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四大樂事”之說: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不過,據說蘇轼所認為的樂事,可不僅這四件——
賞心十六事
01 清溪淺水行舟
在清澈的溪流中行舟,徜徉于青山綠水間,風光秀美,塵嚣不擾,心也澄澈明淨。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固山下》
02 微雨竹窗夜話
夜色茫茫,細雨微濛,與知己好友在竹窗前對坐閑談,空氣裡有幾分醉意、幾分懶意、幾分快意,還有什麼比這更舒适暢快呢?
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
03 暑至臨溪濯足
在酷熱的夏天,脫去鞋襪,将腳浸入清涼的溪水之中,瞬間涼意透心、暑氣盡消,真是夏日美事啊!
高松暑不侵,芭蕉堕新綠。
茅亭有高士,清溪時濯足。
——盛時泰《松屋》
04 雨後登樓看山
雨後的天氣,用作家的話來說,就是“清新得像一場大病初愈”。在這樣的好天氣,登上高樓遠眺青山,一片煙霧缭繞,碧翠如洗,堪比人間仙境,讓人心曠神怡。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暝》
05 柳陰堤畔閑行
春日的河堤上,兩岸的柳樹吐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一陣春風拂過,柳枝搖曳,臨水婀娜,在這樣的堤岸上閑步緩行,就是把自己置身春天裡。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裡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江春行》
06 花塢樽前微笑
喝茶、飲酒、歡聲笑語。人生的快樂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
蘭亭酒美逢人醉,
花塢茶新滿市香。
——陸遊《蘭亭道上》
07 隔江山寺聞鐘
山寺裡悠揚的鐘聲隔着江水傳來,在耳邊飄蕩、回響,似乎成了某種心情的應和,引發了無限遐思。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08 月下東鄰吹箫
“東鄰”多用來指美女。想象一下:夜深了,月色朦胧,萬籁俱寂,這時候,突然聽到“東鄰”那裡傳來悠揚的箫聲,在如水的夜色中流淌……這場景多麼美妙。
忽聞天外玉箫聲,
花下聽來獨自行。
——朱權《宮詞》
09 晨興半炷名香
古人認為,早晨醒來,焚過香醒過腦,就能更好地讀書了。
注:另有把“名香”寫作“茗香”的,解釋為早上起來喝茶。
10 午倦一方藤枕
下午困了,便在藤枕上睡一覺,做個無人攪擾的好夢,這份閑适惬意,又有誰能拒絕呢?
朝慵午倦誰相伴,
貓枕桃笙苦竹床。
——楊萬裡《新暑追涼》
11 開甕勿逢陶謝
“陶謝”指的是陶淵明和謝靈運,兩人都是好飲之人,所以打開封藏多年的好酒,可不能讓他們看到啊,不然我怎麼能喝得盡興呢!
開甕酒香春繞屋,
倚欄人醉月侵衣。
——林尚仁《戲友人買侍兒歸》
12 接客不着衣冠
見客時的不修邊幅,反而流露出與好友在一起時的自在真實和不拘小節,用現在的話說,大概是:有一種朋友,是不用洗頭也能見的朋友。朋友見面,閑聊,暢談,随意,自然。
脫衣呼客家聲舊,
把酒論心士氣全。
——王令《寄李君厚》
13 乞得名花盛開
愛花之人自然懂得惜花,小心翼翼地照料,忽一日花兒開放,付出的精力總算有了回報,故而滿心歡喜。
每逢晴暖日,惟見乞花栽。
——賈島《早春題友人湖上新居》
14 飛來家禽自語
“家禽”有謙稱自己兒子的意思,所以有人解釋這件樂事是指自己的孩子第一次開口說話。對父母來說,這應該是最難以忘懷的樂事之一吧。
15 客至汲泉烹茶
客人來了,自然要奉上好茶,普通的水是不行的,一定要取山泉烹煮,等到茶香四溢,細細品飲,一番暢談,才真是賓客盡歡。
汲井嘗泉味,聽鐘問寺名。
墨研秋日雨,茶試老僧铛。
——賈島《原東居喜唐溫琪頻至》
16 撫琴聽者知音
知音難覓,所以伯牙子期的相遇相知才讓人歆羨。人生在世,若能得一知己,懂我心,識我音,與我相和相鳴,實在是幸事!
山陽笛,伯牙琴,至今千載為知音。
平生尊酒若常在,生死交情深不深。
——張獻翼
文/央視新聞《夜讀》整編
圖/視覺中國
制片人 | 張天宇 主編 | 王若璐
編輯 | 楊瑜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