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的發展方向?4月的昭通大地,山清水秀,綠意盎然從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到昭陽蘋果産業基地,從清潔載能産業布局到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處處展示着昭通市在奮力推進滇東北開發提速和崛起進程中,苦拼實幹、奮起直追、争先進位謀發展的火熱場景,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昭通的發展方向?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4月的昭通大地,山清水秀,綠意盎然。從魯甸卯家灣安置區到昭陽蘋果産業基地,從清潔載能産業布局到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處處展示着昭通市在奮力推進滇東北開發提速和崛起進程中,苦拼實幹、奮起直追、争先進位謀發展的火熱場景。
搬遷群衆幸福滿滿
美麗新家園,幸福卯家灣。走進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66棟小高層安置房拔地而起,學校、醫院、超市、扶貧車間、文化活動廣場、食用菌産業園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來自昭通市魯甸、巧家、彜良、永善、鹽津5個縣的搬遷群衆8322戶35585人,一步進城住進新樓房、開啟新生活。
雨露社區是卯家灣安置區搬遷規模最大的社區。為讓居住在19棟安置樓裡的2693戶12633名搬遷群衆盡快融入城市新生活,社區黨總支積極探索“五更”工作法,通過組織更有力,引領幹部更有為,做到服務更有心,落實治理更有效,實現群衆更有愛,有力促進搬遷群衆融入社區新環境,适應城市新生活。
“搬遷不是目的,最終是要實現人的徹底改變。”結合工作實際,安置區充分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常态化開展産業就業、人居環境、文明新風等10項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把“自強、誠信、感恩”融入到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全過程,從物質生活、思想認識、緻富能力、适應新家園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幫扶,不斷增強搬遷群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為抓實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魯甸縣按照“短期靠就業、長期靠産業”的思路,以高度組織化為支撐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轉移就業,在卯家灣片區建設3000畝現代物流園、2200畝高原特色綠色食品加工園,打造萬畝蘋果基地、萬畝蔬菜基地,以“兩園兩基地”産業布局帶動群衆增收緻富。目前,安置區有勞動力1.8萬人,外出務工勞動力1.4萬人,剩餘4000人将依托“兩園兩基地”實現就近就業。
蘋果帶出六大産業
藍天白雲下,昭陽區永豐蘋果産業基地綠意蔥茏,漫山遍野的矮砧密植蘋果樹長勢喜人,拇指大小的小蘋果已經挂滿枝頭。作為全國最大單體矮砧密植蘋果産業基地,10萬畝現代蘋果産業園依托矮砧密植核心技術,實現了新植樹苗一年開花、二年挂果、三四年豐産,畝産值在3萬元以上。蘋果基地負責人介紹:“目前,這種依靠現代科技支撐的産業模式已成為引領昭通高原特色産業發展的方向和标杆。”
作為我國南方最大的優質蘋果基地,昭通市蘋果種植規模已經突破80萬畝,35萬果農發展蘋果産業增收緻富,昭陽區創建成省級“一縣一業”蘋果産業示範縣,“昭陽紅”“滿園鮮”獲評雲南“10大名果”。據介紹,“十四五”期間,全市将培育蘋果産業龍頭企業35戶以上,力争種植規模超過100萬畝、綜合産值突破250億元。
發展特色産業,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目标,昭通市按照“大産業 新平台 新機制”發展思路,以高度組織化為支撐,以“三個全覆蓋”為抓手,推動以蘋果産業為代表的六大高原特色産業規模化、組織化、專業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産業支撐。
聚焦目标前景可期
“綜合交通建設突飛猛進,矽鋁産業發展前景可期。”走進昭通規劃館,一組組數據、一張張照片、一個個規劃圖表,全面系統地展示了5年來昭通市綜合交通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圖文并茂地介紹了昭通市清潔載能産業的發展現狀及廣闊前景。5年來,昭通清潔載能産業持續壯大,70萬噸水電鋁項目建成投産,80萬噸有機矽項目落地建設,工業總産值達802億元,實現年均增長8%。下步工作中,昭通市将以70萬噸水電鋁和80萬噸有機矽項目為支撐,推動矽鋁全産業鍊發展,着力打造矽鋁産業現代化示範基地。
聚焦“建設滇川黔渝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目标,有效破解長期制約昭通發展的最大瓶頸。5年來,昭通市全面打響綜合交通建設逆襲戰,累計完成綜合交通投資1658億元、占全省的14.4%;新建高速公路12條,通車裡程從136公裡增至750公裡、躍居全省第3位,全市除永善外實現縣縣通高速;成貴高鐵建成通車,渝昆高鐵開工建設,昭通機場航線從1條增至10條,水富港由年吞吐量65萬噸的小碼頭躍升為千萬噸級的樞紐港口。
本報記者 沈迅 蔡侯友 唐薇 陳創業
作者:
來源: 雲南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