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學,同學們普遍有不适應感,這是因為大學和原來我們生活學習的環境有很大的變化:在生活方式上,中學生大多住在家裡,有獨立的空間,飲食起居不用自己操心,父母把生活都安排好了。因此,不少學生有較強的依賴心理,獨立生活能力較差。所以要有獨立的生活能力,減少依賴心理。
進入大學之後,必須過集體生活,住的是集體宿舍,吃的是食堂,凡事需要自己拿主意,這使那些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的學生感到不知所措,容易産生一種失敗感和無助感。
首先要盡快熟悉校園的“地形”。有的新生入校後安排好行李,馬上就到校園的各處熟悉情況,例如,了解教室、圖書館、商店、電話亭在什麼地方,食堂什麼時候開飯,甚至學校有幾個門等等,都在短時間内了解清楚。這樣,在辦理各種手續、解決各種問題的時候就會比别人更順利、更節省時間。
大學新生除了熟悉校園環境,還應該主動接觸這個社會環境。
把自己關在大學校園裡面悶頭讀書,對外面的社會不聞不問,是永遠也不會适應社會環境的。勇敢地走出“象牙塔”,到校園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逃避現實也不做無根據的幻想,有目的地進行一些有益有利的社會實踐活動,從而認清楚自己在這個社會環境中的實際位置。
此外,面對可能出現的困擾,還可以采用适當的心理防禦措施。 不論改造環境還是改造自己,都要有一個轉變和考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某種心理困擾,為解決這種困擾,可以采用适當的心理防禦措施,來達到解脫的目的。
一、如何适應校園的學習氣氛?
大學很少有人監督你,很少有人主動指導你;這裡沒有人給你制訂具體的學習目标,考試一般不公布分數、不排紅榜……每個人都在獨立地面對學業;每個人都該有自己設定的目标;每個人都在和自己的昨天比,和自己的潛能比。
一般來講,大學的校園範圍都比較大,教學設施要比普通中學要齊全得多,教學内容所包含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大學新生剛入學的時候,在思想上應認識到:要想在學業上獲得成功,一定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學習條件,掌握、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入學最初的幾個月裡,大學新生在熟悉新的生活、老師和同學的同時,還要迅速熟悉學校中的教學及輔助設施,如教學辦公地點、圖書館、實驗室、複印室、開放時間和使用方法等等。
此外,大學生還要學會利用現代高科技的教學手段來掌握、運用所學的知識。在大學裡,教學内容所包括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單憑坐在教室裡苦讀書是難以适應的。大學生必須通過多種渠道(如互聯網絡),獲取大量的信息,并充分利用現代多種高科技教學手段(如計算機教學)來掌握、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環境中的優勢,使個人的能力與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促進與提高。
有一些大學生,對學習環境、教學設施的意義理解不夠,認為隻要把老師講的知識掌握了就行了,所以他們在課堂以外,很少利用各種有利條件來發展自己、提高自己,這是對有限教育資源的浪費,不利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大學裡面的學習氣氛是外松内緊的。在這種競争氣氛中,大學新生還要改變一些原有的觀念:在大學裡,考試分數并不是衡量人的最重要的指标,人們更看重的是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在這裡,競争是潛在的、全方位的。
二、如何調整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對學習結果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而大學的學習方法又與中小學的方法差别很大,許多學生一時難以适應。進入大學後,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變成了以學生為主導的自學模式。
教師在課堂講授知識後,學生不僅要消化理解課堂上學習的内容,而且還要大量閱讀相關方面的書籍和文獻資料。
可以說,自學能力的高低成為影響學業成績的最重要因素。這種自學能力包括:能獨立确定學習目标,能對教師所講内容提出質疑,查詢有關文獻,确定自修内容,将自修的内容表達出來與人探讨,寫學習心得或學術論文等。
從舊的學習方法向新的學習方法過渡,這是每個大學新生都必須經曆的過程。 盡早做好思想準備,就能較好地、順利地度過這一階段,少走彎路,減少心理壓力,促進學業成績的提高。
所以,學校一般在新生入學時會進行入學後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經驗的介紹。對于大學新生本人來說,應該積極觀察、思考,掌握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順利度過學習适應期。
北京大學公開課
三、大學新生如何對待專業課、公共課和選修課?
1、對專業課的學習,應具體目标明确,主動克服各種學習困難,不斷提高學習興趣。
不同專業的大學生有不同的專業課,但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對待本專業課程的學習态度應該是一緻的:那就是不管喜歡與否,都要盡力把專業課學好。在學習專業課的時候,學習目标要明确具體,不斷提高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主動克服各種學習困難,做到直接學習興趣和間接學習興趣的結合。
2、對待公共課,要認識到其實用的價值,努力把對公共課的間接興趣轉化為直接學習興趣。
總的來說,大學生對公共課的學習積極性普遍不如專業課,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持消極應付的态度,學習目的不明,目标不清,動機不強,學習興趣主要看老師的教學水平,如果老師的課講得生動活潑,他們願意聽,有興趣學。
但這種學習主要是取決于學習興趣,而且大多停留在較低水平上,隻限于上課認真聽講,把聽課當成了一種享受或是對專業課的調劑。
因此,大學新生要端正對公共課的态度,要充分認識到公共課的實用價值及對自己的意義,努力把學習的間接興趣逐漸轉化為直接學習興趣,部分實用性強的公共課(例如外語)要當成專業課來學習。
3、對選修課的學習,應注意克服僅僅停留在淺層的了解和獲知的現象。
大學生對待選修課的學習一般說來興緻較高,認為選修課可以開眼界,長見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而且選修課的學習要求不嚴,大學生較少産生逆反心理。
但選修課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畢竟不如專業課和公共課,大學生真正投入地學習的不多。學習目的較模糊,學習動機不強,學習既不消極也不太積極,上課時注意的集中程度不高,認識能力也較少充分發揮。
因此,大學新生對選修課的學習,應注意不要僅僅停留在淺層的了解和獲知上,更要杜絕為了撈取學分才選修某些課程、"選而不修"的不正常現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