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家小公主長得超特别漂亮,又圓又亮的大眼睛、萌萌的小嘴巴,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頭發有些稀疏,并且發黃。
為此表妹沒少發愁,寶寶的奶奶更是一再表示“得給寶寶剃成光頭,多剃幾次‘憋一憋’就好了”!
平時遇到七大姑八大姨,也是免不了經常被支招“你小時候頭發黃,就是這樣變過來的”、“剃光頭管用,多給寶寶剃頭吧”。
對此表妹已經是“無力吐槽”,隻能趕緊帶寶寶到醫院檢查,尋求醫生的專業幫助。
事實上很多家長可能都聽過類似說法,寶寶頭發不好,隻要剃幾次光頭,再長出的頭發就會又黑又密,就好像農村種莊稼講究“休耕輪作”一樣。
可問題真的這麼簡單嗎?
寶寶頭發差,其實是身體在發出“警報”
其實寶寶頭發差,跟剃不剃頭、剃幾次其實沒什麼關系,甚至如果剃頭造成寶寶的毛囊刺激不均勻,反而可能影響到寶寶的頭發生長情況。
從生物學來說,頭發中角質蛋白含量高達97%,而角質蛋白又由各種氨基酸組成,等同于頭發中含有将近30種氨基酸,隻要抽取一根頭發測定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就可以對人體的多種疾病進行判斷。
另外由于組成頭發的細長細胞更新速度極快,通過觀察頭發的具體表現,我們可以敏感細微地感知到人體健康的變化情況,所以寶寶頭發差、出現一些異常情況,很可能是身體向外發出的“警報”,代表有一定的健康問題。
比如成年人有時候連續熬夜,或者是工作壓力大,精神狀态差,就會發現頭發枯燥,并且出現比較嚴重的“脫發”情況,這就是因為人體内激素分泌發生變化,不僅身體健康受到消極影響,而且頭發也會有一些外在表現。
寶寶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平時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對頭發的生長情況一定要多留心,一旦有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
寶寶頭發有哪些異常情況?
1.頭發發黃、枯燥稀少
一般來說,孩子頭發黃往往是營養補充上出現了問題,比如平時經常挑食,或者是不按時吃飯,導緻了營養不良,沒有補充足夠的鐵、鋅等營養元素,就會出現頭發發黃、枯燥稀少的情況。
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我們除了要在平時監督引導孩子建立好的飲食習慣外,也要注意膳食平衡和多樣性,多為寶寶準備一些搭配性更豐富的食物,“肉蛋奶果蔬谷”6大類中至少要包含4種。
當然對于月齡比較小的寶寶來說,家長先不必着急,由于寶寶的毛囊還沒有充分發育,所以在小時候頭發稀少是一種正常現象,等寶寶到1、2歲左右的時候,毛囊的發育逐漸成熟,頭發就會變得又黑又密。
不過頭發的發量和發質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因遺傳的影響,如果家長本身頭發就發黃、稀疏,那麼寶寶的情況可能也很難有所改觀。
2.枕秃
所謂“枕秃”,顧名思義就是在寶寶枕枕頭的後腦勺上,頭發很少或者是幹脆沒有頭發,是嬰幼兒比較常見的脫發類型。
之所以會出現“枕秃”,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寶寶缺鈣,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生理性的多汗、寶寶頭部與枕頭經常摩擦導緻的。
如果我們發現寶寶在“枕秃”的同時,還有不易入睡,或者入睡後啼哭、易驚醒、出牙晚、或者乳牙不齊的情況,可能是缺鈣的外在表現,需要立即就醫進行檢查。
另外為了避免“枕秃”,我們還要盡量為寶寶營造一個好的睡眠環境,控制好房間的溫度,選擇舒适透氣的枕頭。
3.斑秃
斑秃俗稱“鬼剃頭”,可能與自身免疫力差、遺傳、情緒緊張、内分泌有關系。
當我們發現寶寶出現斑秃時,除了可能是因為真菌感染、皮膚疾病外,也可能是寶寶存在一些心理上的障礙,經常會觸摸頭發、用力地揪拽頭發導緻的。
所以對于“斑秃”情況,我們除了要第一時間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外,注意發現并糾正寶寶的錯誤習慣,維護寶寶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
老苗結語:
希望寶寶能夠健康快樂地長大,是每一位家長最大的心願。
我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對于寶寶頭發狀态也要多注意,萬一寶寶的身體健康出現某些問題,頭發會在第一時間發出“信号”。
今日話題:你平時有注意寶寶頭發的情況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紮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讨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