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古井
這是距今5000多年河姆渡遺址發現的我國最早的水井。它的發現,揭示了井字象形這一千古之謎,也證實了古籍中有關井象的一些記載。
古人先挖了一個深水坑,在坑的四周用木棍交叉成兩橫兩縱,把水坑圍起來,防止滑下去或者便于腳踩,這樣人站在旁邊就能很方便地提水。
這是後來的水井或者說我們今天見到的水井。
我們來看看井字的演變過程
甲骨文的字形就是兩橫兩縱的象形字,跟河姆渡的井十分相像。
金文的字形有兩種寫法,一個就是圖中所示,延續了甲骨文的字形;一種是在中間加了一個點,如下圖
金文的這種寫法更加形象、具體,中間的點表示井口。小篆就是延續了這種寫法,到了隸書是為了快速書寫,省去了中間的點。而楷書就是在隸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
《說文解字》:井,古制八家共汲一井。“井”字像木頭縱橫構架的形狀,像汲瓶的樣子。據說古代一個叫伯益的人最早發明了水井。
井口四周縱橫交叉的木條是按照一定的規則擺放的,有一定次序的,不是亂放的,因此叫“井井有條”
名句欣賞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搖落故園秋 —— 宋 · 陸遊《秋思》
正是辘轳金井,滿砌落花紅冷 —— 清 · 納蘭性德《如夢令·正是辘轳金井》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 唐 · 王昌齡《長信怨》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 唐 · 杜甫《田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