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搜索某個城市的旅遊攻略時,不難發現當下的攻略或文章真的很愛用“沒去過這幾個地方,不算來過XX”這類标題。但是,早在近千年前,北宋大文豪東坡便“蓋章”過——
“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
短短幾個字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到了蘇州不去虎丘,等于沒來。這應該是曆代名人中,給虎丘打得最硬核的廣告了。
未入蘇州城,先見虎丘塔。
緊鄰蘇州古城的虎丘,蘇州人譽其為“吳中第一名勝”。如同大雁塔代表長安的唐韻,正陽門象征北京的王氣,虎丘也曾是蘇州最為響亮的一張名片。小時候,每次坐火車或汽車去蘇州,遠遠看到了虎丘塔斜倚在山頂,就知道蘇州快到了。
這座海拔僅34.3米的小山,是蘇州人眼中的最美城市客廳。比起有圍牆的蘇州園林,虎丘自有一番開闊與野趣。而比起三山五嶽,它的高度雖不值一提;但是數千年來,此地有帝王埋骨、文人唱和、僧侶坐禅、百姓歡歌。曆史與傳說在這裡齊頭并進,宗教與世俗在這裡和諧共處,建築與自然在這裡互相成就。一座虎丘山,俨然藏着半部蘇州史。
透過她,我們得以看到一個大氣磅礴的蘇州、一個鐘靈毓秀的蘇州、一個生生不息的蘇州。
阖闾墓與劍池
虎丘最早名為海湧山。相傳,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這裡是吳王阖闾的離宮所在。後來阖闾在吳越之戰中負傷後死去,吳王夫差葬其父于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山上林木茂盛,古迹遍布,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景區的明信片景觀——虎丘劍池。
劍池可以說是虎丘最為神秘的地方,傳說吳王阖闾墓的開口處就在這裡。之所以叫做劍池,是根據《史記》等書的記載,當時将阖闾生前喜愛的“扁諸”、“魚腸”等三千柄寶劍作為随葬品,一同秘藏于劍池深處。然而後人多次想要探秘或考古,或無功而返、或未獲得實證。隻留下這個千古謎團,讓虎丘劍池愈發傳奇神秘。
劍池位于雲岩寺塔南面,最标志性的“虎丘劍池”4個大字,渾厚遒勁,原“虎丘劍池”顔真卿書,後“虎丘”為明代張仲玉補刻。這裡也是無數人第一次來虎丘必須要合影留念的地方。進入“别有洞天”圓洞門,便是劍池的泉水,池旁石壁上刻滿了曆代文人雅士的題詠。“池暗生寒氣”、“空山劍氣深”,這裡的氣場與圓洞門外截然不同。
其中最顯眼的兩個紅色字體“劍池”相傳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所寫;四個藍色的字體是“風壑雲泉”,則是出自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之手。如此多書法大家到此題字,可見此地意義非同尋常。
(本次遊覽虎丘時正好遇到劍池修繕封閉,上面兩張照片為之前遊玩拍攝)
中國第一斜塔——雲岩寺塔
除了劍池,整個虎丘風景區就屬雲岩寺塔(虎丘塔)最為矚目,是當仁不讓的視覺焦點。虎丘塔始建于唐宋之交的五代時期,古樸雄奇,曆盡滄桑,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自明朝起,塔身開始傾斜,到現在塔頂偏離中心2.34米,最大傾角是3度59分;無論遠觀近賞,都已經斜得肉眼可見。
曾經的江南名塔中,南京的報恩寺塔毀于洪楊戰火,杭州的雷峰塔倒于人為拆磚;隻有虎丘塔傾斜了幾百年,卻仍舊堅強地巍然不倒。“中國第一斜塔”,名不虛傳。雖然它也被稱作中國的比薩斜塔,但是比起意大利的比薩斜塔,虎丘塔的曆史還要早上兩百多年。
如今的虎丘塔,已成為姑蘇城的象征符号;它和山上蒼翠的林木一起,伫立在古城邊緣,日夜守望着這座2500多歲的古城。
秋色正當時,虎丘已進入一年中最美的時節
你永遠可以相信虎丘的秋天!
每年11月中旬開始,到12月上旬,蘇州會在進入蕭瑟的寒冬時,迎來一年裡最後一抹亮色。若要說起蘇州城的賞秋勝地,虎丘永遠在榜單上擁有一席之地。
秋天的虎丘是五彩斑斓的——
是“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是“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
古人歌頌的秋天的詩句,用來形容虎丘,都如定制般貼切。
每到秋天,虎丘南門入口處的兩排銀杏樹泛起金黃,銀杏樹“縫隙”中央的虎丘塔與“吳中第一山”的牌匾,都隐在金黃的秋色之間,猶抱琵琶半遮面。此情此景,足以讓每個遊客駐足拍上許久;如此渾然天成的對稱構圖,讓強迫症患者都不免拍案叫絕。
山門前的碼頭邊,無人的搖橹船靜靜停泊在金黃的銀杏樹下,落葉在河道裡灑下一片金黃。
冷香閣外的上山路,是許多老蘇州們心照不宣的賞楓勝地;黛瓦白牆與炙熱紅楓相映成趣的畫面,美得讓人看一眼便戀一年。
千年曆史的虎丘塔,在一樹燦爛的銀杏映襯下,顯得生機勃勃;古塔與古樹,相得益彰。
曲徑通幽的一榭園裡,演繹着蘇式園林與紅樹黃葉共譜的秋之華章;一步一景的亭台樓閣,庭院深深,卻與絢爛秋色撞個滿懷。
比起傳統園林,虎丘更多了山林之樂。尤其是遠離主幹道,走向景區深處,常常能收獲意想不到的美景。在西側的問樨亭裡,無人觀賞的紅楓開得正豔;此情此景,還需要去什麼京都?
從過去到現在,傳承千年的非遺文化
雖然老蘇州們早已對虎丘的曆史典故如數家珍,四季各有哪些勝景也了若指掌;但是,虎丘景區内還“隐藏”着一副非遺地圖,老蘇州們未必知道。曆史與景觀可以讓虎丘被更多人所知曉,而其中的文化内核,卻能讓景區“走得更遠”。虎丘雖有千年曆史,但是得益于這些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使得這個古老的名勝依舊鮮活而有熱度。
玩法:可以事先在網上購買虎丘非遺的套票,到各個非遺展館裡打卡集章,了解各展館内的非遺手工藝品(喜歡的也可直接購買);也可在展館裡參加非遺DIY體驗,把自己動手做的作品帶回家,是來虎丘最有意義的紀念。
下面,請收好這份虎丘非遺展館打卡地圖。
【不波艇】
打卡項目:金屬編織
在人類的文化史上,沒有一種文化樣式像編織藝術這樣源遠流長;金屬編織,便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大千世界皆是創作素材。 在不波艇非遺展廳内,金屬編織所做出來的工藝品涵蓋了許多方面,從精工細作的發财樹,到Q萌有趣的京劇人偶,再到與時俱進的動漫人物;非遺文化早已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冷門藝術。
在老師們手裡,短短幾分鐘就能将一根根普通的金屬絲,編織成各式各樣的生動有趣的藝術品。這種憑借剛硬材料與纖柔技藝所碰撞出的藝術火花,過去很少被人留意到;現在有了不波艇這扇展示的“窗口”,希望這樣的民俗文化能被更多人關注、然後流傳下去。
打卡項目:吹糖人
比起金屬編織,似乎吹糖人的受衆面要更大一些。誰小時候在逛廟會公園時,沒央求大人買一個自己喜歡的糖人呢?對,就是這個被我們以為是哄孩子的玩意,卻是名副其實的非遺文化。據說,“吹糖人”的祖師爺是劉伯溫,傳到現在已經有600多年的曆史了。而随着我們長大,集市廟會越來越少,挑着扁擔吹糖人的攤子也很少能看到了。
不波艇展廳裡,号稱“南方捏糖人的第一人”的丁蘇林先生坐鎮于此。吹、拉、搓、扯、捏、壓、剪、撕等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用麥芽糖加熱後吹出來的動物們栩栩如生,應該是來到虎丘遊玩的孩子們最喜聞樂見的一項非遺文化了。
【平遠堂】
打卡項目:木刻年畫
木刻年畫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鼎盛于清代中晚期。到了現在,年畫已不再是逢年過節時的裝飾品,而是反映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古色古香的平遠堂裡,木刻年畫的體驗非常受歡迎,許多家長帶着小朋友過來DIY一幅刻有虎丘塔圖案的木刻年畫,非常應景。有興緻的遊客還可以将作品裝裱起來帶回家。
打卡項目:扇畫
扇子既是夏日必不可少的防暑用具,也是文人雅士手中的常備随身物品。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魏晉,文人學士們就喜歡在扇面上潑墨作畫了;到了宋代,書畫團扇已極為盛行,創作水平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到了現在,曆史悠久的扇面繪畫已經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扇面往往繪以山水、花鳥、人物,并題有名人詩句;古色古香,又極具觀賞性。方寸之内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番自帶意境的藝術天地來。在平遠堂内的老師的指導下拿起畫筆,普通遊客也能體驗一把在“扇上作畫”的樂趣。
打卡項目:草木染
草木染是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給紡織品上色的方法。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用來制作染料的原材料可以來自花果的根、莖、葉或者皮;經過反複實踐,草木染在古代就已經被熟練掌握并運用。平遠堂内,陳列着草木染制作的扇子、圍巾、服飾、繪畫等多種工藝品,在國潮複興的大環境下,草木染制作的物品不見奢華,渾然天成;反而更能順應當下的審美需求。
感興趣的遊客也可以跟着老師,拿起錘子敲打一番,難度不大,但很有意思。
【悟石軒】
打卡項目:缂絲
缂絲是中國傳統絲綢藝術品的精華,古人以“一寸缂絲一寸金”形容缂絲作品之珍貴。雖然缂絲工藝本身的原理并不複雜,但其耗費工時巨大,易學難精,需要純熟的工藝技巧和相當的書畫藝術修養。自宋代以來,缂絲品因品格高雅,且富貴氣象十足,多為宮廷禦用;身價驕人,故而貴比金玉。直到現在,絲織品但凡涉及缂絲工藝,往往比普通的手繡制品更為昂貴。
悟石軒内擺放着缂絲織機,遊客能夠近距離觀摩隻存在于過去、出現在電視節目裡的神秘缂絲工藝,絕對不虛此行。或者跟着老師一起體驗制作一幅簡單的缂絲制品,能對缂絲工藝有一個大緻的了解;隻有親身體驗一次,才知“一寸缂絲一寸金”并非妄言。
打卡項目:篆刻
篆刻藝術作為國粹之一,是書法和篆刻結合起來制作印章的藝術;經曆了漫長的發展過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于方寸之間施展技藝、抒發情感,為曆代文人墨客所鐘愛。悟石軒的篆刻老師荀老師,一手家傳的技藝,從藝三十餘載。我們觀摩了他篆刻的全過程,十來分鐘裡,完成了刻印與落款,還在印章的一側刻畫了一幅竹節圖。寥寥數筆看似輕松,但是下筆虛實結合,足見功夫之深。
悟石軒的篆刻體驗也和其他展館一樣,既可以體驗一些簡單項目,也可以購買老師親手制作的作品。
【小吳軒】
打卡項目:剪紙
中國剪紙是一種镂空藝術,也是常見的一項民間藝術。常用于裝點生活、渲染節日氣氛,具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剪紙看似簡單,小學的手工課上便接觸過,但是精緻傳神能上升到藝術作品層面的剪紙,往往需要長年累月不斷實踐的一雙巧手,加上靜心與耐心,方能完成。
小吳軒被布置得像一座剪紙工藝品的畫廊,剪紙老師會熱情地向遊客們介紹每幅作品背後的創作故事。一幅剪紙作品常常需要幾天才能完成,下刀太寬泛會顯得作品呆闆,下刀太精細又容易剪斷。而一旦一刀剪壞了,便隻能将剪紙撕毀重新再來。老師介紹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非遺傳人的不易與艱辛。
非遺的魅力,既來自千年來先人們智慧的結晶,也來自後人們一腔熱血的傳承與堅守;方能百花齊放,星河燦爛。
虎丘春節廟會,一年一度的城中盛事
兩個月後,蘇州又将迎來一年一度的城中盛事——虎丘春節廟會。自古以來,虎丘就是文人雅集和民衆廟會之地,形成了各類豐富多彩的民間集會活動,類似于今天的遊樂園。明朝的袁宏道、明末清初的張岱、清代的曹雪芹等都曾在文中描述過虎丘廟會的盛況。一年裡,虎丘的廟會不止一次,而這其中又屬春節廟會最為熱鬧。
每逢虎丘春節廟會,為期半個月的時間裡,包括民俗燈會、巡遊、迎财神、開福門、非遺文創市集等數十項大型活動。讓人眼花缭亂、應接不暇。
最受關注的就是每日兩場的重頭戲“廟會巡遊”。由西溪環翠出發,途經環山路、上山路等主要遊步道,到達千人石,舞龍舞獅等民俗演出由此展開,在熱鬧歡騰的鑼鼓聲中向大家拜年。如今,每到春節時,老蘇州們依舊會去虎丘轉轉,逛一逛熟悉的廟會,博一個好彩頭,否則會覺得這一年裡少了些什麼。
曾經的熱鬧與喧嚣仍在延續,江南獨特的年味與風情,也在虎丘一年又一年地上演着。它如同曆史的一個回響,傳遞着大家對于喜慶佳節的向往。
結語
虎丘有山,有池,有塔,有亭台樓閣,有古樹名花,有四季之美。虎丘一處,集衆景之大成,難怪蘇轼會說:“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
如今秋色尚好,傳統非遺文化的熱度在虎丘也節節攀升,2個月後又是一年一度的新春廟會。虎丘,永遠有值得我們期待的美好,也永遠展示着姑蘇城最美的一面。
地址:蘇州市姑蘇區虎丘山門内8号
交通:32路 虎丘北門站
開放時間:5-10月 7:30-18:00/1-4月、11-12月 7:30-17:30門票:淡季:1、2、3、6、11、12月 60元/旺季:4、5、7、8、 9、10月 70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