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做的辣條特别粘手是為什麼

做的辣條特别粘手是為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3 11:17:33

做的辣條特别粘手是為什麼?“辣條行業标準”即将實施辣條“減鹽降脂”後 會招攬更多消費者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做的辣條特别粘手是為什麼?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做的辣條特别粘手是為什麼(辣條減鹽降脂後)1

做的辣條特别粘手是為什麼

“辣條行業标準”即将實施

辣條“減鹽降脂”後 會招攬更多消費者嗎

提到辣條,不少人将其與“垃圾食品”挂鈎,那股鹹、甜、辣交織的獨特味覺刺激征服了一代人,但也使其注定難逃高油高鹽、高添加劑的“原罪”,以及人們對辣條食品衛生安全的擔憂。

要求“減鹽降脂”

“辣條行業标準”出台

辣條的味覺刺激與安全健康,真的不能兼得嗎?近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調味面制品行業标準發布會暨産業高質量發展探讨會”上發布了QB/T5729-2022《調味面制品》行業标準(以下簡稱行業标準),行業标準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除了明确規定食品安全相關指标外,還對減鹽降脂指标作出了明确要求。在該行業标準之下,曾經的“五毛”辣條将要“瘦身”,生産工藝持續提高,辣條食品也将朝着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相較于調味面制品這一稱謂,大家對于“辣條”這個名字可能更加熟悉。作為衆多人心目中的童年記憶之一,不少“80後”“90後”小時候都在學校門口的小賣部買過“五毛”一包的辣條,都有與同學分食一包辣條的童年記憶。

但是疫情下休閑食品健康化日趨明顯,随着人們對食品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拒絕辣條,已經有了下一代的“80後”“90後”,不僅不讓孩子吃,自己也越來越少選擇辣條。

“辣條是小時候最喜歡的零食,真是對它又愛又恨,麻辣鹹香的口味讓人欲罷不能,但是又擔心吃了不健康。”市民黃女士說,自己自從懷孕後就再也沒有買過辣條,一個是健康意識的提升,另外也有減肥、養生的需求,健康、低脂成為她購買休閑零食較為看重的因素。

一向被認為是“高油、高鹽、高添加”的辣條行業不得不“減添加”應對挑戰。據了解,該行業标準對調味面制品作出明确定義,即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添加食品輔料和食品添加劑,經配料、擠壓熟化、成型、調味、包裝而成的即食型方便食品。食品名稱也可标注為辣條,應同時标注産品真實屬性名稱調味面制品。

針對辣條“高油、高鹽、高添加、低營養”的痛點,在發布的該行業标準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品種的數量減少七成以上,鹽的含量下降了17.7%,不超過6.6%;油的含量則下降了10%,≤27g/100g。

該行業标準還明确規定了調味面制品的範圍,對感官、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等指标作出了具體規定,并明确規定了相應的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标簽、标志、包裝、運輸和貯存規範。同時,還對原料的感觀和理化指标作出了明确要求。在理化指标中,脂肪≤27g/100g,氯化物≤4%,酸價(以脂肪計)≤3mg /g,過氧化值≤0.25g/100g。生産企業要通過技術革新和進步實現減鹽降脂指标,而且不影響産品的貨架期。

辣條健康了

也不能超量食用

辣條健康化能否招攬更多的消費者?記者進行了走訪。市民潘女士表示,自己一直喜愛辣條,如今辣條能夠撕下“垃圾食品”的标簽對她來說可以放下顧慮,放心購買了。“以前少吃就是因為不健康,現在健康了一定會買啊。”潘女士說。不過,對于辣條産品健康化,潘女士認為,除了要符合國家的标準,企業還應該關注消費群體的健康與更多需求,關注産品的營養成分,在原料調整、産品研發、營養健康、低脂瘦身方面多發力,這樣消費者一定會越來越多。

當然也有市民對健康化的辣條依然心存疑慮。“少油、少鹽後味道肯定會有所折扣,那麼商家會不會添加其他添加劑來吸引顧客?”一向養生的市民嚴女士稱自己不會購買辣條,她說,行業标準雖然有了,但企業是否會嚴格遵守還需要市場監管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嚴女士認為,食品健康安全極其重要,除了相關部門加強監督管理,群衆也該加強食品安全意識,做到健康吃、安全吃。

那麼辣條又該怎麼吃才健康?今年5月份,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膳食準則中新加入“會烹會選,會看便簽”一項。陝西省中醫醫院營養科專家尹薇介紹,隻有了解各類食物的營養特點,才能挑選營養密度高的食物;隻有學會通過比較食品營養标簽,才能選購較健康的包裝食品。購買“健康化”的辣條時,大家也一定要學會看營養标簽,選擇最健康的辣條。

另外,任何食物都應食之适量。如今大家可選擇的食品花樣多,很容易導緻能量、油、鹽等攝入超标,增加超重、肥胖的發生風險。不能覺得辣條健康了就超量食用,同樣會導緻攝入超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鹽的攝入量由原來的成人一天不超過6克改為不超過5克。尹薇坦言,在我國,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高鹽飲食都非常普遍。如果在家吃飯時已經吃夠了鹽量,一定要選擇購買低鹽食品。

記者 馬相

來源: 西安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