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已經給各位家長朋友們講解了常見的幾種積食症狀以供大家進行判斷,講了判斷方式就要講處理方式,這樣才算是能夠給各位家長朋友們排憂解難,那麼接下來我再給大家講講一些關于積食正确的處理方式以及幾種在家裡就可以自制的簡單食療湯劑。
首先要說的是如果孩子有發燒征兆,或已經開始發燒,或幹咳嚴重,或舌苔已經厚黃膩,則必須用四磨湯口服液,等拉出量多或黑臭便、發燒咳嗽症狀好轉、舌苔好轉後才改用下文的處理,否則病程不容易控制。用量參照說明書。
注意:四磨湯口服液僅适合
積滞嚴重有熱證情況,并且正氣足沒有裡虛寒或者裡虛寒輕微的情況下用,否則慎用。
如果咳嗽等症狀比較輕,無發燒,可以用保和丸,用量照大人用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保和丸直接吃最好。
如果隻是知道吃多了些,大便有些不正常,舌苔稍微厚,可以吃大山楂丸調理,用量大約1歲左右一天1丸,分兩次,兩三歲一天2丸,分兩次。大山楂顆粒的成分:山楂、六神曲(炒)、麥芽(炒),與大山楂丸一樣,買不到大山植丸,或小孩太小不能吃丸藥時也可以用。
如果保和丸或保和顆粒确實買不到,也可買成分為“黃茂、白術、陳皮、麥冬、黃苓、炒山植、炒萊菔子的健兒消食口服液,品牌任意。如果排便有困難,也很适合用這個。
小兒化食丸也可以處理積食,與保和丸或顆粒比較接近些,隻是成分比較複雜,實在買不到其他的可以用這個。
注意:保和丸、大山楂丸等都是消食導滞藥,不是健脾藥,不可一直服用,少兒病一般用藥兩三天症狀就會得到改善,如果沒有改善則說明不對症需要立即停藥。
最後再給大家介紹幾款簡單易制的食療調理湯。
1.焦米湯
大米炒焦黃後煮稀飯,水多些,米煮熟,主要是讓孩子喝湯水。一天三次,每次30~60毫升。注意炒大米時的火候不宜過焦。
2.淡豆豉
用淡豆豉是接近食療的很溫和的一種積食調理方案,但一定要買到好的豆豉才行,建議到大藥房去購買,可直接試吃如果有嘔吐感則證明豆豉不好,挑豆豉時顔色不作為判斷标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