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水産養殖消毒劑的使用方法

水産養殖消毒劑的使用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8:44:59

水産養殖消毒劑的使用方法(為您詳解水産養殖過程中常用消毒劑和環境改良劑)1

編輯 | 水産研究社

最新首發 | 了解最新水産養殖知識,關注:水産研究社

水産養殖消毒劑的使用方法(為您詳解水産養殖過程中常用消毒劑和環境改良劑)2

水産研究社水産養殖,病害防治,水質調節,技術交流,生态養魚,養蝦,養蟹,健康漁業,您值得信賴的水産小幫手。

一、漂白粉

【性狀】 漂白粉為灰白色顆粒性粉末,有氯臭;空氣中即吸收水分與二氧化碳而緩慢分解;水溶液遇石蕊試紙顯堿性反應,随即将試紙漂白;在水或乙醇中部分溶解。

【作用與用途】 漂白粉是一種消毒劑、水質淨化劑,對細菌、病毒、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殺滅作用。由于其水溶液含大量氫氧化鈣,因而可調節池水的pH,定期适量遍灑,還可改良水質,主要用于水生生物細菌性疾病防治。

【用法與用量】

(1)清塘消毒 一般帶水清塘,每立方米水體20克(遍灑後,若攪拌池水,經2~3天後排幹池水,日曬10天左右,再注入新水,如此清池效果更好)。

(2)養殖水體消毒 全池潑灑,每立方米水體1.0~1.5克,也可與幹黃土攪拌均勻全池潑灑。

(3)魚體表消毒 浸浴,在魚體放養前,為預防魚蝦等體表和鰓部的細菌與真菌等按每立方米水體一次量用10~20克,浸浴10~20分鐘(具體用量根據當時的水體高低和魚蝦活動情況靈活掌握)。

【注意事項】

1)使用時應正确計算用量,并現配現用。本品施藥時間宜在陰天或傍晚。

2)使用本品時要避免使用金屬器具,并避免眼睛和皮膚接觸本品。

3)本品含有效氯一般為25%~32%。

提示漂白粉及以下介紹的含氯制劑應使用幹燥粉末狀的,放置時間過長、已潮解和結塊的有效成分已散失,不能使用。

二、漂白精

【性狀】 漂白精為白色粉末,有氯臭,易溶于水,有少量沉渣;含雜質少,比較穩定,受潮不易分解;水溶液呈堿性。漂白精的有效成分與漂白粉相同,含有效氯達60%~65%,是漂白粉的2倍多。

【作用與用途】 漂白精是廣譜消毒劑,與漂白粉的用途相同。

【用法與用量】 漂白精的有效氯含量一般按65%計算,全池潑灑常用量為0.4~0.5克/米3。

在用于魚種消毒和工具消毒時,可以參照漂白粉的用量按有效氯含量折算。如魚種藥浴使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的用量為10~20克/米3,則使用漂白精(含有效氯65%)的用量為:

漂白粉用量×漂白粉有效氯含量÷漂白精有效氯含量=漂白精用量。即:

10克/米3×30%÷65%=4.61克/米3

20克/米3×30%÷65%=9.23克/米3

所以用于藥浴時漂白精的用量為4.61~9.23克/米3。

三、二氯異氰尿酸鈉

【性狀】 二氯異氰尿酸鈉又名優氯淨、魚康等,為白色結晶性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60%~64%,化學性質穩定,室内放置半年後有效氯僅降低0.16%;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但穩定性差;配制的水溶液不能久放,應現配現用。

【作用與用途】 二氯異氰尿酸鈉為廣譜殺菌消毒劑,殺菌力較強,對細菌繁殖體、芽孢、病毒、真菌孢子都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常用于清除水污染和防治水産生物的多種細菌性魚病,如魚類爛鰓、赤皮、腐皮、白頭白嘴等細菌性病,也用于食場、工具消毒和清塘。

【用法與用量】

1)全池潑灑用量為0.3~0.4克/米3,可防治赤皮病和爛鰓病。

2)食場消毒可定期在食場用二氯異氰尿酸鈉潑灑,用量視食場大小、水深、水質及水溫而定,一般使用100~120克,每10天1次。先潑藥後喂魚。

3)帶水清塘每立方米水體用二氯異氰尿酸鈉10~15克,10天後可放魚。

4)口服每100千克體重魚日用藥量60克(或10千克飼料加二氯異氰尿酸鈉0.1千克),每天喂1次,連喂3天。可用于防治細菌性腸炎。

【注意事項】

1)勿用金屬器具。

2)缺氧、“浮頭”前後嚴禁使用。

3)苗種池劑量減半;水質較瘦,透明度高于30厘米時,劑量酌減。

4)無鱗魚的潰爛、腐皮病慎用。

四、二氯異氰尿酸及氯殺靈

【性狀】 二氯異氰尿酸又名防消散,也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含有效氯60%~64%,微有氯臭,化學性質穩定;其性狀、作用、用途、用法、用量與二氯異氰尿酸鈉相近。氯殺靈是以二氯異氰尿酸為主藥的複合制劑,其外觀性狀與二氯異氰尿酸相近,含有效氯60%左右。

【作用與用途】 二氯異氰尿酸和氯殺靈都是防治水産生物細菌性病的常用藥物,多用于苗種消毒、工具消毒、清塘等。氯殺靈還兼有除臭和淨化水質的作用。

【用法與用量】 二氯異氰尿酸和氯殺靈的用法與用量與二氯異氰尿酸鈉相同。

注意由于二氯異氰尿酸刺激性較大,所以不宜内服。

五、三氯異氰尿酸

【性狀】 三氯異氰尿酸又名強氯精,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含有效氯80%~85%,具有氯臭味;化學性質穩定,微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遇酸或堿分解,是一種極強的氧化劑和氯化劑。水的堿度越大藥效越低,所以施生石灰影響三氯異氰尿酸的藥效;另外,該藥也不能與含磷藥物混合使用。

【作用】 三氯異氰尿酸是一種高效、廣譜、低毒、安全的消毒劑,對細菌、病毒、真菌、芽孢有較強的殺滅作用,用量在0.07~0.10克/米3時,能殺滅引起魚病的黏細菌和氣單胞菌屬的細菌。

【用途】 常用于清塘和防治細菌性疾病,如爛鰓、腸炎、赤皮病等。

【用法與用量】

1)帶水清塘消毒,用量為10~15克/米3,1小時内可殺滅野雜魚、蝦、蚌、水生昆蟲等;10天後可放魚。

2)防治細菌性魚病使用全池潑灑,可根據水溫确定使用量,一般水溫小于28℃時,用0.5克/米3;水溫在28~30℃之間時,用0.4克/米3;水溫大于30℃時,用0.3克/米3。

【注意事項】

1)保存于幹燥通風處,不能與酸堿類物質混存或合并使用,不與金屬器皿接觸。

2)藥液現用現配,以晴天上午或傍晚施藥為宜。

3)三氯異氰尿酸内服後的藥理變化研究尚屬空白,所以不應将其内服。如果用于治療皮膚疾病,腸道沒有病變,内服三氯異氰尿酸除能刺激食欲外,對治療無益。

六、二氧化氯

【性狀】 二氧化氯又稱百毒淨、三九魚泰,化學性質極其穩定,既是一種氧化劑,又是一種含氯制劑,繼第一代消毒劑漂白粉、第二代消毒劑優氯精、第三代強氯精後,被稱之為第四代消毒劑,是世界衛生組織确認的A1級廣譜、安全、高效消毒劑,廣泛應用于水産養殖中的病害防治。

二氧化氯含有效氯為226%,是漂白粉含氯量(25%~32%)的9.2倍,是二氯異氰尿酸含氯量(60%~64%)的4.2倍,易溶于水,消毒作用不受水質酸堿度的影響。

【作用與用途】 二氧化氯能有效地殺滅水中的細菌、病毒、真菌、細菌芽孢及噬菌體,可氧化分解水中的肉毒杆菌毒素。二氧化氯在pH為6~10範圍内均能發揮良好的滅菌作效果,在pH為8.5的水中,滅菌速度比氯快20多倍。

溫室養鼈水體中經常含氨,使用二氧化氯可以降低水中氨的毒性。

二氧化氯的殺菌能力較氯強,殺菌作用較氯快,殺菌持效性是氯的10倍以上,且剩餘劑量的藥性持續時間也較長。實驗表明,用2克/米3二氧化氯作用30分鐘時能殺死幾乎100%的微生物,而剩餘的二氧化氯尚有0.9克/米3。

在施用過程中,并不産生有機氯等有毒副作用的物質,因此對魚蝦無刺激作用,不影響魚蝦攝食和正常發育,不損害浮遊生物,還能改善水質,除臭防腐,是真正的綠色消毒劑。

另外,0.3~3.0克/米3的二氧化氯制劑可使養殖水體中細菌總數下降92%以上,并可增加養殖水體中的溶解氧,對無機氮鹽的影響不明顯;

0.3克/米3的二氧化氯制劑對浮遊植物無明顯影響;1.2克/米3以下對水體中的水蚤等浮遊動物的影響不明顯;

3克/米3可抑制浮遊植物的繁殖和生長;

2.4克/米3以上可影響水蚤等浮遊動物的繁殖和生存。

在對水質的影響方面,二氧化氯制劑也優于其他的含氯消毒劑,廣泛用于水産養殖的水質處理、消毒和防治細菌性疾病。

【用法與用量】

使用穩定性二氧化氯前,必須經水化處理,一般用檸檬酸作為活化劑,二氧化氯與檸檬酸以1∶1分别溶解,然後混合活化5~15分鐘後立即使用,如果是全池潑灑,可不斷加水稀釋,均勻潑灑。一般多用于全池潑灑,用量為0.5~1克/米3。

【注意事項】 二氧化氯藥液不能用金屬容器配制或儲存;切勿與酸類有機物、易燃物混放,以防自燃。

七、二溴海因

【性狀】

二溴海因純品為白色結晶,具有類似漂白粉的味道,工業品一般為黃色或淺黃色固體,微溶于水,在強酸或強堿中易分解,幹燥時穩定;易吸濕,吸潮後部分溶解;水溶液呈弱酸性。

【作用與用途】

二溴海因屬廣譜、高效、低毒的消毒劑,具有穩定性好、含溴量高和使用方便的特點,在水産養殖中多用于池塘消毒、預防和治療疾病等方面,且在使用中不受水質、鹽度、pH、水溫、有機質等的影響。

【用法與用量】

1)預防疾病時的用量為0.15~0.20克/米3(即每畝水深1米用量為100~150克),每15天用藥1次。

2)治療時用藥量為0.30~0.35克/米3(即每畝水深1米用量為200~250克)。

3)清塘時的用量為3~5克/米3,兌水後全池潑灑;病情嚴重時隔日重複1次。

八、溴氯海因粉

【性狀】 溴氯海因粉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常用規格為每200克溴氯海因粉含溴氯海因16克(以有效溴氯計)。

【作用與用途】 用于養殖水體消毒,防治魚、蝦、蟹、鼈、貝、蛙等養殖生物由弧菌、嗜水氣單胞菌、愛德華氏菌等細菌引起的出血、爛鰓、腐皮、腸炎等疾病。

【用法與用量】 以常見的8%的規格計,使用時用1000倍以上的水稀釋後全池均勻潑灑。

1)預防:一次量每立方米水體0.03~0.04克(以溴氯海因計),即相當于每立方米水體用本品0.375~0.500克(每畝水深1米用本品250~333克),每15天1次。

2)治療:一次量每立方米水體0.03~0.04克(以溴氯海因計),即相當于每立方米水體用本品0.375~0.500克(每畝水深1米用本品250~333克),每天1次,病情嚴重時連用2天。

【注意事項】

1)勿用金屬容器盛裝。

2)缺氧水體禁用。

3)水質較清,透明度高于30厘米時,劑量酌減。

4)苗種劑量減半。

九、聚維酮碘

【性狀】

聚維酮碘為黃棕色至紅棕色無定形粉末,含有效碘應為9%~12%。在水或乙醇中溶解,溶液呈紅棕色,酸性。與純碘相比,其毒性小,溶解度高,穩定性較好。

【作用與用途】

聚維酮碘為廣譜消毒劑,對大部分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殺滅作用,主要用于魚卵、水生生物體表消毒。一般使用低劑量時,殺菌力反而強。

【用法與用量】

以10%的聚維酮碘溶液計。

(1)浸浴 每立方米水體用60毫升,浸浴草魚魚種15~20分鐘,可防治草魚出血病;每升水體用60~100毫升,浸浴發眼卵15分鐘,可防治鲑鳟魚類的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症和傳染性胰髒壞死症;每立方米水體用0.8~1.5毫升,浸浴病魚24小時,連用2次,可防治鳗鲡的爛鰓病。

(2)全池潑灑 對蝦的細菌性病和病毒性病,每立方米水體用0.1~0.3毫升,一次量。

(3)拌餌投喂 某些水産生物細菌性病和病毒性病,每千克飼料10毫升。

(4)塗抹 控制水黴病,塗抹患有水黴病的虹鳟病竈。

【注意事項】

1)本品藥效會因有機物的存在而減弱,因此使用劑量要根據池水有機物的含量做出适當的增減。

2)不要與堿性和季铵鹽類等藥物同時使用。

十、苯紮溴铵溶液

苯紮溴铵溶液又名新潔爾滅。

【作用與用途】 苯紮溴铵用于養殖水體、養殖器具的消毒滅菌。可防治魚、蝦、蟹、鼈、蛙等水産生物由弧菌、嗜水氣單胞菌等細菌引起的出血、爛鰓、腹水、腸炎、疥瘡、腐皮等細菌性疾病。

【用法與用量】 常見用量有5%、10%、20%、45%,在此以5%的用量說明其用法。将本品用300~500倍水稀釋後,全池均勻潑灑。

1)預防:一次量為每立方米水體用0.10~0.15克(以有效成分計),即相當于每立方米水體用本品2~3毫升(每畝水深1米用本品1334~2000毫升),每15天1次。

2)治療:每隔2~3天用1次,連用2~3次(劑量同預防量)。

【注意事項】

1)勿用金屬容器盛裝。

2)禁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碘化物和過氧化物等混用。

3)軟體動物、鲑等冷水性魚類慎用。

4)水質較清的養殖水體慎用。

5)使用後注意池塘增氧。

6)包裝物使用後集中銷毀。

十一、戊二醛

【性狀】

戊二醛為無色油狀液體,味苦,有微弱的甲醛臭;但是揮發性較低,可與水或醇進行任何比例的混溶;溶液呈弱酸性,pH高于9時,可迅速聚合。

【作用與用途】

戊二醛原為病理标本固定劑,近10多年來發現其堿性水溶液具有較好的殺菌作用。當pH為7.5~8.5時,作用最強,能殺滅細菌的繁殖和芽孢、真菌、病毒,其作用較甲醛強2~10倍,可用于養殖環境及養殖工具消毒。由于其價格比較高,目前多與苯紮溴铵混配後再消毒殺菌。

【用法與用量】

浸浴消毒。用2%的堿性溶液,浸浴魚體15~20分鐘。

【注意事項】

1)避免與皮膚、黏膜接觸,如接觸後應及時用水沖洗幹淨。

2)使用過程中,不應接觸金屬器具。

3)僅用于觀賞魚類的疾病防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