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産業鍊介紹?來源:經濟參考報 王璐随着“雙碳”戰略的實施,我國氫能産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成為重要突破口《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當前我國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加快推進,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氫能産業鍊逐步完善一系列利好之下,國内燃料電池汽車交付、投運迎來密集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氫能産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還須從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發力,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産業鍊介紹?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來源:經濟參考報 王璐
随着“雙碳”戰略的實施,我國氫能産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成為重要突破口。《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當前我國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加快推進,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氫能産業鍊逐步完善。一系列利好之下,國内燃料電池汽車交付、投運迎來密集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氫能産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還須從基礎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發力。
燃料電池汽車密集投運
每天,上海石油青衛油氫合建站都會迎來一批特殊的“綠牌車”,這便是近日投入運營的全國首批燃料電池網約車。這批車目前僅80輛,以虹橋機場為中心運行,年末有望增至200輛。
這是我國氫能應用加快落地的一個縮影。2021年8月,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啟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上海和廣東報送的城市群啟動實施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2021年12月,河南和河北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相繼獲批,全國形成了“3 2”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格局。
作為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的牽頭城市,北京市打造的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起步區于今年3月建成投運。目前,南區一期項目也已啟動建設,預計今年内建成,擴充園區測試、廠房、辦公空間。示範區二期、三期正在同步規劃設計中,為後續項目落地提供空間保障。
“我們從專項政策、産業聯盟、第三方檢測認證平台、标準制定等各方面,為氫能産業打造一個完善的生态鍊。” 北京大興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任娟娟介紹說,目前京津冀城市群整體推廣的燃料電池汽車超1000輛,大興區已經推廣近600輛,涵蓋旅遊大巴、清掃車、重卡等多種應用場景。
根據高工産研氫電研究所(GGII)發布的《燃料電池汽車數據庫》,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即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啟動的第一年,五大示範群燃料電池汽車累計上牌銷量為2590輛。
川财證券報告指出,在各地政策穩步推進的背景下,國内燃料電池汽車交付、投運迎來密集期,2022年第三季度共計1346輛燃料電池汽車交付使用,其中五大示範城市群共投放超1000輛。整車作為現階段氫能應用中較為成熟的領域,其産業效應正逐步顯現。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來看,燃料電池汽車産銷量也延續高增長态勢。2022年9月燃料電池汽車産銷分别完成183輛和202輛,同比分别增長18.1%和16.8%。1至9月燃料電池汽車産銷均完成0.2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7倍和1.3倍。
核心技術加快突破
除了政策支持,核心技術加快突破是氫燃料電池汽車加快示範運營的重要支撐之一。
北京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北側,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裡,年産3000台氫能發動機的生産線上,幾位工人正在進行精密零件的組裝,通過手中的智能電動擰緊槍,實時監測扭矩和角度,避免返工情況發生。而旁邊的通道上,地面标着無數個小二維碼,機器人來回穿梭,它們通過激光、視覺等導航定位等技術,可以準确地把零件“送貨上門”。
“我們目前已經形成了以燃料電池系統為核心的綜合一體化氫能産業解決方案,自主研發生産的氫能發動機産品功率覆蓋30千瓦到240千瓦。”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産部副部長鮑建鵬介紹說。
園區内的另一家國内氫能發動機研發制造企業——北京穩力科技有限公司也通過自主研發,打造了一系列燃料電池産品及其核心零部件,不僅應用于商用車和工程機械車輛領域,還拓展至移動電源、分布式發電站等非車用領域。
“我們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已經比較成熟,規劃産能是年産2000套,而空氣壓縮機目前能達到2萬台套的生産量。”北京穩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左琳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目前有139家企業注冊落地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初步形成了完善的氫能産業體系。“氫燃料電池八大核心零部件技術基本實現了國産自主化,還在不斷叠代升級。”任娟娟透露。
包括左琳琳在内的企業人士也在實踐中感受到了這種變化,早些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關鍵部件、關鍵材料多是從國外進口。現在,除了功率半導體等一些産品,公司采購的零部件基本都已實現了國産化,供貨速度進一步加快,關鍵原材料成本也持續下降。
基礎設施超前布局
作為氫能産業鍊的關鍵一環,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擁有全球日加氫量最大的海珀爾加氫站,共有8台加氫機、16把加氫槍,日加氫量可達4.8噸,每天大約有上百輛氫能車來此加氫。加氫站的氫氣還可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面積為1500平方米的涉氫測試中心。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已建成加氫站超270座,約占全球總數的40%,位居世界第一。
不過,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力度相比,氫能的補能保障仍存不足。“目前我們主要受限的是基礎設施,如果加氫站能夠跟得上的話,燃料電池會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 左琳琳稱。
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地都出台了支持氫能産業發展的規劃,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點之一。例如,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湯文侃透露,将出台加氫站專項規劃,适度超前布局,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類加氫站超過70座,實現重點應用區域全覆蓋。
廣東“十四五”期間全省布局建設300座加氫站,其中示範城市群超200座。建設加氫站各級财政補貼最高可達500萬元。北京對行政區域範圍内建成(含改擴建)的加氫站,按照壓縮機12小時額定工作能力不少于1000公斤和500公斤兩檔分别給予500萬元和200萬元的定額建設補貼。
業内人士指出,氫能産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技術、成本、基礎設施等制約發展的問題正在逐步改善,但要真正實現較大突破,預計在2025年後。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發布的報告顯示,氫能有望在交通運輸領域率先實現商業化;綠色制氫、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加氫站設備國産化将成為氫能行業熱門賽道;氫能區域産業布局快速形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