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淮南子譯者簡介

淮南子譯者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04:22:52

  《淮南子》作為秦漢時期對諸子思想綜合和總結的重要著作,涉及戰國秦漢間學術文化傳承的諸多方面,由淮南王劉安的衆多門客撰成,成于衆手,這些門客在撰寫時又廣泛征引或抄錄其他文獻。正是《淮南子》作者和成書方式的獨特性,使得《淮南子》在成書過程中存在明顯的文本來源多元化的特征。

淮南子譯者簡介(淮南子成書中的文本問題)1

  首先是明引古書文本。所謂明引者,即直接标明所引書名或者人名。《淮南子》明引先秦古書十多種。其中引用《老子》最多,有57處,主要集中于《道應篇》。其次引《詩》21處,引《易》13處,引《書》2處,引《周書》2處,引《春秋》《國語》《曾子》《莊子》《慎子》《管子》《韓子》《神農之法》各一處。另外還稱引人名之語,如稱引孔子(仲尼、夫子)之語多處,或本《論語》,或本于其他古書;又有“黃帝曰”兩處,“堯戒曰”一處。有些先秦古書已經亡佚,《淮南子》引書起到了保存古書的作用。如今本《慎子》殘缺,《淮南子》所引正是《慎子》佚文;《漢書·藝文志》有“《神農》二十篇”,《淮南子》所引《神農之法》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篇。另外,将《淮南子》明引文本和所引書的今本進行對讀,可以看出《淮南子》客觀上為保存先秦文獻的古本原貌作出了貢獻,如《淮南子》所引《老子》文本很多與簡帛本《老子》相合。

  其次是暗引古書文本。所謂暗引者,即不标明所引書的書名(篇名)或者作者名。《淮南子》暗引古書種類更多,所引文句數量更多。暗引的方式,有的是直接抄錄,有的則稍加剪裁加工,有的則是化用。《淮南子》暗引古書文本最多者為《莊子》,據王叔岷《〈淮南子〉引〈莊〉舉偶》統計有223條之多,《莊子》33篇僅《說劍》《漁父》兩篇未被采用。其次則為《老子》,台灣學者劉德漢舉出《淮南子》暗用或化用《老子》者95例,其中《原道》篇全衍《老子》之旨。《呂氏春秋》對《淮南子》的影響也很大,僅就《淮南子》直接引用的文本數量來看,《呂氏春秋》比不上《莊子》和《老子》,但在整個編撰的體系和結構上,《呂氏春秋》的影響更明顯。《淮南子》在暗引某書時,往往會對文本稍作改動,以适應編纂者的身份地位和當時的政治文化環境,這些改動對于原書的校勘和訓诂皆有幫助。考察暗引古書的種類、引用文本的多少、引用某一種書的頻率,亦有利于我們了解《淮南子》的成書和思想傾向。

  再次是采錄大量“公共素材”。所謂“公共素材”即神話傳說、曆史故事、寓言、哲理以及諺語等這一類材料。《淮南子》在對這類文本的使用上,無論是數量規模、文本分布還是頻次力度,都比之前的文獻表現得尤為突出,其中《說山》《說林》兩篇最為典型。這類“公共素材”共同構成了《淮南子》文本強大的論說材料,豐富了文本内容,延伸了文本的曆時性與空間性,形成了《淮南子》典型、獨特的文本特點。

  最後是有些文本與簡帛佚書相合。《淮南子》除大量征引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傳世古書以外,還采用了不少亡佚古書的文本,這一點可以通過大量的出土簡帛體現出來。比如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和《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九主》《明君》《德聖》等篇屬于黃老著作,《淮南子》對此多有征引;《缪稱》與郭店簡《性自命出》論情多有相合之處;銀雀山漢簡《唐勒》篇可能是宋玉佚賦,文字與《淮南子·覽冥》論禦馬一段相似。因此,合理利用《淮南子》與出土簡帛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一方面可以重新校讀《淮南子》,促進《淮南子》的文本校勘以及重新認識相關古籍的成書年代、真僞問題、形成過程、思想來源等;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整理出土簡帛的文本内容,如釋字、補正阙文、疏通文義等,進一步深入研究出土簡帛的學派性質、學術傳承等。

  《淮南子》文本來源的複雜性,一方面是由于《淮南子》本身的特殊性,如作者的群體化,淮南王劉安的政治身份和時代背景,但更重要的是《淮南子》也觸及早期文本文獻生成的一些共性問題,如作者、原始文本、異文現象、互文性等,這些問題經常會出現在早期文本文獻中。對《淮南子》進行文本細讀,考察其成書過程中的文本來源情況,不僅能使我們從文獻學的角度探析《淮南子》成書時的典籍流傳情況,更能從思想史的視角揭示該書與先秦學術特别是先秦諸子之間的承傳關系,乃至重新審視《淮南子》的主體思想及其思想與時代問題的必然關聯。具體來說,其價值和意義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可以進一步了解《淮南子》的編纂方式。将《淮南子》的文本問題放置在整個先秦兩漢時期文本生成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文本文獻的作者、産生、流傳、材料來源、異文現象、互文性等諸多問題。從古文獻的流傳角度探讨《淮南子》和先秦典籍在文本層面上的關系,嘗試解決戰國秦漢之間文獻的編纂、傳播、層疊等問題,同時亦可解決學術史上的疑難問題,如《淮南子》采用《左傳》凡12處,楊樹達《淮南子證聞》即雲:“《淮南》書在漢初引稱《左傳》紀事,知劉歆僞撰之說為誣辭矣。”

  第二,可以更好地閱讀并理解《淮南子》的文本内容。《淮南子》在傳抄刊刻過程中,出現不少訛誤。通過與所引之書(特别是出土簡帛)對讀,可以刊去僞謬,校訂訛誤,亦可對清儒校勘之得失作一客觀評判。同時通過對讀亦可以校勘相關先秦典籍,理解經典原義。

  第三,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淮南子》思想打下堅實基礎。通過梳理《淮南子》對先秦古書的采錄情況,将《淮南子》放在先秦兩漢學術史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揭示《淮南子》在先秦與兩漢學術史的轉型時期所處的學術地位,理清《淮南子》對先秦諸子思想的傳承以及對漢代學術發展的影響。比如《缪稱》與《子思子》就有密切關系,通過考察《缪稱》對《子思子》文本的承襲,雖不能說《缪稱》全部取自《子思子》,但可以肯定《缪稱》保存的子思學派思想必定相當豐富。

  第四,通過輯錄《淮南子》與出土簡帛相合内容,一方面利用出土簡帛校正《淮南子》,進一步深入解讀《淮南子》的學術思想;另一方面,以《淮南子》為支點,進一步整理簡帛文本,探讨出土簡帛的學派屬性、思想來源及學術價值等。通過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的對讀,不僅可以解決傳世文獻及相關文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難問題,并且對于出土簡帛的整理研究均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文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楊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