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外可再生能源發展回顧展望?【編者按】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能源的使用和消耗占全球碳排放的三分之二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化和可持續性,使其在未來的能源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目前已有至少164個國家制定了各種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目标,較之2005年已翻四倍然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還需進一步促進其發展和應用在北京6月召開的G20能源部長會議上,國際可再生能源組織(IRENA)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五個關鍵領域分别進行了闡述,為之後推進其可持續的利用指明方向,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國内外可再生能源發展回顧展望?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編者按】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統計,能源的使用和消耗占全球碳排放的三分之二。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化和可持續性,使其在未來的能源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目前已有至少164個國家制定了各種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目标,較之2005年已翻四倍。然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還需進一步促進其發展和應用。在北京6月召開的G20能源部長會議上,國際可再生能源組織(IRENA)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五個關鍵領域分别進行了闡述,為之後推進其可持續的利用指明方向。
二十國集團能源部長以及包括國際可再生能源組織(IRENA)在内的重要政府間組織,在今年6月舉行的G20能源部長會議上研讨了二十國集團能源議程,其中包括自去年10月采用的由IRENA領導的“G20可再生能源發展自願選項工具包”(Toolkit of Voluntary Options for Renewable Energy Deployment)的進展,該工具包緻力于在全球範圍内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IRENA副主任薩卡裡·奧克薩甯在G20會議上發言:“可再生能源發展自願選項工具包提供了一個能源獲取的技術解決方案,以滿足多重發展目标,并以可持續和環境友好的方式獲得能源。”
該組織重申其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對2030年的承諾——确保全球都能獲得經濟實惠、可靠、可持續的現代能源,并坦言該工具包可以幫助實現這一議程。奧克薩甯說:“可再生能源可以便捷高效地實現許多全球性目标——水源、糧食、健康等,僅在此舉幾例,因此其是該議程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
IRENA向G20承諾該工具包将在五個關鍵領域采取行動,并在會上強調了在這些關鍵領域取得的進展:
一、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和其成本下降的潛力
奧克薩甯稱:“我們已經看到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其與常規能源相比更具競争力。”太陽能光伏(PV)現價不到6美分/每千瓦時(kWh),而風電價格也已在許多競拍中以低于4美分/每千瓦時(kWh)的價格賣出。
受G20政策在增加有效利用、刺激技術改進、減少總成本等方面的助力,自2009年以來,太陽能光伏成本已減少了60%。據估計,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在未來将持續下降,這主要得益于不斷擴大的規模經濟、更具競争力的供應鍊以及技術水平的提高。IRENA關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潛力的最新研究表明,到2025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成本可下降59%,聚光太陽能下降43%,陸上風電下降26%,海上風電下降35%。
二、最佳政策規定
由IRENA和國際能源署(IEA)建立的政策及措施數據庫現今已收集了來自二十國集團的700多個政策。顯著的政策發展出現在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南非。今後的努力将包括對決策制定上的優秀實踐進行深入分析,以及新提議的關注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熱的相關研究。
今年5月,德國波恩舉行了IRENA的創新周,在會上行業專家和一些利益相關者讨論了能源領域的創新。集會上承認了可再生能源在市場上已實現的創新,使其在以下方面得以發展——包括競拍、監管及可靠性的行業标準和購電協議。
三、融資和風險規避
今年6月,IRENA發布了關于可再生能源投資的報告——風險規避和結構性融資的作用。報告中,IRENA建議,創建可再生能源專有的定制風險規避服務,以幫助擴大可再生能源的投資。IRENA計劃明年上半年舉行研讨會,就金融投資和風險規避策略上的相關經驗進行交流。
四、技術潛力及發展路徑
IRENA對可再生能源的未來發展路徑計劃(可再生能源2030發展路徑圖,《REmap2030》)進行了概述,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全球份額将翻一番。這一發展路徑極具成本效益和經濟效益,并有效滿足了其在巴黎協定和可持續發展目标上的承諾。2010年,二十國集團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額為10%,如果它保持其目前的發展路徑,到2030年其份額将僅為15%,但是這一市場份額可通過實施在發展路徑圖(REmap)線内的變化得到提高。
由于僅剩14年來達到這些目标,各方正在積極地采取行動,同時在未來計劃擴大其時間跨度,從2030年至2050年,都将持續專注于實現巴黎協定和低碳議程的承諾。
五、可持續的現代生物質能應用
“生物質能目前占可再生能源使用的75%,同時,不可持續的生物質能的使用需迅速被現代能源取代,”奧克薩甯在G20會上說。2015年生物質能使用在歐洲增長了約5%,接近全球生物質能産能的40%,其中,亞洲為30%,剩下的集中在北美和南美地區。盡管已在生物燃料的原料供應問題和轉化技術上取得了重要進展,但IRENA認為,在各種形式上确保可持續商業化生物能的可用性提高的系統革新,仍需受到更多地關注。
譯自:2016年7月5日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
編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 孫雨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