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安徽對接滬蘇浙

安徽對接滬蘇浙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8:29:43

上海市闵行區—安徽省淮南市

上海市松江區—安徽省六安市

上海市奉賢區—安徽省亳州市

江蘇省南京市—安徽省滁州市

江蘇省蘇州市—安徽省阜陽市

江蘇省徐州市—安徽省淮北市

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宿州市

浙江省甯波市—安徽省蚌埠市

安徽對接滬蘇浙(滬蘇浙8市區結對安徽8城)1

12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上海、江蘇、浙江的8個市、區,與安徽8個市結對合作幫扶,期限為2021年至2030年。按照《方案》,滬蘇浙有關市、區将在産業、技術、人才、資本、市場等方面與皖北地區各市結對合作幫扶,進一步激發皖北地區的内生發展動力,不斷縮小長三角區域内經濟社會發展差距,實現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水到渠成

8對市、區中,徐州與淮北、南京與滁州,因為地理位置的毗鄰,已是“天生一對”,對口幫扶水到渠成。

今年5月,徐州與淮北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今年9月淮北市第九次黨代會的報告中,以單獨章節部署“深化淮徐戰略合作”;10月15日,淮北市黨政代表團今年第二次到徐州考察。“就是走親戚來的。”淮北市委書記張永表示。

淮北距離徐州确實很近,兩者都是淮海經濟區城市。從淮北到徐州共有10條通道連接,今年2月淮徐快速通道正式開工,通車後淮北市區到徐州市區将更快;淮北至徐州觀音機場高速公路互聯互通項目也已列入淮北市“十四五”發展規劃。淮北杜集區在宿州有一塊飛地段園鎮,與淮北市區有一段距離,但緊緊挨着徐州市區:段園鎮到徐州雲龍湖景區6公裡、到徐州地鐵1号線路窩站僅有4公裡。今年11月,安徽提出支持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推動省際毗鄰地區探索一體化協同發展新機制,共同打造産城融合新城區。目前,在淮北市的徐州企業有100多家。徐州和淮北在産業上的相似點不少,兩地都曾為“煤城”,同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階段。

融入南京都市圈,已是滁州幹部的共識。去年三四月份,滁州市黨政代表團跑到南京3趟,分别到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區、六合區洽談“融入”事宜。

跟徐州、淮北類似,南京與滁州也隔着省界緊緊挨着。2018年10月,滁州便提出要強化主動融入南京的意識。近年來,滁州承接來自南京的産業、交通、醫療、教育等全方位輻射,已成為安徽第三的經濟大市。與南京江北新區僅隔一條滁河相望的滁州汊河經濟開發區裡,約六成企業來自南京。今年印發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指出,江蘇與安徽兩省要以南京頂山—滁州汊河、南京浦口—滁州南谯等為重點,加快建設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推動發展薄弱的跨界重點區域達到較高的一體化水平。近日,江蘇省發改委還批複了南京至滁州市域(郊)鐵路(南京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尋找結合點

除了徐淮、甯滁這兩對,其他結對合作幫扶城市都不挨着,但都有共同語言。

比如蘇州與阜陽,蘇州本就是阜陽人外出打工人數最多的城市之一,蘇州在安徽多地已經共建了産業園區;還比如杭州與宿州,去年10月總部位于杭州的阿裡巴巴犀牛智造,在宿州投産了第二個産業園,宿州已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去年下半年,上海闵行與安徽淮南、上海松江與安徽六安、上海奉賢與安徽亳州便已簽訂相關合作協議,如今成為結對城市後,合作有望進一步提速,比如奉賢與亳州之間,圍繞中醫藥和大健康産業,就有不少發展結合點。

已有人對比過結對合作幫扶城市的GDP,發現蘇州與阜陽、徐州與淮北、甯波與蚌埠、杭州與宿州之間的差距極大,與之相比,上海3個區與對口合作幫扶的淮南、六安、亳州的差距并不明顯。對此,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安徽省社科院城鄉經濟研究所所長孔令剛認為,未來對口合作幫扶的成果,未必能用GDP增長速度或者體量來衡量,在相關産業幫扶之外,更關鍵的是發展創新理念上的共融共通。皖北區域腹地廣闊,人力資源和原材料資源豐富,農業産業發達,更需要從滬蘇浙城市引入新的要素,激發這些資源,其中發展理念尤其重要。《方案》就提到開展幹部互派挂職,為的正是發展理念和創新理念的傳遞與融合。

新動能新擔當

城市間結對合作幫扶,在長三角并不是新鮮事。比如,浙江實施了近20年的“山海協作”,江蘇從2001年起便有“南北挂鈎”,但都是省内城市間的幫扶。

安徽也曾推動省内幫扶,皖北一直是被幫扶的重點,不過落腳點在于産業。皖北地區人口占安徽全省的一半,地域面積為全省1/3,皖北興,則安徽興。2009年,安徽曾推動合肥、蕪湖、馬鞍山與皖北城市阜陽、亳州、宿州結對合作,實現皖江崛起與皖北振興互動。2012年2月,安徽曾出台《關于合作共建皖北現代産業園區的實施方案》,決定由安徽省與合肥、阜陽等6市共建阜陽合肥現代産業園區、亳州蕪湖現代産業園區、宿州馬鞍山現代産業園區,此外由安徽省與銅陵市、固鎮縣等8個市區縣共建固鎮銅陵現代産業園區、濉溪蕪湖現代産業園區、壽縣蜀山現代産業園區、鳳陽甯國現代産業園區等。今年9月,增強長三角欠發達區域高質量發展動能暨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推進大會在安徽蚌埠舉行,滬蘇浙皖相關負責人均出席。

人口多、底子薄的皖北地區,是長三角地區突出短闆之一,而補上發展短闆,彌補發展落差,正是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題中之義。這一次滬蘇浙城市對口合作幫扶皖北8市、區,不僅跳出了各省内部幫扶的框架,還将更注重新動能的培育和高質量的發展。近日,由清華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聯合發布的《長三角地區人類發展進程報告(2010—2020)》指出,長三角的快速發展及其産生的輻射帶動效應,推動了周邊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其中皖北、皖西、皖南地區的城市進步最快,縮小了與發達城市的差距。

長久以來,皖北作為能源、農業和人口等資源富集區域,背負較多負擔,又因區位劣勢,接受中心城市輻射帶動效應較弱,此次結對幫扶,相當于把滬蘇浙城市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送到了家門口。孔令剛建議,皖北地區在更高質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必須調整心态和姿态,摒棄觀望的看客心态、抛棄跑龍套的配角身份、克服被動接受的消極作為,以參與者心态、主角身份、主動作為,把皖北資源禀賦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中展現皖北地區的新擔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