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靈符七不請?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道教靈符七不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很簡單,結合前面搭配的咒語,翻譯成現代人說的話就是:尊敬的各位祖師神仙啊,弟子剛剛禀明了相關事項的緣由之後,麻煩請您派個手下趕緊幫我把這個事情給辦了吧。
通常會在咒語中伴随祖師的名字,如: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等等此類。那大概的意思就是,奉太上老君的命令,請你趕緊把這個事情辦了。
急急如律令的由來
先說說“律令”,相傳律令是周朝時某個人的名字,因這個人的特點就是跑的快,他死後變成雷部的神。據傳說西北有一種神獸,形狀如馬,足不着地,其行如風,就是這位律令變化而來。《搜神記》中曰:“律令,周穆王時人,善走,死為雷部小鬼。”
急急如律令這整句話,其實是漢代公文的用法。此句最早出現在漢代公文的結語,意思是形勢緊急,需要像法律那樣迅速執行。同理,如果這件事不那麼急,結尾則就是:如律令。
此句後為道教常用詞彙,是因為道教興于漢代,因此在漢代的公文和檄文中都能出現這一詞彙。如律令就是來源于漢朝時期的行政公文的格式。如《史記·三王世家》:“禦史大夫湯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諸侯相,丞書從事下當用者。如律令。”
東漢末年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布告天下,鹹使知聖朝有拘逼之難,如律令。”
如律令之意,就是依據法令執行,語氣要輕緩一些,而急急如律令之意,則是比如律令在時間上要緊急,意思為立即或馬上按法令執行。用在道家的符箓上,就是符到馬上奉行。南宋趙彥衛撰寫的《雲麓漫鈔》一書,對急急如律令的曆史淵源,在此書中的卷七解釋得非常清楚:“急急如律令,漢之公移常語,猶今雲‘符到奉行’。張天師漢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
急急如律令的組合用法
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在一段默念咒語結尾後,加一句急急如律令。其他的常見用法如下:
1、後面加:“敕”
在這種情況下,通常都是因為咒語中會出現某位神明的名号。比如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2、後面加“攝”字
比如: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攝。攝,在這裡是“吸納”、“攝取”、“抓取”的意思。
3、中間嵌入式
比如: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敕。把祖師神仙的名号嵌入到急急如律令中,這也是一種常見的表達方式。
4、當然也有一段咒語念完不加急急如律令的用法,咒語說完就完了。在這裡就不詳細舉例了。
咒語為何都是默念?
相信有朋友會問,為啥不管是影視劇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道士念的咒語都是隻動嘴皮子不發聲,頂多聽到個嗡嗡聲,具體内容根本聽不清,而隻有結尾這急急如律令這幾個字是又響亮又清楚?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道教的咒語,又被稱為“神咒”、“真言”、“秘咒”等,它被廣泛地應用在齋醮科儀及日常修行中。《度人經》道:“咒者上天之秘語也,群真萬靈随咒呼召,随氣下降。”可見咒語是一種對神明感應的神秘語言,蘊含了天地間特殊的能量,在行法時念誦這些咒語,可以達到召神遣将、驅邪禳病的神威。
第一、咒語雖出神入化,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念,本門針術、道術、功法中所有咒語都是要默念的,這是因為咒語是否起效關鍵在于傳承,有傳承即刻百呼百應,才憑借咒語感應并接引神明之力;
第二、神咒語起效靠的不是聲音,是與神明産生的相互感應。念咒時焚香祝禱,默念而無聲,内心清靜安定,才能最大限度與神明的能量頻率相合;
第三、咒語可以召請本門神明,是隐秘不能告人的秘法,秘而不宣隐不示人,這是秘咒自古傳承的規矩。
所以,大多數咒語都是默念的,主要是基于以上三點原因。
施符念咒能起到什麼作用
在道教看來,咒語代表了與上界祖師神靈的溝通,必須是受過法箓、道戒,有相應傳承和法職的道教法師才能夠如此向鬼神發号施令。
符咒是施法者以已之元神,召請祖師和神明,以祖師神明之神力,即刻招神遣将,行使祛邪壓祟。所以在符咒最後加上急急如律令之類的話語作為結尾,就是進一步表達出差遣兵馬按照符咒内容,快速承辦所托事物的要求。
親愛的朋友們,現在知道急急如律令背後的所代表的含義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