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母常見的三種處理方法 我們知道每個家庭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當家裡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大多數情況會有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一、替孩子出頭或教孩子打回去,堅決捍衛自己的權利。 很多父母都意識到現在我們是民主社會,所謂民主就是要堅決捍衛自己的利益。孩子受欺負了,如果不予以回擊的話,很有可能會被貼上“好欺負”的标簽,從而導緻孩子遭受校園暴力。 家長往往會替孩子出頭或者讓孩子打回去,就算打不過,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證明自己是不好欺負的。 父母替孩子出頭行不行? 替孩子出頭,其實是源于父母的過度保護,希望孩子在遇到任何問題父母就會給他出面解決,而不是引領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方式。 美國“新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 父母的過度保護會阻礙這個年齡兒童的自主性的發展,如果兒童的探索行為不被允許,不能獲得個人控制感和對外界施加影響的認識,他們就會産生一種羞怯和懷疑的感情,對自己感到不确定,變得依賴于他人。 從表面上看,過度保護孩子可以讓孩子免受一些傷害,但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束縛了孩子的手腳,讓孩子無法獨立起來。 那麼,當他們在遇到外界的一些困惑,比如有孩子動手推了他們一下,搶走了他們的玩具時,他們就會不知所措,像個受驚的小兔子一樣瑟瑟發抖了。 替孩子出頭的方式,隻能讓孩子學會逃避問題,遇到事情不敢獨自面對。 教孩子打回去行不行?
之前網絡上看到一條視頻引發網友熱議,倆孩子在玩耍時因互相推撞,之後引發2位媽媽激烈争吵。一位媽媽教育孩子說:不管大人小孩,以後誰這麼抓你,你就揍他。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兩孩子在商場附近玩耍,一個打了另一個,孩子他媽就去幫着“回擊”,結果,另外一位的媽媽不幹了!并質問對方。 這個媽媽認為兩小孩打架是小孩的事,大人摻和進來不應該!兩人就這樣你一句我一嘴,最後,被打孩子的媽媽撂了狠話,還好好教育了一番自家孩子:給我打回去,不管大人小孩揍他! 心理學上有句話:你教孩子解決矛盾的行為,暴露了你童年的經曆。 當一個父母教育孩子用暴力解決暴力的時候,其實是在告訴孩子:我小時候就是這樣被人對待或者小時候我的父母就是這樣教我解決問題的。 家長之後會發現,愛打人的孩子都是特别容易被激怒的孩子,被打的小孩如果還手,很可能進一步激怒打人的孩子,遭到更嚴重的毆打。 打過來、打過去,小沖突也可能會升級成為一場嚴重的打架,誰能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給對方造成意外傷害呢? 暴力解決沖突,也許在短時間看來,是能起到震攝對方立竿見影的功效。 但我們從長期角度看,暴力回擊容易引發更大的矛盾沖突,甚至導緻孩子出現暴力傾向,成為校園暴力的施暴者。 因為在孩子接受到的認知,是覺得暴力捍衛權利,是解決沖突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學校或者社會裡同學或者身邊人都敬而遠之的暴力分子。 二. 哄勸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隐忍 就像最開始諾媽提到的這個朋友姥爺的做法,覺得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孩子遇到非常不公正的對待後,為了希望減少沖突,直接不顧及孩子當下的感受,選擇了帶孩子逃離現場或者隐忍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忍讓派家長的理念沒有錯,但要注意,别讓孩子陷入了“逆來順受”的境地。 例如,有些孩子認為,别人欺負我,連爸爸媽媽都不幫我出面搞定,跟老師講過了,老師批評過那個孩子,可他依然這樣對我,看來以後隻能默默忍受了。 如果孩子從小受欺負不敢反抗,或者覺得自己不應該反抗,他會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在他成長過程中會遭到越來越多的欺侮。 如果當下孩子确實遭到了别的孩子敵意性攻擊并且通過肢體和身體語言表示受到了傷害,回避沖突的方式,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感受是不被重視的,是被壓抑的。 這樣的孩子會認為,即使受到了被侵害的待遇,隻能采取息事甯人的态度來解決問題。 我們會看到網上很多新聞,有的孩子在校園長期遭受霸淩事件,第一時間不敢告訴家長,而是想着忍忍就過去了。 所以當遇到類似這樣敵意性攻擊事件的情形,教孩子隐忍和回避沖突,會導緻孩子形成壓抑型的人格特點。 三. 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指責自己的孩子 今年4月份上海17歲中學生跳橋事件在網上也引發了人們的熱議。 據報道,男孩今年17歲,是職業初中二年級學生,因為和同學發生沖突,母親把孩子接回去,批評教育,因為争執,母親把車停在大橋上面路中間,停下來批評他,結果孩子和别人打架沒事,卻死在母親的“批評教育”下。
這類型的家長在孩子和别人有了矛盾就讓孩子從自身找原因,即便錯在對方,也要讓孩子反省、認錯,這種做法看似在教育孩子,卻不知當孩子長期遭遇内心受挫時,他會失去對公平失去信心。 他會認為我告訴了父母的結果,就是遭來父母的一頓數落,最後甚至自暴自棄,即便真的受到了欺辱也不會向家長求助。 一個大約4歲的男孩在搭積木,後來,搭積木的區域又來了一名6歲的女孩,女孩很調皮,搶走了男孩已經搭好的積木。 男孩委屈地哇哇大哭起來,哭聲驚動了男孩的媽媽,男孩的媽媽一上來就很兇地責備男孩:你就知道哭,像個男孩子的樣子嗎?她搶你的積木,你過去搶啊!哭有用嗎? 期間,男孩的媽媽幾次拉孩子起來,讓他去要回自己的積木,男孩都不肯去,甚至一屁股坐在地上。男孩“窩囊”的行為讓媽媽異常憤怒,說了很多傷男孩自尊的話,膽小鬼、窩囊廢、不中用、愛哭鬼等等。 身為父母,看到孩子被欺負了,心裡肯定會不舒服,更讓人耿耿于懷的是寶寶的怒其不争——咋就不知道還手呢? 那家長可以怎麼做呢?諾媽今天用正面管教的工具和方法,給大家具體談一下,遇到這樣的情形,我們怎樣積極地應對。 02. 父母先學會理性看待“受欺負”這件事 處在幼兒園或剛上小學階段的孩子之間産生打鬧行為,并不是真心想要欺負他人。 因為,孩子總是要和其他同齡人接觸的,碰觸、拉扯、推搡其他小朋友的身體,都是免不了的,而這也是他們成長中必須經曆的。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時候孩子發生沖突時,兩個大人還在為孩子的一點小沖突鬧得很不愉快時,情緒失控甚至扭打到一起。 鬧了半天,最後兩個孩子已經又玩到一起去了,大人還陷入情緒鬥争中無法自拔。 有次帶小諾在小區裡玩,就親身目睹了現實版的例子。 兩個孩子因為同時想先玩一個輪胎,結果大一點的小孩就把後來的小朋友輕推了一下,結果孩子的姥姥不幹了,一直要讨說法,指責對方孩子欺負自己家外孫,兩個家長吵得不可開交,最後說要報警解決問題。 兩人僵持不下,而旁邊的孩子已經又忘了剛才的事情,繼續玩了。 有些孩子可能因為生理原因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也有的孩子是通過過激的方式引起關注。 無論何種情況,把孩子間的沖突關系簡單地看成是欺負與被欺負的關系,這顯然加入了成年人的主觀意識,而沒有深入了解孩子們的想法。 如果大人用過激的方式處理,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不利影響。 所以,我們成人腦海中固有的“孩子和别人有矛盾是不好的”、“孩子被同伴推了兩下,就是被人欺負了”的觀念。 當孩子3-4歲以上語言發展和有了一定社交能力,如果孩子當下的感受并不認為被欺負,或者根本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心上,我們就可以尊重孩子之間的相處方式,把解決矛盾的權利還給孩子。 如果是2歲以下的孩子發生沖突的情緒,由于社交沖突解決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薄弱。 比如因為玩具之争或者遊戲先後順序之争會讓他們内心非常憤怒和恐懼的情況而不知所措,我們需要給孩子示範公共社交的規則,引導孩子建立良好認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确實受了欺負,孩子自己也解決不了,比如當遇到别的小朋友未經允許插隊或者暴力搶奪自己的私有玩具時,父母可以阻止對方孩子的侵犯行為。 用正面管教講的和善而堅定的語言給孩子示範,告訴實施侵犯行為的孩子:“抱歉,你需要先問過她,是否同意讓你先玩或者願意把她的玩具分享給你。” 諾諾今年3歲上幼兒園了。有次諾諾下幼兒園後在一個小廣場玩撿樹皮,有個比她大兩歲的小哥哥過來沒有經過她的允許直接搶奪她手裡的樹皮。 當時諾諾被吓到後非常憤怒地哭了,但她還是緊握着樹皮沒有妥協,帶着哭腔和堅定地眼神告訴小男孩:“請你不要搶我樹皮,我還沒同意呢!得等我準備好!” 過了一會,等她感受好些了,過去自己跟小男孩說,我現在準備好了,同意可以給你玩了。 下次請你先問過我,這樣搶會讓我感覺很不舒服。最後兩人也非常愉快的和解玩在了一起。 這也是因為從諾諾很小的時候我們會有意識的引領孩子,當遇到被别人搶奪玩具,可以怎樣和善而堅定地表達自己的立場,和怎樣用語言溝通的方式來應對被欺負的情形。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樊登講過的,有的孩子就是敵意性的攻擊行為,比如年齡較大的孩子表現出欺淩現象,是可以告訴自己孩子,如果真的是有欺淩現象的人,需要遠離。 03. 共情,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感受 當發生被欺負的情形,有的家長經常做的事情就是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而非第一時間去接納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否認孩子有這樣不好的情緒。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在職場上偶爾會跟同事産生意見分歧内心有情緒,這時候跟你的另一半說了這件事,其實是希望吐槽兩句釋放一下内心的情緒,而不是真正的希望必須得到一個應對的方法和答案。 這時候,你的另一半就會說,你不該有這樣的想法,你以後得跟同事搞好關系,對你以後職業生涯有幫助啊! 這時候,你會不會感覺内心的負面情緒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會更生氣。 因為當我們告訴另一個人,你不應該這樣做,其實是在告訴那個人不應該有這樣的情緒,否認他的情緒和感受的。 正面管教裡面講到一個方法叫——共情,也是諾媽經常會在跟周圍人包括孩子相處時,會用到的一個方法。 什麼是共情?
共情就是我能夠理解你此時此刻的感受,有感同深身的感觸,能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這是人與人之間建立積極關系的橋梁。 同樣,當孩子遇到被欺負的情形,有了負面的情緒,我們是否能先放下對這件事本身對錯的評判,先讓孩子的情緒感受得到家人的理解。 那在孩子被欺負或者被搶了玩具,我們可以怎樣共情呢? 比如在别的孩子搶了自己孩子的玩具,孩子嚎啕大哭時,我們可以抱着孩子等待孩子情緒稍微平複一些後,跟孩子這樣溝通。 寶寶,剛才小朋友搶了你的玩具,你感覺非常生氣和憤怒對麼? 媽媽很理解你,如果媽媽非常喜歡的東西被别人搶走,媽媽同樣也會非常生氣和難過。 你有這樣的情緒和感受媽媽覺得是很正常的。 等你平靜一些之後,媽媽願意跟你一起面對,幫助你一起找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讓孩子感受到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家永遠是他堅強的後盾。這樣即使以後遇到再大的困難,都會有發自内心的力量去解決。 04. 積極傾聽,啟發式提問 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了,無論在幼兒園還是在公共社交場所發生了沖突或者所謂被人欺負的現象,我們接納孩子感受後,下一步就需要建立積極的傾聽。 這個傾聽,是不帶大人主觀色彩地對這件事情加以推測,盡量減少大人提供的主觀判斷結論信息。 之前網上有個新聞說到,一個媽媽看到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後,手上受了點傷,非常動怒。 就問孩子:“是不是小朋友打你了!”或者問,“是不是你在幼兒園惹事了!” 打你或者惹事,就是加入了大人的主觀評判,這會讓大腦發育還不成熟的孩子,誤認為這個推斷的結論等同于事實,就會說“是,别人打我”。
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寶貝我注意到你手上有個小傷口,或者我注意到剛才你哭了委屈了,發生了什麼? 你當時是怎樣的感受? 你的做法是怎樣的? 你覺得這樣做,是否有助于你解決問題? 比如用在幼兒園回家有些情緒這件事,通過啟發式的提問,孩子更能願意也會更客觀的還原事實的經過和自己對整件事情的思考判斷。 而不是被大人誘導之後,将大人主觀臆斷的結論當做客觀事實本身。 最後,可以和孩子一起頭腦風暴,探讨解決問題的更優方式或者其它方式。 有次幼兒園放學我去接小諾,我注意到她頭上有沙子。 我沒有上去直接評判這件事,而是等待她自己願意後主動跟我分享。 她說:“媽媽,今天有個小朋友把沙子弄到我頭上。“ 我說:“哦哦,我也注意到了,那你當時是怎麼想的呢?” 小諾說:“我感覺很不舒服。” 我說:“那你是怎麼做的呢?” 小諾說:“我告訴他,請你不要把沙子弄到我頭上,這樣會讓我很不舒服。 ” 我說:“嗯,這是一個好辦法~後來有用麼?” 小諾說:“嗯,後來他就不這樣做了。” 我說:“嗯,我們是否還可以想到一些其它的方法,如果遇到類似問題~” 小諾說:“我也可以稍微離小朋友遠一點點,這樣他揚起沙子就不會弄到我。” 我說:“嗯是的,謝謝你想出了不錯的辦法,學會了自我保護。” 這個過程,非常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05. 永遠不要教孩子暴力解決問題 衆所關注的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的原因,就是乘客因與司機激烈争執、互毆至車輛失控所緻。事故發生時,這段路是在修路,該女乘客要下車的站點無法下車。 司機已經提前告知乘客,而該女乘客沒有注意到這個通知,等公交車開過了才知道自己沒下車,便與司機開始理論,最後竟然先動手打正在開車的司機,司機用右手格擋,一瞬間将車向左打方向盤,并撞上迎面駛來的一輛紅色小轎車,公交車直墜江中。 原因公布之後,網絡上一片唏噓:一場隻因坐過站的區區小事,竟演變為釀成15條人命的慘案!代價太過沉重,教訓極為深刻。 人們常說:“沖動是魔鬼。”這句話在這起案件中體現得淋漓盡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