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圳房産被強占多年

深圳房産被強占多年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3:12:44

深圳小産權房風波持續發酵。自央視點名曝光後,深圳相關中介門店被查封,小産權房過戶等被叫停、中介停止帶人看房。4月30日,南都記者發現,很多線上小産權房交流群紛紛改名,去掉“小産權”等關鍵詞,一位中介表示原本五一不休息,現在無法帶客戶看深圳房,準備轉向東莞方面。

當前階段,一些處于交易中的小産權房也面臨風險。一位網友爆料,其朋友付款百萬元給“商家”,目前中介突然失聯,“上家”說自己不是原業主,拒絕退款。

小産權房層層轉賣

網友爆料中介、“業主”突然失聯

“小産權房”并非法律概念,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稱謂,沒有國家發放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購買合同在國土房管局也不會給予備案,一直以來争議不斷。近日深圳小産權房被推上輿論頂峰,深圳相關部門已經出手叫停小産權房交易,而正在交易中的小産權房處于尴尬階段。

家在深圳論壇網友爆料,央視曝光後,其朋友聯系的中介突然失聯。據該網友表示,朋友已經為購買小産權房支付百萬房款,手上有購房協議、律師見證和水電過戶等文件。聯系不上中介後,朋友轉而聯系“上家”希望退款,不料“上家”表示自己也不是原業主,不能退款,之後拒接電話。

小産權房層層轉手倒賣,購房客短時間内賺取交易差價,這是小産權房的普遍現象。此前央視報道稱,幾個月内深圳小産權房漲幅最高達50%,受到投資客的追捧。

現在火爆的小産權房被按下了暫停鍵。網上流出的多份文件表明,深圳多區已有行動,央視曝光中的中介門店已被查封。

深圳房産被強占多年(中介失聯微信群改名)1

圖說:相關門店被查封

龍華、沙井片區發布通知,要求各股份合作公司不得進行小産權房交易,社區全面排查登記轄區售賣房産中介情況等。

深圳房産被強占多年(中介失聯微信群改名)2

圖說:網傳文件截圖

小産權房中介:目前禁止過戶 由出售全部轉出租

部分中介轉戰東莞

深圳小産權房目前處于何種狀态?南都記者采訪多位中介了解情況。

深圳福田某中介介紹,前段時間小産權房的火爆,主要是因為很多人都沒名額或者落實指導價新政後突然首付不夠,導緻購房者把目光投向小産權房。不過,這位中介也認為中介炒作小産權房不太可能持續太久,因為這并不合規,“身邊不少同行朋友前段時間都改做小産權房了,但這個本來就是不可以交易,沒有保障的,隻是這段時間炒得太火。現在政府不得不出面幹預,以防之後産生更多的糾紛和不良影響。”

坂田片區某中介表示,指導價新政出台後,其主推小産權房,現在政府在嚴查,禁止過戶,影響頗大,“之前很多在售的,現在也都不賣了,全部轉出租了。”

深圳房産被強占多年(中介失聯微信群改名)3

圖說:單價低、精裝修的小産權房吸引了不少剛需客。

為規避風險,不少線上小産權交流群主動改名,删除“小産權房”字眼,改為“深圳房産交流群”。一位趙姓中介運營着四五個微信群,客戶群體有投資客,也有剛需客,不少剛需客讓在找他留意深圳市區的房源。

深圳房産被強占多年(中介失聯微信群改名)4

圖說:線上交流群截圖

趙中介說目前深圳小産權房源全部下架,大部分客戶看房預約也取消了,現階段正常看房的隻有四證齊全的深圳集體紅本房和東莞樓盤,近幾日他在群内主推東莞房源,五一期間不休息,打算帶客戶看東莞樓盤。

有律師見證的小産權房交易有法律保障?

深圳律協剛通報一起違規見證案例

小産權房交易中,“律師見證”環節成了不少購房客的“定心丸”,認為有律師見證等于有了法律保障。實際上深圳市司法局多次禁止深圳律師為此類房産做律師見證,且早在2009年,深圳市司法局就發布了《關于嚴禁為違法建築銷售行為提供公證和律師見證服務的通知》,2006年,再次發布《深圳市司法局關于禁止為違法建設提供公證、見證的通知》。業内律師表示,所謂“律師見證”等同于“蘿蔔章”。

今年4月初,深圳市律師協會也通報了一起律師違規見證案例。張某兩次向胡某出售小産權權,張某委托了深圳A律所進行見證,由A律師出具加蓋律師所公章的《見證書》,張某支付了見證費用,A律師未上交律師所。後因張某存在一房多賣行為,胡某未收到房産又遭拒絕退款,胡某投訴A律師。市司法局調查發現,A律師的見證文書無律所公章、隻有律師個人章,且費用也未上交律所,市司法局決定對A律師給予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對A律師違規見證的行為移送律師協會作行業處分處理,并責令A律所整改。

“這些律師見證‘蘿蔔章’,隻是為了滿足交易雙方的心理需要,起到一定的心理安慰作用。”華商律師事務所周争鋒律師提醒,正規的律師見證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和律師事務所簽訂委托合同,見證書上一定是有律師事務所備案的公章和經辦律師的簽名;第二,律師事務所開具的有律師收費服務發票。現在很多見證書上,其實是某律師的見證專用章,有時連簽名都沒有,不存在法律效應。

深圳房産被強占多年(中介失聯微信群改名)5

圖說:近日相關微信群仍在讨論“律師見證”問題

盡管相關部門三令五申,由于見證程序快捷、見證費用單次可達千元,不少律師仍在違規見證,與小産權房交易形成一條産業鍊。南都記者發現,近日一些小産權房中介仍在向購房客保證交易時會有律師見證,表示“過了風頭再談”。

小産權房風波後将走向何處?

專家:本身屬于違建,基本不可能“轉正”

深圳小産權房交易暫緩,而關于小産權房“确權”“轉正”等讨論不斷,一些購房客期待“轉正”後價格上漲,另一些購房客則憂慮如果“轉正”,會占用自己的商品房購買名額。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小産權房本身屬于違法建築,基本不太可能轉正。

李宇嘉分析稱,小産權房和商品房價格的水位差擴大,資金投資小産權房的情況一直都存在,特别是近年來舊改規模擴大,補償成本随着房價上漲水漲船高。此次深圳還在進行市場秩序專項治理和巡查,比如不允許小産權房交易,嚴查中介門店等等。關于後續走向,李宇嘉認為,首先“轉正”不太可能,因為小産權房本身屬于違法建築,原來是宅基地,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沒有辦理合法的進入市場的手續,比如規劃補交土地出讓金等。其次小産權房涉及人群廣泛,某種程度上成了重要的租賃房源,大規模拆除也是不合理的。

小産權房市場火熱,既有投資客入局,也有很多剛需客加入。前段時間一場房産問題直播活動中,周争鋒律師收到的問題六七成與小産權房有關,可見市場的熱度。周争鋒律師表示目前小産權房法律争議沒有明确要求和處理方式,根據以往判例,他分析稱對有綠本房産證農民房或申報過曆史遺留違法建築的房産,最大的風險是原産權人或申報人對外欠債,房産被法院查封拍賣。購房客提出的執行異議,通常會被法院以購房客購買時存在主觀過錯而駁回;對于沒有經過處理的農民房,最大的風險是喪失占有使用權,如拆遷時,通常以房屋的最終實際占有使用人為房屋權屬人。

深圳房産被強占多年(中介失聯微信群改名)6

買賣存在諸多風險,目前深圳多個片區已張貼提示,提醒各方防範風險。而深圳小産權房風波後将有何種變化,南都記者也将持續關注。

采寫:南都見習記者 崔曉丹 記者 顧威 黃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