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小成說雲!
消費級市場SSD替代HDD是大勢所趨,現在的PC,基本上都已經普及了SSD,自帶固态已經成了PC标配,不帶固态硬盤,你好意思說你賣的是電腦嗎?
SSD内部由閃存顆粒和主控芯片組成,閃存顆粒已經更叠到了第四代,這四代閃存顆粒分别是SLC、MLC、TLC和QLC。目前市場上使用最多的顆粒是TLC,SLC基本已經絕迹,某些偏高端的SSD則采用的是MLC,QLC屬于最新一代閃存顆粒,據我所知,目前隻有三星QVO采用了該種顆粒。
除了閃存顆粒的區分以外,SSD還有五花八門的接口規範和長度規格,今天我們就來普及一下,常見的接口規格和長度規範有哪些(企業級的暫時不說)。
1,SATA3
SATA接口、2.5寸的固态可以說是我們接觸的最多的一種固态。SATA接口的固态,一般都會标注一個6Gb/s的标注,6Gb/s表示的是傳輸速度,其實并不是硬盤本身的速度,而是SATA通道所能達到的理論最高速度。注意6Gb/s≠6GB/s,6Gb/s≈650M/s。
2,mSATA
mSATA,又稱迷你SATA,m是mini的簡稱,是一種介于SATA與M.2之間的接口規範,以後mSATA接口的固态會越來越少,因為英特爾研發M.2接口規範,就是為了替代mSATA。mSATA與普通SATA固态硬盤一樣,走的都是SATA通道,所以理論最高速度也不會超過650M/s。
外觀區分:mSATA缺口右邊金手指有8顆,而SATA缺口右邊金手指隻有7顆。
3,M.2(SATA通道)
M.2接口規範,原名NGFF。M.2接口規範也分兩種:B key和M key。B key支持SATA通道以及PCI-e2.0, M key支持SATA通道以及PCI-e3.0。但是為了規範接口種類,大多數廠家都直接擯棄掉了B key這種接口,直接合成了B&M。
由于不支持NVMe協議,且還是走的SATA通道,所以它的理論最高速度還是隻有650M/s。
注意,不支持NVMe協議的固态可走PCI-e通道,也可走SATA通道,但是支持NVMe協議的固态,一定是走的PCI-e通道。
4,M.2(PCIe通道)
上面說到,支持NVMe協議的固态就一定走PCI-e通道,但是帶協議的固态也分為兩種:PCI-e3.0*2與PCI-e3.0*4。硬盤上面的标注為Gen3*2和Gen3*4。
圖二這款固态為兩個缺口,這種M.2的接口規範就是上面所說的B&M接口,支持PCI-e3.0*2。左圖一這款固态為單缺口,也就是上面所說的M key接口,支持PCIe3.0*4。現在市面上可見的PCI-e通道均為PCI-e3.0,4.0版本目前普及還不多,支持4.0的主辦也不多。*2和*4代表的是雙通道與四通道。通道越多,速度越快。
理論上,通道多寡不影響兼容性,4通道可兼容2通道,2通道也可以兼容4通道。但是有由于各品牌技術差别,某些品牌可能會出現通道多寡不兼容的情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