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嘴裡經常很苦,像是含了苦瓜片似的,特别難受”,不少患者曾經這樣對醫生苦訴着,後面往往接一句“是不是上火了?”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早上起來“苦不堪言”的原因。
中醫學中,口苦最早見于《黃帝内經》:“口苦者,病名如何,可以得之?……,病名為膽痹。”《黃帝内經》不僅首次提出以口苦為主症的病名為“膽痹”,并指出了膽熱、肝熱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因,膽洩上溢是其主要病機。
現在絕大部分人存在這樣一種錯誤的常識:口苦——上火了!得降火。然後各式各樣的涼茶都往自己的胃裡灌,各種降火的招式不厭其煩地嘗試。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口苦都是熱症。
膽這個腑的性質,不偏不倚,性喜甯谧平和,不宜過寒過熱。過寒、過熱都會導緻其偏移中正之性,出現功能異常,膽液外洩而出現口苦。
下次喝涼茶緩解口苦前,先對照以下症狀,簡單判斷自己是熱症還是寒症。
熱症口苦:苦而幹,或口苦兼有辣感覺,或口苦兼有口氣臭穢,口渴想喝水,舌苔深黃或老黃或黃而燥或黃膩,大便幹燥甚至便秘,舌質紅或紅绛。
寒症口苦:口苦,夜晚更加明顯,渴不思飲,或喜熱飲,或口而鹹澀多涎,或多清水,怕冷,手足不溫,食冷則易便溏,舌苔多白滑或白膩,或白膩呈灰黑色,舌質偏淡,或淡白胖嫩,舌邊多齒痕。
中醫治療口苦,辨别熱證、寒證還不夠,還要辨證其病變的髒腑。引起口苦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就是肝膽的問題。
其他髒腑有問題,導緻膽汁的排洩異常,一樣可以引起口苦。所以,口苦這個鍋,不是非得肝膽背。
一、責之肝膽
《靈樞·四時氣》指出:“膽液洩則口苦”。膽汁是“肝之餘氣洩于膽,聚而成精”,膽附于肝,與肝互為表裡,肝經屬肝絡膽,膽經屬膽絡肝,病變常相互影響。
如肝氣郁滞,可以影響膽汁疏利,而膽腑郁熱,也可以影響肝氣疏洩,最終導緻肝膽氣滞,肝膽濕熱而出現口苦。
症狀:口苦,心煩易怒,頭昏暈痛,面紅目赤,兩脅脹痛,舌邊紅,苔薄黃,脈弦數。
二、責之脾胃
脾胃與肝膽關系極為密切,脾胃是人體氣機的大樞紐,肝膽是人體氣機的小樞紐。正常情況下,脾升胃降,而肝随脾升,膽随胃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是深刻地诠釋着“民以食為天”。聚會燒烤、自助餐,各種海吃海喝的機會是越來越多了,很容易導緻飲食積滞或痰濕内停,久而化熱、化火,導緻膽氣上逆出現口苦。
症狀:腕腹脹滿,惡心嘔吐,口渴,口臭,口苦納呆,大便不暢或燥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2、平時吃過多的冰激淩,喝冷飲等,損傷脾陽。脾陽不足,無力運化吃進去的食物,久而久之,郁而化熱,加上脾胃一虛,無力克制肝木,導緻膽汁過溢而口苦。
三、責之心
苦為心之味,心為火之苗。心開竅于舌,若心神抑郁,郁而化火,心火上炎,使之口苦。
症狀:口苦,心煩失眠,口燥咽幹,或心舌糜爛,便秘溲赤,舌尖紅苔黃,脈數。
四、責之腎
1、《素問·評熱病論》:“真氣上逆,故口苦舌幹”。此口苦即為真陽上浮,真陽為先天之真火,即腎火。人體陽氣不足,真陽上浮,虛陽外越,表現為口苦,喉嚨、牙齒疼痛,流清鼻涕,夜尿頻多,小便清長。
2、腎水虧虛,肝木失養,疏洩失常,膽汁上泛而口苦。常伴有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煩熱,盜汗,腰膝酸軟,遺精,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五、應該怎麼辦?
1、熬夜或勞累後口苦,多因過多地耗傷陰液,導緻虛火上炎而導緻的口苦。可用麥冬、枸杞子、菊花泡水喝。長期熬夜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
2、喝酒應酬後發生的口苦,多半是濕熱之邪蘊于肝膽、脾胃引起。可用葛根花、溪黃草泡水喝,綿茵陳、雞骨草煲湯。嚴重者,可服用龍膽瀉肝丸、消炎利膽片。若脾胃本虛寒者,可以茵陳蒿泡水送服理中丸。
3、因食積引起的口苦,可服用保和丸、大山楂丸,或用雞内金磨成粉沖服。
4、如果感冒期間合并口苦的症狀,可沖服小柴胡顆粒。
5、口苦兼有口幹、失眠、易怒者,可服用丹栀逍遙散。
6、口苦兼有小便澀痛者,可用燈心草、竹葉泡茶喝。
結論
五髒六腑皆令人口苦,非獨肝(膽)也;口苦作為一個症狀出現,背後隐藏着或寒或熱的病機,治療時,需結合全身情況、病史、舌脈來綜合考慮。
關于口苦的治療,短短的文字無法将它道破。上面的方法隻是針對大部分人出現口苦的原因而列舉的簡單執行的辦法。
如果症狀持續得不到緩解,或想要進一步針對性治療,還請抽時間看醫生,綜合調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