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标的原則?《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發布,拉開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序幕課程标準是指引課程教學的綱領性文件,隻有深入研讀,抓住關鍵,才能準确地理解其内涵,吃透其精神,更好地引領教學實踐,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新課标的原則?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發布,拉開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序幕。課程标準是指引課程教學的綱領性文件,隻有深入研讀,抓住關鍵,才能準确地理解其内涵,吃透其精神,更好地引領教學實踐。
擁抱變化,接納新概念
學習新課标,首先要破除認識的障礙。現實中,不少一線教師對課标的修訂有誤解,認為專家就是喜歡“瞎折騰”“玩概念”。這種心理的産生可以理解,因為新的變化必然帶來新要求,教師必須走出舒适區,但這也恰恰反映出一些教師在教育理念、認識上的偏差。事實上,時代的變化讓教育面臨全新的挑戰,也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教育内部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不管是人民群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需求轉變,還是國家對“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時代新解讀,都要求課程标準與時俱進,進行修訂和完善。否則,教育本來就有滞後性,最終會拖累社會的發展。正是基于這樣的戰略考量,每隔10年左右,國家都會組織專家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對課标進行新一輪的修訂。面對課程标準的叠代更新,我們隻有摒棄抵觸心理和畏難情緒,積極擁抱變化,才能靜下心來學習,從變化的“新”中取得真經。那麼新課标究竟“新”在何處?
一是新在認識,二是新在舉措。從本質上說,應該新在概念。每一個新概念的誕生,背後都是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次突破。課程标準同樣如此,修訂後的核心成果往往都會以新概念的面貌出現。以“教育目标”為例,1952年頒發的《中學暫行規程(草案)》首次明确提出了“雙基”概念(使學生獲得“現代科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從而形成了對蘇聯“基本的知識”這一概念的突破;2001年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則提出了“三維課程目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與價值觀),實現了對“雙基”的吸納與發展;2022年出台的課程标準則引入了“核心素養”,實現了對“三維課程目标”的傳承與創新。由此可見,新概念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認知思維的升級,要想深入領會新課标,就必須從接納新概念開始。
追根究底,研悟新課标
新概念是新課标的靈魂,具有風向标的作用。學習新課标,如果不從關鍵的概念上進行突破,就很難抓住重點、悟得精要。所以,一線教師一定要克服路徑依賴,領會新課标的精髓。為了切實學深悟透新概念,可以重點從兩個方面着力。
第一,外求内悟,找準核心概念。新版課标中有很多新概念,隻有找到少數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核心概念,才能圍繞中心,重點突破。那麼如何找出這些核心概念呢?
一方面可以外求,借助專家解讀來鎖定。新課标頒布之時,在教育部的課标修訂情況介紹中,“核心素養”“課程内容結構”“學業質量标準”“幼小銜接”這些重點強調的新說法應該是核心概念;從一些參與課标修訂的權威專家的解讀中,也能找出“‘教—學—評’一緻性”“跨學科主題學習”“學習任務群”等高頻出現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可以内悟,通過對比研讀來獲取。2022版課程标準包含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标、課程内容、學業質量和課程實施等六個闆塊,如果逐一對比研讀就會發現,2011年課程标準中沒有“文化自信”“大觀念(概念)”“學科實踐”等概念,顯然,這些新出現的居于重要地位的概念也可以算作核心概念。初步篩選出一些相對重要的核心概念之後,還可以進一步比較,從觀念層面和操作層面進行分類,最終鎖定少數重要的核心概念,再進行具有縱深性的研讀,以便收到以點帶面、化繁為簡的功效。
第二,追根究底,悟透核心概念。課标中的新概念是課程專家系統研究、學習世界教育強國的先進理念和做法之後的理性思考與本土表達,是對既有課程認知的系統審視和全面超越,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豐富的内涵,有着重要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意義。實踐中,可以通過三條路徑來學習揣悟:其一,借助辭典、百度百科等工具,進行詞源意義上的解讀;其二,借助文獻檢索與梳理,進行全面拉網的溯源式解讀;其三,鍊接實踐案例,進行概念與案例對應的演繹式解讀。例如,要理解“核心素養”這一核心概念,可以先依托工具來理解其本義,再憑借文獻來綜述性地梳理其源流、内涵,系統地理解其為何、是何、如何,然後再同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對應的勾連,深入領會它在實踐中的樣态和策略。經曆了這種縱深性、爆破式的解讀,核心概念的要義自然就會了然于心。同時,學習新課标不僅要鎖定少數核心概念并進行深入解讀,還要善于圍繞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體系,畫出類似“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學科内容結構—大觀念(大主題、大任務)—大單元”這樣的結構圖,進行概念譜系的解讀,才能巧妙地“悟透一個,理解一片”。
總之,學習新課标是一件重要且緊迫的大事,既要下功夫,又要講方法;既要多聽專家解讀,又要善于學習文獻;既要注重自我修習,又要加強同伴研讨。隻有真正學深悟透,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運用科學的方法,讓教學行穩而緻遠。(作者陳萬勇,系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員、杭州市教育學會副會長)
來源: 中國教育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