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自己畫的清明上河圖

自己畫的清明上河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0 21:25:16

絲絹為紙烙鐵為筆,七年繪出十米《清明上河圖》

自己畫的清明上河圖(浏陽河耗時7年)1

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的城市生活面貌。在這幅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描繪了550多個人物,以及大量的牛、馬、騾、驢、船隻、房屋、橋梁、城樓等,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浏陽,家住淮川街道的七旬老人潘敏芝也與《清明上河圖》結下了不解之緣。整整7年時間,每天伏案8個小時,用壞30餘個烙筆……近日,潘敏芝完成了自己的十米長卷作品--一幅精美絕倫的絲絹烙畫《清明上河圖》。

老人說,之所以如此執着地追求精益求精,是希望傳承烙畫這項非遺,讓更多的人知曉它、愛上它。

文/圖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歐陽穩江張迪

伏案七年,絲絹上呈現《清明上河圖》

“其實,這已經是我的第三稿了。七年間不能出任何差錯地完成它,于我而言真的是一種挑戰。”或許是終于完成了這幅十米長卷的緣故,70歲的潘敏芝一臉的神采奕奕。

“先來看畫吧。”說話間,老人開始在客廳與餐廳之間的地上一張一張地鋪報紙。那小心翼翼的動作裡,無一不透露出他對這幅作品的珍愛。

自己畫的清明上河圖(浏陽河耗時7年)2

市郊景色,茅檐低伏,阡陌縱橫,其間人物往來。展開至中段,一座規模宏敞、狀如飛虹的木結構橋梁成為畫中焦點之一。橋上車馬來往如梭,商販密集,行人熙攘。橋下一艘漕船正放倒桅杆,欲穿過橋孔,艄工們的緊張工作吸引了許多群衆圍觀。再往後,則是市區街道與城内鱗次栉比的商店。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車馬轎駝絡繹不絕。他們的身份不同、衣冠各異,同在街上,而忙閑不一……

“《清明上河圖》再現了北宋全盛時期都城汴京街市的繁榮景象。原畫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其中的細節特别生動。”随着畫卷鋪展開來,畫中的生活場景逼真而自然,讓人驚歎不已。最讓人稱奇的是,原作上500多個人物的一颦一笑,在十米長的烙畫中同樣展現得淋漓盡緻,讓人很難相信這是烙筆與絲絹結合而成的效果。

“其實我從2007年起就有了烙《清明上河圖》的念頭。”從20多年前開始接觸烙畫,潘敏芝的繪畫功底自不用說。從最開始的紙烙到絲綢烙,再到絲絹烙;從單面烙到雙面烙,每一次嘗試都是一種自我挑戰。而為了最大限度地挑戰自己,潘敏芝從2010年開始就有意選擇了《清明上河圖》作為參照作品。

因為原作的人物太多,加上生活細節之繁複,潘敏芝除了買書籍研究,另将需要參照的摹本按比例進行了放大複印,然後用玻璃蓋住再放上絲絹,透過玻璃在絲絹上用烙鐵進行臨摹打稿。

這其中,最難的就是人物表情與動作的烙畫。在下筆之前,潘敏芝不僅花了幾年時間研究《清明上河圖》,還進行了兩次嘗試。而現在看到的這一幅,則是從2014年正式開始創作的。

“因為這幅作品沒有經過任何拼接,所以但凡出了一點錯就得重新來過。”潘敏芝說,在絲絹上烙畫,最難的就是烙鐵容易勾絲,或者溫度過高把絲絹燒焦,或者經緯絲扯動導緻人物變形,任何失誤都會導緻畫作功虧一篑。潘敏芝隻能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每一筆都不曾含糊:“7年裡,每天如上班一樣工作8個小時,就連節假日都難得休息。”

癡心不悔,不斷挑戰自我二十多年

“烙畫是一項非遺,值得挖掘和繼承。”走進潘敏芝的工作室,便感受到了主人的勤奮:桌面上,除了正在創作的烙畫作品外,最多的便是各種型号的烙筆——勾勒線條的烙筆、模糊烘燙的烙筆、點燙立體燙的烙筆……細細數來,不下十餘種。而這些特殊的畫筆,都是潘敏芝自己磨制而成的,“自己磨制的用起來更順手。”

自己畫的清明上河圖(浏陽河耗時7年)3

現場,潘敏芝做了一遍演示:一個小小的電烙筆如同一把縮小版的兩齒叉子,圓柱形的木手柄連着隔熱層、絕緣體,兩條金屬的“大腿”上被一根細細的電阻絲連接在一起。插上電,不到十秒鐘,手中特制的“鐵筆”變得通紅。随着淡淡的青煙升起,潘敏芝快速提起其中一支烙筆,在絲絹上輕輕點下去,勾勒出一匹正在吃草馬兒的蹄子。

“烙畫創作在于把握溫度、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潘敏芝說。

提起創作烙畫的由來,潘敏芝表示還得從1997年開始說起。在此之前,潘敏芝已經擁有了深厚的繪畫功底,擅長雕刻、國畫和油畫等。一次外出出差,他無意看到了一幅木闆烙畫,瞬間勾起了他的興趣。

“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不嘗試一下總覺得會少一點什麼。”出差回來後,潘敏芝借着自己原有的繪畫基礎,開始自學烙畫。一開始,他便選擇了挑戰度更大的紙張作為原材料,但他同樣難以把控烙筆的溫度,不時将紙燒出了小洞。

随着一遍遍的嘗試與練習,五年後,他不僅能自如地在紙上烙畫,而且還開始嘗試在絲綢上烙畫。技藝,也從最開始的單面烙到高難度的雙面烙,直至打磨出了烙畫領域最頂尖的功夫——在絲絹上烙畫。

牡丹、駿馬……經過上十年日複一日的練習,潘敏芝的烙畫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風格,在業内已經頗有名氣了。2006年,他榮獲省工藝美術行業的“烙畫大師”稱号。

“絲綢容易起皺,絲絹更順滑,但不容易固定,難度更大。”2010年,潘敏芝退休,由此也決定嘗試烙《清明上河圖》。一開始,他便決定一畫到底,以非拼接的方式來挑戰自己。在打草稿的過程中,便不能使用普通的畫筆,因為上面的痕迹會影響畫作的完美。這要求他每一筆都恰如其分,這個要求完全可以稱得上“苛刻”了。

“三年試了兩次,因為有小的瑕疵自己覺得不太滿意便再次重來。”聊及那些坐在窗前創作的日子,潘敏芝表示每一天都是在積累經驗。為了這份愛好,他年複一年全身心投入,沒有哪天放下過手中的烙筆。

“希望能将這項非遺發揚光大。”2019年,潘敏芝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烙畫的浏陽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他表示,自己從不後悔選擇這條路,因為隻有與手中的筆保持着心靈的共振,方能将萬物靈氣顯示在畫面上。

來源:浏陽日報

【來源:浏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