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裡的玫瑰說:“我開得漂亮,就得忍受蟲子的騷擾。”
而這,就是明星與狗仔隊的關系。
近日,知名娛樂記者朱叔爆料稱:成龍曾經大罵吳绮莉是娛樂圈敗類,還花費4000萬安撫“小龍女”。
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同時,也引起了當事人吳绮莉的注意。
她回複:這世界什麼人都有,什麼二千萬、三千萬、四千萬,隻要你們說得開心,(口業之東西受的是自己),能令别人開心也是一種福氣。
吳绮莉口中的“你們”,其實就是包括朱叔在内的娛記們——頂着記者的名頭,擅長做的卻是無中生有之事。
前段時間,朱叔還在某視頻平台放話說“唐嫣離婚”,言之鑿鑿的模樣滿足了部分網友的好奇心,但也成了明星們的噩夢。
說到底,狗仔就是一種唯恐貴圈不亂的存在。
當年執掌《壹周刊》的黎智英說:“人們上了一個禮拜的班,周末想輕松一下,你像說教一樣,誰有心情聽你?娛樂新聞要做得有八卦和附加價值,出來才會有回響。”
在他的帶領下,《壹周刊》組成了香港首支狗仔隊,而且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
作為一名出色的狗仔,要懂得寫文章和防身術,危急時刻全身而退以外,還要有謎一般的駕車技術,能夠5秒内到達拍攝地點。
而喬裝打扮,掩人耳目地把相機僞裝成鏡子、口紅管的模樣更是他們深谙的招數。
等到人員配齊,黎智英又對他們提出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發揮使命必達的精神,哪怕要爬牆上樹,蹲在海邊,不吃不睡也要拍到!
可這樣做的結果呢?
劉嘉玲說,自從狗仔隊出現,即使她是在家裡也不敢穿睡衣,怕被突然拍到。
有時候約朋友吃飯,狗仔們會突然沖進來,鏡頭幾乎都湊近在她的臉上,很不禮貌。無奈的是,劉嘉玲不方便當場發作,隻能好言相勸讓他們早點離開。
被拍的多了,劉嘉玲變得很容易情緒敏感。
這還不算是狗仔們做過的“過分”事情。
有一次,藝人馬浚偉正在拍攝古裝劇,前來探班的記者們嘲笑他造型雷人。沒想到的是,消息登上雜志時被添油加醋寫成了“藝人馬浚偉早前舉行冥婚典禮,蘋果日報記者到達冥界拍攝實況。”
真感到無語凝噎。
是不是藝人足夠低調,就不會産生新的八卦了?
沒那麼簡單。
平時選題陷入困境,沒有新鮮來源的時候,狗仔們會把注意力轉向明星家的周圍,連家裡新請的保姆都被觀察得明明白白。
比如“張學友三年換21個菲傭,隻因妻子有潔癖”這樣的消息出現。
在狗仔的鏡頭下,明星們自嘲是“裸奔”,生活毫無隐私可言。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在了放大鏡下,而且是未經允許的。
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制止了嗎?
1995年,香港的一批藝人因不滿被狗仔追蹤訪問,自發形成了72小時的無聲行動。例如當時的圈中頂流張學友、梅豔芳、梁朝偉等人,每每露面都帶着口罩,拒絕過度采訪。
結果為期三天的無聲行動一結束,狗仔們又各就各位準備工作。
《娛樂插班生》曾說過,無論編輯和狗仔被指責多少次,八卦總是像潮濕強勁的海風一樣吹過來。究其原因,就是觀衆們需要滿足好奇心。
有人說,從前不能上網,追星消息相對閉塞,隻有八卦雜志能給予慰藉。
“為了和朋友有話聊,當時還是小學生的我當場掏出一星期的早飯錢,之後便一期不落地買了一年多。”
“把華仔和偉仔的照片剪下來貼到本子上,然後把其他部分丢進桶裡,這是我的一大愛好。”
表面上看,這些由狗仔們一手打造的八卦雜志像八點檔偶像劇一樣深入人心,但是細想過後,會發現其中隻有粗魯虛幻罷了。
換句話說,不過就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都市小說,看多了無益身心。或許看的時候确實高興,看完就随手一丢。
就像一罐剛買的可樂,新鮮刺激,也毫無營養。
【後記】
“那時候我在香港做記者,範冰冰、孫俪、楊穎、黃奕、陳怡蓉她們常常來找我吃飯...連其他記者也追在我後面叫我‘朱老師’。”
談到激動之處,朱叔忍不住眉飛色舞。
實際上,無論消息是真是假,觀衆們都不應被娛樂圈的浮華遮住眼睛——好奇心可有,切勿貪杯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