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深的湖,淡水儲量占全球五分之一,位于遙遠的西伯利亞腹地,漢朝蘇武在此牧羊19年,再加上歌手李健那首悠揚的《貝加爾湖畔》,貝加爾湖一直蒙着神秘而浪漫的面紗。那麼,真實的貝加爾湖到底是怎樣的?請跟作者一起探訪有“西伯利亞的藍眼睛”之稱的貝加爾湖吧。】
從北京到莫斯科的K19次(返回時為K20次)國際列車,堪稱世界上單程運營裡程最長的客運列車了,全程8981公裡,每周六從北京站和莫斯科的雅羅斯拉夫爾火車站對發,路上走一周(約145小時)。此前看網上攻略說這趟國際列車上配有淋浴間供乘客洗澡。的确是有,列車員專用廁所裡面有淋浴,筆者也看到列車員披着浴巾從裡面走出,但并不對乘客開放,筆者曾想嘗試,但被大媽級列車員一句“涅特”(俄語意為“不行”)拒絕。
2017年8月,我從哈爾濱坐上K19次列車,到滿洲裡出境,再到俄羅斯的後貝加爾斯克,列車要在這裡換車輪,因為俄羅斯、蒙古等國的列車軌距為1532毫米,而我國列車軌距是1435毫米。由于工藝複雜加上俄邊防安檢,列車在這裡停留4個多小時,先把我國開來列車的整個車廂(不含車輪)吊起,再平移到旁邊俄式寬軌上,最後車頭也換上俄羅斯的。這個過程大概有半小時,但沒敢拍照,因為站台上有背槍的俄羅斯大兵和警犬,他們在對列車進行安檢。遊走多國的經驗和常識告訴我,凡是有軍人、警察出現的場合,盡量不要拍照,如果特别想拍,也務必征得同意,否則會招來麻煩。
列車從後貝加爾斯克開出大半天,相鄰包廂的幾個俄羅斯學生興奮起來,因為他們快到家了。從聊天得知,他們在哈爾濱和長春的高校裡學漢語。即将到達的站叫烏蘭烏德,這是俄聯邦布裡亞特共和國的首府,布裡亞特人是蒙古人的一個分支,世代居住在貝加爾湖沿岸,以放牧、狩獵及飼養馴鹿等為生,傳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母親就是布裡亞特人。中文名叫李欣悅的俄羅斯姑娘薩沙說,她爸爸是斯拉夫人,媽媽是布裡亞特人,但“我們都是俄羅斯人”。她告訴我,列車在烏蘭烏德後會環繞貝加爾湖直到伊爾庫茨克,沿線看貝加爾湖“風景很美麗”。
列車從烏蘭烏德開出後,車窗外面就是貝加爾湖了。此前對貝加爾湖的知識來自于中學地理和曆史,知道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淡水儲量占全球的五分之一,還有西漢時期的蘇武在這裡放過羊,明初大将藍玉在這擊敗北元王朝的殘餘軍隊。現在貝加爾湖就在車窗外,湖水湛藍一望無際,名為湖但更像海。貝加爾湖,俄語Озеро Байкал,據說來自于布裡亞特語baigal dalai,意為“天然之海”。根據資料,貝加爾湖南北向最長636公裡,東西向寬27~80公裡,水域面積3.15萬平方公裡,平均水深730米,最大水深1637米,水量2.3萬立方千米,形狀像一輪彎月鑲嵌在東西伯利亞的南部邊緣。
說貝加爾湖像海,是拿波羅的海來對比一下得出的。這個位于歐洲北部的海最長1600公裡,平均寬190公裡,平均深度55米,最深處459米,水量2.3萬立方千米。貝加爾湖的水量與波羅的海大緻相同,波羅的海面積大,42萬平方公裡,而3.15萬平方公裡的貝加爾湖深度大。這樣說數字枯燥,貝加爾湖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向筆者介紹說:“假設貝加爾湖在一夜之間幹涸,那麼動用世界上所有陸地河流一起向貝加爾湖注水,也要一年半才能恢複現有水量。”
貝加爾湖冬天的最低氣溫能到零下45度,是冷空氣的發源地。我們冬天看氣象預報總聽到“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加上兩千多年前西漢使節蘇武在這裡放羊19年,因此,很多國人都覺得這裡是蠻荒之地。不過,當你親身到這裡時,才發現差别竟如此之大。
1890年,俄國文豪契诃夫來到這裡,他說這裡是“瑞士、頓河和芬蘭的神妙結合,貝加爾湖異常美麗,看到岩石和山脈沉浸在綠寶石般的湖水中,脊背都起了一陣涼意,湖水清澈透明,透過水面像透過空氣一樣,一切都曆曆在目”。現在的貝加爾湖,仍保持着原始古樸的風貌,估計與當年契诃夫看到的差别不大。
我在西藏見過羊卓雍錯的藍,羊卓雍錯簡稱羊湖,當地被稱為“吉祥天母(藏傳佛教中最大的女神)撒落人間的綠松石”,羊湖藍讓人心醉。而我所見諸多“水之藍”中唯一能與羊湖藍相媲美的,隻有貝加爾湖的藍。
為什麼貝加爾湖水這麼藍,具體原因就要到貝加爾湖博物館裡找答案了。該博物館位于利斯特維揚卡小鎮,這裡是貝加爾湖與安加拉河的彙合處。貝加爾湖有大小336條河彙入,但隻有一條河流出,這就是安加拉河。安加拉河彙入葉尼塞河後最終流入北冰洋。
博物館裡的工作人員介紹,貝加爾湖之所以這麼藍有三個主要因素。首先是湖水很深,平均深度就700多米,比重大的污染物就會沉入湖底;其次,有“清潔工”幫忙,講解員說,在湖面以下10米左右有大量小蝦,這些小蝦食性很雜,藻類以及其他水生生物的屍體分解後都會被它們吃幹淨。在解說員示意下我湊到玻璃缸前定睛細看,才發現有半截小拇指大小幾乎完全透明的小蝦遊來遊去,但手機實在拍不出這些“清潔工”的真身來;再次,從國家層面上強調治理污染和生态環境保護也功不可沒。
貝加爾湖是俄羅斯乃至全世界的一個物種寶庫,湖水中有植物600多種,水生動物1200種,再加上湖濱植物,貝加爾湖地區的動植物資源加起來有2280種,其中四分之三是貝加爾湖地區特有種。這些物種裡面,最為咱國人所知的是貝加爾湖海豹,它正式名稱是貝加爾環斑海豹,是這個世界最深湖泊中唯一的哺乳動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海豹。
最近網絡上流傳有貝加爾湖小海豹的圖片,渾身遍布白色細毛、樣子很萌,看起來像小狗。一般在4月左右人們可以看到它們,成年雌海豹會在2~3月間在浮冰上做窩産仔,哺乳期3個月,過了哺乳期小海豹就會到水中生活,樣子就沒有那麼萌了。除了這種小海豹,貝加爾湖裡還有多種你認為隻能生活在海水裡的動物,如海螺、鲨魚、龍蝦、鲟魚、緋魚、鳕魚、鲑魚等,它們樣子和數千公裡外大海裡的同類相近,雖然“老家”在海洋中,但經過漫長的進化,這些貝加爾湖海洋動物已經慢慢适應了淡水生活環境。貝加爾湖博物館的講解員說,現在公認的說法是,在第四紀冰川時期,這些“淡水海洋動物”的祖先經過葉尼塞河和安加拉河順流而上,來到貝加爾湖繁衍生息。
還有一點友情提示,咱們同胞雖然熱衷美食,但在異國他鄉完全沒必要表現得過于積極。筆者在貝加爾湖的奧利洪島遊玩時,俄羅斯導遊用漢語介紹栖息在湖邊森林和草地中的豐富動物資源,在說到一種蛇時,有位中國遊客竟然問“這種蛇怎麼做更好吃”。這位導遊嚴肅地說:“我們貝加爾湖地區物種豐富,但一些種群的數量并沒有那麼多。貝加爾小海豹的數量正逐年縮小,這種蛇更是如此,在我們俄羅斯也屬于保護動物,捕捉、售賣以及吃掉,都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在被譽為貝加爾湖心髒的奧利洪島上,有個叫薩滿岩的地方是當地“聖山”,周圍有刻着不同雕像的木柱,這是薩滿教的圖騰。該地原著民是布裡亞特人,他們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信奉薩滿教。薩滿教被認為起源于原始社會的漁獵民族,比如在我國建立金國的女真人、西伯利亞地區的通古斯人以及中南美的印第安部落都信奉薩滿教,其根源是信仰萬物有靈,如山有山靈,水有水靈,在佛教、伊斯蘭教和天主教等傳入這些地區之前,薩滿教在當地有絕對的權威。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信奉薩滿教的信徒來到奧利洪島的薩滿岩虔誠膜拜,貝加爾湖這“靈氣”聚集之地也就成為當地薩滿教的“聖地”。來此欣賞别具特色的薩滿教圖騰及其文化,也是衆多遊客到貝加爾湖遊覽的目的之一。
其實貝加爾湖作為廣袤西伯利亞地區的鐘靈毓秀之地,對其環境的保護也曾走過很長的彎路。大文豪契诃夫到貝加爾湖的同一年,1890年,西伯利亞大鐵路從西邊的車裡雅賓斯克和東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同時開工,曆時26年竣工。期間,築路工人、承包商以及其他想搭順風車發财的人蜂擁而至,環保問題也随之出現。當時人們的主要目的是獵取貝加爾湖地區豐富的野生動物,為此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6年頒布敕令在貝加爾湖地區劃定巴爾古津禁獵區,這是俄羅斯曆史上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自然保護區。盡管随後到來的十月革命以及蘇俄内戰讓該保護區形同虛設,但設立禁獵區保護野生動物,還是說明這位末代沙皇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意識。
蘇聯時期在貝加爾湖周圍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農業開發、墾荒種地以及砍伐森林,在岸邊設立專門生産戰鬥機輪胎的化工廠,還有多家造紙廠、肉類加工廠、木材廠等,同時大量捕撈湖中的魚蝦,所有這些開發都對貝加爾湖的生态造成了嚴重破壞。蘇聯解體後,時任總統葉利欽1994年通過總統令,明确把貝加爾湖作為國家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優先項目,1999年俄國家杜馬專門通過了《保護貝加爾湖》的聯邦法律,明确規定禁止向貝加爾湖及其流入(出)河道排污,貝加爾湖地區的污染企業進行全面整改甚至徹底關停。
今天的貝加爾湖水質清澈,大部分水域的水都可直接飲用。我們團隊包車的司機是當地的俄羅斯小夥子,28歲,我們去奧利洪島北端的“情人崖”遊玩時,他在湖邊為我們做飯,直接取湖水煮魚湯,味道鮮美可口,吃的是他從家裡帶的面包和土豆。吃完後,他小心翼翼地把我們每個人碗中的魚骨收集起來放到一棵樹下,說會有野貓野狗等來“收拾幹淨”。在我們乘坐的貝加爾湖遊艇上,有中俄日英韓5種文字提示“禁止向湖中投放垃圾”,在景點步道上也随處可見“禁止吸煙”等提示。反觀國内很多風景絕佳之地,由于管理不到位以及遊客素質有待提高,泡面盒、塑料袋、煙頭等垃圾随處可見,既污染環境也影響遊客的遊覽心情。
本刊原創,如需要轉載,請聯系《環境與生活》雜志。
責編:廖素冰
網編:崔悅 吳燕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