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食用菌栽培準備

食用菌栽培準備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06 03:00:53

本文系作者一直勇往直前不放棄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一)制備菌懸液

在食用菌誘變育種中,一般選擇單核孢子進行誘變處理。如果菌絲細胞内含有2個以上的核,由于基因突變具有随機性和獨立性,各個細胞核不可能同時發生相同的基因突變,在其後代中就會出現不一緻的菌落,且細胞核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響突變性狀的穩定,一般都不選擇單核菌絲或雙核菌絲作為誘變材料。

食用菌栽培準備(食用菌誘變育種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分為哪幾步)1

木碗蘑菇

在誘變處理食用菌單核孢子時,最好使單細胞的孢子處于懸浮狀态,均勻分布在懸浮液中。采用物理誘變時,一般用生理鹽水配制懸浮液即可。如果采用化學誘變劑進行處理,考慮到誘變劑可能引起pH改變,從而産生各種不同的效應,通常須使用緩沖液配制孢子懸浮液。食用菌孢子懸浮液的濃度應控制在105個/L左右,懸浮液中孢子數可用平皿稀釋計數法、光吸收法或血細胞計數闆進行測定,最好先測定孢子中的活孢子數。可以同時測定不同濃度的孢子懸浮液的細胞數和光吸收值,制定标準曲線,以後隻測定光吸收值,就可從标準曲線上查出活孢子數。

食用菌栽培準備(食用菌誘變育種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分為哪幾步)2

在托盤上的新鮮白蘑菇 (牛肝菌)

(二)誘變方法的選擇

在物理誘變中,使用紫外光誘變成本低廉,對人體損害較小,誘變效果也較好,是最常用的物理誘變方法之一。常用化學誘變劑分為2類:一類是烷化劑,常用烷化劑有甲基磺酸乙酯、亞硝基胍、乙基磺酸乙酯和芥子氣等;另一類是堿基類似物,常用堿基類似物有5-溴尿嘧啶和2-氨基嘌呤。對不同的食用菌誘變材料而言,最合适的誘變劑和誘變條件不同,同一誘變劑對不同食用菌材料的誘變效應也不一樣。一般而言,對同一個菌株采用不同的誘變劑進行多次誘變處理,誘變效果好于使用同一種誘變劑進行多次誘變處理。

食用菌栽培準備(食用菌誘變育種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分為哪幾步)3

食用菌栽培

(三)誘變處理的過程

殺菌率常用來表示各種誘變劑的相對劑量。誘變既可能産生正向突變,使食用菌産量、品質等性狀得到改善,也可能産生負向突變。适宜的劑量應該是在确保産生高誘變率的基礎上,盡可能促使變異向正向突變範圍移動,這需要經過多次試驗進行反複摸索。近年來對紫外光、X射線和乙烯亞胺等誘變效應的研究發現,使用偏低的劑量時正向突變較多地出現,使用偏高的劑量時負向突變較多地出現。在進行紫外線誘變時,常采用殺菌率高達99.9%99.9%的劑量,近年來傾向于采用殺菌率為70%~75%的劑量,甚至更低的劑量。

食用菌栽培準備(食用菌誘變育種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分為哪幾步)4

種植的蘑菇

1.物理誘變物理誘變通常在專門的設備上進行操作,研究人員隻需将準備好的樣品交給操作人員,并提出需要的照射劑量即可。一般在暗室的誘變箱或接種箱中安裝15W紫外燈管,誘變前先打開紫外燈預熱20min,使光波穩定。将10~12mL孢子懸浮液移入直徑9cm的培養皿中,打開培養皿蓋,将孢子懸浮液置于紫外燈管下方30cm處,照射時間為0.5~5min。将照射處理後的孢子懸浮液稀釋後塗平闆,或加入培養基增殖培養後再塗平闆,但增殖培養時必須用黑紙包住培養器皿。整個誘變操作過程須在紅光下進行,孢子萌發培養時也應注意避光。

食用菌栽培準備(食用菌誘變育種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分為哪幾步)5

器皿裡的食用菌

2.化學誘變化學誘變劑處理後,必須及時終止反應。可以用大量稀釋的方法終止誘變劑的作用,也可用解毒劑來終止。例如采用甘氨酸解除氮芥的作用,采用硫代硫酸鈉終止硫酸二乙酯的作用,也可以采用提高pH來終止亞硝酸等酸性誘變劑的作用。采用甲基磺酸乙酯誘變處理食用菌孢子時,常用濃度為0.1~0.4molL。先将食用菌孢子懸浮在0.1mol/LpH7.0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孢子濃度10個/mL;再取9mL孢子懸浮液,加入濃度為1.5moL的甲基磺酸乙酯溶液1mL,搖勻後靜置保溫3~6h,也可适當延長或縮短時間。最後進行離心、洗滌,稀釋,塗平皿,或加入培養基培養過夜後,再塗平闆,從長出的菌落中逐步篩選優良突變子。

食用菌栽培準備(食用菌誘變育種具體操作方法可以分為哪幾步)6

白色的夏天牛肝菌

(四)挑選突變株

孢子經誘變和培養長出菌落之後,及時挑出單個菌落,進行突變體篩選。對于同宗結合真菌的擔孢子,可以将挑出的單個菌落移至試管斜面上,直接進行農藝性狀考察。于誘變材料是單核孢子,異宗結合真菌的擔孢子萌發的菌絲體通常都是同核體。對于異宗結合真菌而言,誘變獲得的單核體菌株隻能作為雜交育種的材料,需要首先考察誘變的單核體菌株是否具有遺傳性狀變異,然後再将突變的單核體菌絲與可親和的單核體菌絲進行雜交。對于誘變獲得的單核體及其雜交獲得的雜交子,都必須進行培養特性、農藝性狀和商品性狀考察,挑選優良的突變株材料或雜交子。待雜交子産生子實體或組織體之後,進行組織分離獲得純培養菌株,并經過多次栽培試驗和示範,獲得遺傳穩定的突變體菌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