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大概2700字|閱讀共需6分鐘』
編輯說:本期關于淨水器的科普專題,希望把淨水器說清楚、講透徹,包括但不限于它是否實用以及如何挑選等方面。
淨水器,盡管這個行業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但是依舊有人認為它是智商稅。
站在用戶的角度上,我認為其實大家都肯定淨水器的價值,畢竟它确實可以淨化城市自來水。這也是很多人嘴上不說好,實際上卻安裝上它的原因。
之所以會認為它是“智商稅”,原因其實不在于淨水器這個産品本身。“罪魁禍首”其實是一些希望靠“耗材”來謀取暴利的商家。
正是因為不少人安裝了淨水器之後,不得不在更換耗材(反滲透濾芯、複合濾芯等)的時候再次在商家那裡購買。而商家也希望抓住更換濾芯的機會,再收割一波韭菜。
特别是普通的PP濾芯,一般五六個月就要換一次,雖然價格不貴,但是這種“頻繁收費”的模式,着實讓人覺得淨水器就是個“智商稅”。再加上一些RO反滲透濾芯的更換成本甚至超過1000元,所以更進一步加深了消費者對淨水器的排斥。
那麼,話說回來了,淨水器到底有沒有用?濾芯必須要更換嗎?
安裝淨水器的目的,自然是讓飲水更加安全。那麼這個時候就要疑問了。“城市自來水是不安全的嗎?不能直接飲用嗎”?
事實上,自來水公司處理後的水,安全性上是沒有問題的。而在“輸送環節”,問題就出來了。
大家可以對照一下下面我貼出來的2張圖。
自來水公司會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學反應,讓水質達到飲用水的标準。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不達标的水,就連衛生部門也是不允許的。所以理論上自來水公司處理後的水能夠達到飲用的需求。
但是自來水公司處理後的水,會經過管網、二次管網來輸送到居民家中。其中管網的維修、老化都會讓水質降低。特别是對于如今的高層住宅,還需要建立蓄水池,以達到水壓的标準給高層供水。而蓄水池也是産生二次污染的重要場所。
所以我們有時候接水時,會看到明顯的泥沙顆粒甚至包括其他污漬。
因此,站在上面的角度上分析,我們日常飲用的城市自來水,必須要經過淨化才能夠保證安全。
而這也是很多人不得不選擇安裝淨水器的原因。畢竟,與耗材成本高比起來,與“智商稅”比起來,家人的飲水安全顯然更重要。
淨水器越貴越好嗎?對于這個疑問,相信一直以來也困擾着大家。畢竟如今市場上的淨水器,價格從幾百元到三四千元不等,而且品牌也是參差不齊。而對于非專業領域的用戶來說,有時候隻能往“貴”裡選。因為在大家的潛意識裡,“貴=品質高”。
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這個時候,我們就有必要了解淨水器淨化水質的原理。
接下來,來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
先一針見血地說一下,市場上的所有淨水器,不管是幾百元的,還是三四千元的,本質上的區别,都是濾芯的區别。
所以理論上,濾芯的材質、種類相同的情況下,價格高的淨水器,就是在收割你的智商稅。
目前各大品牌推出來的淨水器,其在濾芯的配置上,無非是以下這幾種(重點!):
1、PP棉。作用是過濾大顆粒物質,比如泥沙、鐵鏽等等。
2、活性炭(或者碳棒)。作用是吸附自來水公司處理水質過程中殘留的氯元素(異味的來源)。
3、阻垢劑。這一個隻有少數淨水器有,直接說就是阻止“水垢”的一種物質。如今常被用在熱水器的進水口前。目的自然是吸附鈣鎂離子,減少水垢。
4、超濾膜。過濾精度為0.01-0.1微米。經過超濾膜的水,雖然保留了礦物質,但也将部分重金屬保留了下來。
5、RO反滲透膜。過濾精度為0.0001微米。經過RO反滲透膜的水,濾除了所有雜質,當然也濾除了礦物質和重金屬。出來的水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純水”。
上面提到的這些“過濾材料”,其中任意幾種随意“組合”在一起,就成了可以淨化水質的機器。隻不過組合的“成員”不同,所以淨化水的程度也不一樣。
一般商家喜歡用“複合濾芯”、“RO反滲透濾芯”等來搭配。注意了,其中的“複合濾芯”其實指的就是上面“PP棉、活性炭、阻垢劑”等其中的2種、3種,或者是每一種都有用了2層。
而所謂的“五級過濾,三級淨化”這樣的字眼,當然也逃不過這幾種材質。
看到這裡,相信你就應該明白了。
不要聽信商家定義的各種說法和噱頭,看濾芯的種類和材質才是關鍵。
根據自己的需求,希望淨水器出來的水含有礦物質,就考慮“超濾膜 其他PP、活性炭等過濾材質”。如果希望喝“純水”,那就直接考慮“RO反滲透膜 其他過濾材質”。
所以理論上,抛開超濾膜和RO反滲透膜的區别。其他材質的濾芯,種類越多,數量越多,其淨化效果也越好。
除了看濾芯外,挑選淨水器還要看哪些指标?以我換過2台淨水器的經驗,再加上對淨水器的研究,站在用戶的角度上,簡單來說一說挑選淨水器,還應該參考的指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參考。
1、制水速度
最重要的濾芯,如果已經看好了。那接下來就要看看這幾個指标。比如“制水速度”。可能很少有人會注意到它。但是真正體驗過就知道,制水速度決定了接水的心情~
同樣是一杯水,以150ml為例,如果制水速度為2.5L/min,那麼接完需要3.6秒左右。而如果制水速度是1.2L/min,那麼接完這一杯水需要7.5秒!
不要小看了這區區幾秒鐘。這僅僅是按照150ml的水來計算。如果做飯用,單純接水的時間就會讓人覺得煩躁。
2、水效等級
有不少家居博主,給消費者講解挑選淨水器的竅門時,都會忽略掉“水效等級”。然而它直接決定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本着節約水資源的角度,當然也是減少水費的角度,水效等級越高,越值得投入。那麼什麼是淨水器的“水效等級”呢?簡單來說就是按照GB34914-2017标準規定的配置水,在連續制水的情況下,将淨水和廢水的比值做等級劃分。隻有≥60%的淨水器,才能夠稱為一級水效,也是最建議入手的淨水器。而≥55%的淨水器則為二級水效,剩餘比值等級依次降低。
3、綜合成本
看完上面的内容,對于淨水器這種家電,相信你已經摒棄了“貴就是好”的想法。畢竟在淨水器行業,市場魚龍混雜。随便搞個濾芯就能生産,所以在挑選的時候,調查淨水器本身的“濾芯、制水速度、水效等級”才是關鍵。
至于那些可以顯示濾芯使用壽命和APP互聯的智能淨水器,在這裡我還是建議大家套慎重選擇。因為市場上很多産品的濾芯,所謂的“剩餘使用天數”都是商家提前設置好的數值。
要知道,每個地區的水質不同,家庭全屋淨水的設備也不同(是否安裝前置過濾器、中央淨水機等等),所以家家戶戶末端淨水器濾芯的使用壽命自然不可能是固定的。直接說吧,多數都是智商稅~
所以不要隻盯着那些貴的淨水器入手。隻要濾芯、水效等等能夠達到自己的需求,即使是普通款,也同樣實用!當然了,濾芯的更換成本,也要考慮在内。除了RO反滲透膜和超濾膜的濾芯貴一些外,其餘濾芯基本都在幾十元到二三百元之間。價格虛高的就不要考慮了。
-END-
美家指南說:有關淨水器的專題知識,本期就分享到這裡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更多家居精品專題,歡迎您關注“美家指南”,我們下一期再見~(本專題文字原創,圖源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