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十二月(臘月)十五,大寒,冬季的第6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那麼,問題來了,大寒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有“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的說法?大寒有什麼特點和習俗,飲食起居應該注意些什麼?
實際上,每年陽曆1月20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就是大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說,“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換句話說,大寒就是“天氣寒冷至冰點”的意思。
所謂“小寒勝大寒”,一般情況下,大寒确實不如小寒冷。但是,大寒期間,萬物肅殺、天寒地凍,仍然惹人瑟瑟發抖、凍成一團。
那麼,為什麼會有“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的說法呢?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
其實,“大寒不寒,人馬不安”是一句民諺,是我們的老祖宗們總結的關于天氣變化的諺語。通俗來講就是指,大寒時節正常情況下是天氣寒冷的時候,如果這時天氣不冷反暖,就是反常現象,很可能以後的天氣狀況會比較惡劣,從而導緻人、馬(其實指所有的牲畜)無法安甯。
當然,這一點在農業上的反映可能更明顯,因為天氣寒冷能把地裡的害蟲凍死,來年莊稼就能有個好收成,所謂“瑞雪兆豐年”就是這個道理。反過來,如果此時天氣變暖,害蟲不僅不會被凍死,反而有機會大量繁殖,來年莊稼的收成也就會大打折扣。此外,如果天氣忽冷忽熱,就很容易誘發并加重各類疾病,尤其是流行感冒。因此,古人就有了“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的說法。
在之前的文章當中,我們不止一次提到:在中國古代,古人會将一個節氣分為三候,而且各候均與一物候現象相對應。“大寒”自然也不例外,也有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那麼,“大寒”三候具體有什麼含義呢?
所謂“一候雞乳”,是指在大寒時節雞就已經能提前感知到春天的氣息了,于是就開始孵小雞。
“二候征鳥厲疾”是說鷹隼這一類遠飛的鳥(即征鳥)此時需要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所以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态中,它們一旦發現目标就能從空中快速地撲向地上的獵物。
“三候水澤腹堅”是指水域中的冰已經凍到了水中央,而且上下都凍透了,非常牢固厚實,凍到了極點。當然,按物極必反原理,凍到極點也就意味着要開始走向消融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簡單講講大寒時節的習俗以及飲食起居的注意事項。
在我國古代,大寒時節一般都有“買芝麻稭稈”的習俗。但是,芝麻稭稈要一直等到除夕夜才能派上用場。除夕當晚,人們會将芝麻稭稈放在路上,然後讓孩子們踩碎,諧音“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節好口彩。當然,“踩歲”這一習俗還包含着“芝麻開花節節高”的美好祝願。
在臘月十六,我國古代還有“尾牙祭”(也叫“食尾牙”)的習俗,目的是為了祭祀土地神(财神),因為民間認為土地神能夠保佑商家生意興隆、百姓财源滾滾。在這一天,餐桌上的飯菜會非常豐盛,可以大快朵頤一頓。如今我們常說的“打牙祭”一詞,即源于此。
臘月廿三,則有“祭竈”的習俗,這一天也被稱為“祭竈日”。所謂“祭竈”,就是要“糖粘竈王嘴”。相傳,竈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凡間各家監察人們平時善惡的神,而且每年歲末都要回到天宮中向玉皇大帝奏報民情,以便讓玉皇大帝定賞罰。為了讓竈王爺多說好話、不說壞話,民間就有了“祭竈”的習俗——先在竈王像前的供桌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等,然後把糖用火化開,慢慢塗抹在竈王爺嘴上,如此一來,“嘴比蜜還甜”的竈王爺就會大家說好話了。
除此之外,我國古代在大寒時節還有掃塵、洗浴、糊窗、趕婚、趕集、食糯、喝粥、縱飲等迎年習俗。
如今,買芝麻稭稈、祭竈、糊窗的習俗已不多見,但各地一般都有掃塵,洗浴,尾牙祭,食糯,喝粥,趕集的習俗,部分地區甚至還保留了趕婚、縱飲(其實此時不應過量飲酒)的習俗。不過話說回來,從古至今,大寒都具有非常濃厚的“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從這個角度來講,如今大寒的意義其實就在于提醒我們“舊歲近暮,新歲即至”,要開始置辦年貨了。
在飲食方面,大寒時節古人一般流行吃八寶飯或糯米飯、喝風寒湯(以雞湯為主)。按照中醫“寒者溫之”的原則,此時的飲食應以溫補為宜,如雞肉、羊肉、牛肉等;但是進補的量不宜過多,反而要逐漸減少,同時應多吃蘿蔔以促消化。當然,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冬季養腎的食物以及核桃、桂圓、栗子等堅果類食品可以适當多吃些。需要注意的是,此時不宜多吃生姜、大蔥等辛散的食物,更不宜大量飲酒。
在起居方面,大寒時節,天氣已寒冷至極,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新陳代謝非常緩慢,故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堅持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閉藏陽氣,晚起則是為了蓄養陰氣。同時,大寒處于冬春交替的時節,此時人們容易遭受風邪和寒邪的侵襲,因此要注意保暖、防寒防風。當然,在《今日小寒,宜問候溫暖,你知道小寒有什麼習俗和注意事項嗎?》一文中,我們也提到過“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因此,大寒時節也有必要進行适當的鍛煉,比如适度散步、跳繩、踢毽子等,有條件的可以适度滑雪滑冰,但不宜進行過于激烈的運動,同時要避免大量出汗以及冷輻射的影響。
最後,曆史妞提醒大家在大寒時節一定要多用熱水泡泡腳,因為民諺有“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注:這裡的“湯”是指熱水)”的說法。其實這種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腳被稱為“人體第二心髒”,不僅支撐着人體的全身重量,還肩負“把末端的血液送向心髒,使全身血液循環流暢”的重任。而睡前用熱水泡腳,就可以輕松緩解一天的疲勞;如果再适度揉搓腳底穴位,更可補充元氣、舒筋活絡,達到保健目的。
所謂,“過了大寒,又是一年”,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曆史妞願大家寒極必暖、否極泰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紅紅火火、事事順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