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左
“多和人接觸”、“沒事要多走動”、“積累人脈”……類似這樣的話,相信大家在成長的過程中都聽過。
就拿我來講,我從小就是一個比較喜歡讀書的人,有時候我在家讀得起勁時,我媽就會趴在窗戶邊喊我,讓我不要老待在家裡。那場面,真的就和恐怖片差不多,看多了聽多了之後,“多跟人走動”這句話,給我帶來了長期心理陰影。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我拍案而起:媽,你要是想出門,直接出去就行了,沒必要非和我說。我以為她是那種,看到個好吃的,先問問周圍一圈人,你們吃嗎,不吃的話我就先吃了。可沒想到她是真想讓我出門,後來我們因為出門還是在家這個事,還吵過幾次。
我媽的觀點是:不和人打交道,以後你遇到事情,人都不會幫你。而我的想法是:我怎麼舒服怎麼來就行,為什麼你非要幹涉我?
剛上大學的時候,還有更讓我不舒服的事情。剛去報名時,幫我拿行李的學長就擺出一副老大爺的架勢,說在大學裡要多積累人脈,學生會、自律會啥的要多參加,多一個人多一條路。我不知道二十歲的他是怎麼說出那番話的,當時我的真實感受就四個字:老氣橫秋。
人情世故這四個字,就這樣陪了我很多年。
什麼感受呢?就那種,周圍人都說非常重要,我也被帶得覺得很重要,但到底是什麼、怎麼做,和誰攀關系,卻沒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法論。甚至連人情世故具體是什麼,很長一段時間,我也不太清楚。
一直到今年,已經成為三旬老漢的我,結合我的人生經曆,同時查閱了一些資料後,才對人情世故,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理解。
什麼是人情世故,簡單來講,即:人們在傳統農業社會之下形成的一套做事的行為邏輯。
接下來,我詳細唠一唠。
一、人情是一種社交貨币
小時候我和我爸去縣城,中午時遇到了同村的一個叔叔,也帶着家人。然後大家一起吃飯,飯後我爸付了錢。
到家後我問他:爸,為什麼是你付錢,而不是一起?
我爸說:你什麼都不懂,熟人之間,不要計較那麼多。
其實我當時還是不太理解我爸的解釋,但他其實也做了一些限定,關鍵詞有“熟人”、“不要太計較”。回到我們一直生活的農村,那真的是一個熟人世界,走在路上,三步一個招呼,五步一句寒暄,叔叔大爺大娘大嬸叫過去,熱鬧極了。
以前我覺得整個世界都那樣,出去後我才知道,并不是。大家都說,農村更有人情味,那麼人情,到底是什麼呢?
分兩塊來看:
1、自然性,即我們作為人天然自發的感情和性情;
2、社會性,即後天在社會當中形成的隐性規則和行事邏輯。
放在我們自己身上,其實更好理解。
想象假如這個世界上隻有我們一個人,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變化,走來走去沒有同類,孤獨寂寞又餓又冷,這就是人情的自然性,自發産生,可以直接感覺到。這種時候,需要注意什麼人情世故嗎?很明顯,不需要,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做的任何事,都沒有其他人的反饋。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所以我們要注意,講人情,一定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咱沒法和自己講人情。
我總不能吃口飯,對自己說:懷左,你個孫子,爺今天請你吃了一碗油潑面。
然後我回答我自己:就一碗破面,老子記着了。
吓煞旁人。
人與人之間,講的人情,到底是什麼?
這個還要從具體的場景去講。最常見的情況,比如咱們是好朋友,今天我家搬家,你剛好沒事,過來給我幫忙。忙完我說辛苦辛苦,你說沒事沒事,然後咱們一起吃了一頓。
這裡有兩個動作:一、主動幫忙;二、幫完忙不求回報,沒有掏出計算機,咔咔一算,說兄弟,一共299,麻煩付一下。
你幫了我的忙,當時不求回報,對我來講,覺得欠了你的情;下次你有事,我肯定也去幫忙,再下次我有事你還來,你有事我還去……
這來來回回中間,表面上好像誰都沒出什麼錢,但你可别忘了,大家的時間都是真金白銀,隻不過在這樣的互動中,有效勞動時間,轉化成為了另外一種貨币,可以說是一種社交貨币,也就是我們說的人情。
不再是存錢和取錢,而是存時間和感情,完了再取時間和感情。
中間也有銀行,隻不過是無形的,建于人心中,叫人情銀行。(直接叫情行也行,哈哈哈哈)
今天我幫你,明天你幫我,今天我欠你點,明天你欠我點。小時候在農村生活,這點我體會最為明顯。我家今天蒸了肉包子,給你家拿幾個;你家改天做了餃子,也會給我們送一盤。當然最熱鬧的場面還要屬紅白事,誰家有事,平時但凡有點走動的人,都會過去,人山人海,熱熱鬧鬧。
當然,在這種人際往來人,人們一般不會具體去算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除非你遇到那種隻想占便宜的人。但那種人,幾次之後大家也就懶得理了,誰也不是傻子。
大家互相客氣,那還是希望可以相互幫忙的,還是要圖點什麼的。
人的行為,都有動機。
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呀!
具體到互動,内容可就多了,請客吃飯、送禮物、互相走動、日常互助、合作……這種互動模式中,其實還有一種隐性的控制和支配,即我在你這裡存了東西,回頭我得取,你在我這裡存的東西,我完了也會還你。
人與人之間存存取取,就形成一張張持續互動的關系網,可以叫圈子,放大來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情社會。
二、人情社會紮根于曆史
剛提到人情社會,更多是從其表現形式來談的,那麼我還想問:人情社會是如何出現的?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它是如何形成的?
先注意幾個點:
1、人情社會,在我國表現得很明顯;
2、社會由人組成,而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3、社會發展穩定之後,進一步影響人。
就拿我們現在來講,一辦點事情,尤其是在小一些的地方,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找關系。先不着急去評判這種做法,存在決定意識,一直這樣,說明我們得回到過去,追溯源頭。
回到中國古代,我們都知道,是傳統的農業社會。那麼我國的傳統農業社會,在生産和流動性方面,有哪些特點呢?
1、生産力水平低,生産效率低,勞動力短缺……這都是每個農業家庭的生活常态。就拿最基本的農具來說,人們之間還得經常互相借農具。
其實不要說古代了,我小時候,村裡人之間也經常互相借工具。我們窯洞的頂都是土打實的,但為了防止長草和松動,我們每年都需要用那種鐵墩子去把土壓實。一般人家裡就一個鐵墩子,人多的話,就和别人家再借一兩個,做起來活來更快。
到了秋天,收玉米,光靠自己家幾個人,效率太低。所以親戚朋友之間都是互相幫忙。我家完了,然後去幫你家的忙,人多力量大。
2、農村的主要生産方式就是農耕,相對單一,抵抗自然風險和社會風險的能力弱。報團取暖,是一種剛需。
還記得電影《隐入塵煙》裡的細節嗎?馬有鐵想種地,剛開始沒有種子,就去借了一些,等豐收了之後,再給人還。當然,還有借錢。誰家遇到事,如果錢不夠,也會和關系好的親朋借一些,互幫互助,渡過難關。
這裡我再推薦一下陳忠實的《白鹿原》,裡面的很多場景,都是非常好的案例。再說了,唐僧取經還需要幫手呢,更别說傳統的農業社會了。
3、農業社會流動性差,長期穩定,過去人們生于那裡長于那裡且大部分人死于那裡。有了那樣的心理預設,每個人都預期自己總會有求助于人的時候。
現代城市,你有錢可以買來許多服務,但過去的農村裡,即便你有錢,有事情你也得需要大家的幫忙。用路遙《人生》裡的一句話,叫:你得活人呀!而且那時候大家就覺得我永遠是村子裡的人,除非你不活人了,否則你肯定得和别人打交道。
在《水浒傳》中,像晁蓋、宋江、柴進那樣的大戶,為什麼會願意經常幫别人呢?其實也是因為長期生活在那裡,給自己多存些善緣,留一些後路。不然他們也不是整天閑得沒事,看面相也不是大善人啊。
小結一下,在農業社會中,村民願意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地建立人情關系。這個事情必須得做,你看看我們的父母輩,或者爺爺奶奶輩就可以看出來。
存在決定意識,在那樣的環境中,你不那樣做,有時候都無法生存。
像我開頭寫到的,我媽以前總催我出去和人走動,原理也就是讓我多存一些人情,多和人聯系,然後等家裡遇上事情的時候,别人也會來幫忙。
如果抛開傳統,單從辦事上講,說白了還是因為鄉村的服務和保障不健全,人們解決問題和抗風險能力差,遇到大一些的事情,靠自己擺不平。換個角度,如果大部分事情,靠自己都能擺平,人情互動這套行動邏輯,影響力也會大大減弱。
發現了吧,為什麼很多年輕人喜歡待在大城市呢?就是因為城市中社會生産力水平高、服務業發達,就業機會多,收入也高,然後用錢可以買到大部分服務,個人的抗風險能力比過去社會大大提高。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在城市中的人已經不再講人情,而是過去主要靠人情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人們之間緊密聯系的狀态,也有了大幅度的松動。
其實也能看到,遇到大一些的事情,人們還是習慣于攀關系。這個也正常,傳統的力量還很大,同時規則不健全的地方,自然關系的需求就旺盛。
社會是不斷形成與變化發展的,目前的社會,已經呈現了全新的形态,并且還在不斷形成中。
三、文化的力量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裡,用了一個非常經典的詞——差序格局,來形容中國傳統農業社會之中人們之間的關系。
什麼意思呢?你可以想象小石子入平靜水面的場景,先激起小水花,接着是蕩開的一圈圈波紋。把我們每個人看成是波心的那個點,與我們最近的水波,即和我們關系最親的人,以此類推。
這種關系模式,我們早已經習慣,但很少會去思考,差序格局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剛才我提到了中國傳統農業社會的幾個特點:生産力水平低、勞動工具缺乏、勞動力不足、人們抗風險能力弱,需要互助等等。說白了,也就是一個人很難活下去,需要和其他人報團取暖。
那麼思考一下,如果想抱團的話,我們首先會和誰抱在一起呢?
也非常簡單,肯定是和最信任的人抱在一起。
從信任關系開始排:家人、親戚、朋友、同學……
看,這就是一圈圈的波紋。
最親的人之間,是什麼關系呢?
答:血緣關系。
看到了吧,血緣才是大殺器,另外這種關系自然而穩固,無法否認,甚至無法斷絕。哪怕你真要和你爹在法律層面上斷絕父子關系,但在自然屬性上,他确實還是你爹,你總不能是石頭裡蹦出來的吧。
即便到了現代社會,理論上講我們可以和許多人建立聯系,但最核心的關系,還是以血緣為基礎而形成的長期穩定且可靠的關系。還記得我前文提到的那句話吧,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換個角度看,人是需要社會關系的,單靠你一個人,活不下去,這其中最重要的關系,就是血緣關系。
為什麼重要呢?
最親密、最穩固、值得依賴。
聊到這裡,你也許想到了一個問題,既然血緣關系這麼穩固,我能不能和我朋友、同學都建立血緣關系呀?那樣我們不就關系越來越好麼。
道理确實是那麼個道理,但咱倆怎麼建立呢,我管你叫爹,你管我叫爸?不太合适吧?
還真有,你想到了嗎?婚姻。
當然不是說兩個人結婚,就有了血緣關系,互為爹媽了,而是他們會組建家庭,共同創造新的生命。婚姻,從個人角度來講,其實是人們建立穩定社會關系的的一種選擇;從社會層面來講,是維持社會穩定的一種制度工具。
我之前聊過,愛情不是婚姻,愛情是一種情感,婚姻是一種制度,怎麼可能是一件事呢。講道理我喜歡你,你喜歡我,咱們互相喜歡不就行了麼,為什麼非要進入婚姻呢?
說白了,還是因為人天生缺乏安全感,同時人性喜新厭舊,想通過人類自己設計的制度,人為去控制自然性的情感,類似于加上一把把鎖,希望牢牢鎖住。不然你喜歡我的保質期就三個月,但我希望是一輩子,咱倆的需求無法調和啊。
婚姻,是一把鎖。
再回到血緣關系上,血緣關系延伸的,是家庭和家族。費孝通在《鄉土中國》裡也談到了,傳統的農業社會,重家族而輕家庭。為什麼是這樣呢?我們從文化和傳統農業社會的特點去看。
文化的一個重要屬性,就是工具性。為什麼百家争鳴,後來的儒家發展得那麼好?是因為孔子長得太帥,曆代統治者都是孔子的小粉絲嗎?肯定不是。之所以選儒家,還是因為儒家的思想好用,符合時代需求。
還是那句話,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統治者需要社會穩定,儒家提供了這樣的思想工具,滿足了統治者的需求,而且是長期持續滿足其核心需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看,起點是修身,接着是齊家,從家入手,逐步擴大化。
當然,這裡的家,重的是家族,因為從抗風險的能力講,在傳統社會當中,家族實力更強,家庭力量弱小。這裡我再補充一點。現代社會的婚姻,會講愛情,其實過去,并不是這樣。你看過去的作品,但凡提到愛情的,男女主人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麼就是一起化蝶飛,反正沒個好下場。文化反映的是當時的存在,說明人們在潛意識裡,對隻講愛情的婚姻,還是不太認同。
為什麼?
還是因為,生存是第一位的。在當時的社會中,生存問題都不好解決,哪有時間去談情說愛。所以為什麼強調的是男耕女織呢,這個詞講的是生産合作化,沒有強調男歡女愛吧,因為就男耕女織,兩個人都忙起來了,還可能活不下去。
愛情很美,但要先吃飽飯。
「後記」
過去的幾十年,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社會變動極大,但帶來的問題是精神層面的東西沒跟上。一個坐飛機,一個坐牛車,所以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各種不理解、想不通、無法溝通、焦慮不堪……其實也屬于這個社會的連鎖反應。
對于我們這批人,應該怎麼做呢?我覺得,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看明白,才會有真正屬于自己處事方式。
驅散迷霧,瞭望前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