飾品。
23、艾蒿:艾草,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過敏等作用。
24、鴨跖草:開藍色的小花,多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尤以西南地區為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