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們對于美食的追求也是更加瘋狂;就想着以前吃不到的,現在都可以大快朵頤,所以在胖子的道路上漸行漸遠,苗條的身材一去不複返,這真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是你知道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什麼嗎?是痛風!
這個以前在大人社交圈中談及的話題,居然已經慢慢擠進年輕人的社交圈中。據統計預估2020年痛風患者将達到1億,2015年平均患者年齡還是48.76歲,短短一年後已經降低到48.28歲,這意味着低于48歲的患者在這一年中增加了很多。這一現象也給年輕人報以警示!
可能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痛風"是什麼,是怎麼造成的,也不了解痛風具體會有怎樣的症狀,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痛風的那些事。
在認識痛風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高尿酸血症"。 一般情況下,尿酸會随着大小便排出體外,而如果尿酸的排洩機制出了問題,導緻體内過多的尿酸會留在血液之中,就成了高尿酸血症。
你是不是覺得"高尿酸血症"這個名号不響亮呢?但這個後起之秀已經與"三高"齊名了!據統計,我國每10個人中就有1人的尿酸超标。那麼高尿酸和痛風是什麼關系呢?當尿酸超标達到一個值,尿酸在血液裡就待不住了,他們會形成尿酸鹽晶體析出并躲藏在我們的關節裡;當析出尿酸晶體的那一刻開始,高尿酸血症就進化成了"痛風",當這些晶體沉積于關節,就導緻了痛風性關節炎,噩夢也就開始了。
現在短視頻自媒體的崛起,吃播主播也應運而生并且急劇增多,吃貨大軍也找到了明确的美食方向,這也給痛風提供了鑽空子的機會!不久前,在某短視頻平台上看到一個吃播主播自述得了痛風。對于一個吃播主播來說,他自嘲痛風就是毀天滅地的打擊,情況是這樣的:晚上一頓牛肉火鍋之後,半夜大踇腳趾頭根部劇痛,劃重點!大踇趾的感覺是"劇痛",就像用刀在骨頭上刮一樣。很多人可能會戲谑的說:"就怕得痛風,吓得我把腳趾頭都要砍了!"不厚道地說,你可能忍住了雙十一剁手,卻沒能忍住痛風想剁腳。雖然這是玩笑話,但是面對疾病,我們還是要嚴肅點——痛風的臨床表現一般為關節的紅腫、劇痛、發熱,甚至皮膚發亮;發作時間一般為深夜和清晨,初次發作的部位一般在大腳趾的根部。如果出現了這些情況,不需要提醒你也一定會立馬去醫院就醫,畢竟古書中記載的"痛風如虎咬"也不是空穴來風。
導緻痛風的本質原因是體内尿酸水平的升高,造成了尿酸鹽在關節和腎髒部位的沉積。通常來說,形成痛風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1、飲食原因。吃了太多的肉類和海鮮,暢飲了過多的啤酒之後,人體的尿酸水平升高,就可能造成尿酸鹽沉積;
2、肥胖。肥胖導緻的後果是體内尿酸的增加,腎髒無法徹底代謝多餘的尿酸;
3、服用了某些藥物,這些藥物會導緻體内尿酸水平升高;
4、家族史。如果家人患有痛風,那麼患病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想要避免痛風發作,平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體重、增加體育運動至中等強度,保持飲水量,避免攝入酒精(尤其是啤酒)、含糖飲料及動物性高嘌呤食品如動物内髒和海鮮。具體來說應遵循以下原則:
禁煙、酒,尤其是啤酒;
減少富含果糖飲料的攝入;
大量飲水,每日2升以上;
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嘌呤分解後為尿酸),常見高嘌呤食物有内髒、豬肉、牛肉、羊肉、貝類、鳳尾魚、沙丁魚、金槍魚等;
增加新鮮蔬菜的攝入;
規律中等強度進行運動;
停止使用可導緻尿酸升高的藥物。
#清風計劃##2019生機大會##我要上頭條#
有任何疑問,可以點擊我主頁左下角的“免費咨詢”一欄,或者到平安好醫生app直接搜索我的名字,找我詳細溝通~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