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2 15:25:22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

課文朗讀

知識點

一、作者簡介

孟浩然,唐代詩人。漢族,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字浩然,存詩260多首,多為五言律詩。風格以清曠沖淡為主,但沖淡中亦有壯逸之氣。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

蘇轼: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号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曆城縣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将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轼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二、生字組詞

德dé(美德、德行、品德)

鵲què(喜鵲、鵲橋、聲名鵲起)

蟬chán(蟬聯、金蟬、蟬蛻)

三、多音字

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四、譯文

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霧氣彌漫小洲邊,夕陽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原野空曠天幕低垂在樹林後邊,江水清澈倒映出明月伴我身旁。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烏雲上湧,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明麗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雲,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栖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着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着豐收年。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隐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山路一轉,曾經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在他的眼前。

五、問題歸納

1.《宿建德江》這首詩寫的是怎樣的景色?從哪些地方發現的?

《宿建德江》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寫了寒江、小舟、孤月、獨客、老樹、曠野,通過寫暮宿建德江畔所見之景,抒發自己的孤寂情懷。

2.《宿建德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先寫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發自己的孤寂情懷。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

描寫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寫的景物有黑雲、雨、風、湖水。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詩中的比喻有什麼作用?

詩用“翻墨”寫出雲的來勢,用“跳珠”描繪雨的特點,說明是驟雨而不是久雨。“翻墨”與“跳珠”的比喻新穎而生動,繪色繪聲繪形,極為傳神。

5.《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詩人在黃沙嶺道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描寫黃沙嶺夜裡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的情景。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描寫,寫出夏夜的山村風光,表達了詩人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6.《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突出了詩人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六、課文主題

1.《宿建德江》詩人通過寫暮宿建德江畔所見之景,抒發自己的孤寂情懷。全詩的藝術特色:此詩寫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風韻天成,富有藝術美。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描寫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寫的景物有黑雲、雨、風、湖水。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的情感。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描寫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寫的景物有黑雲、雨、風、湖水。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的情感。

圖文解讀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4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5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6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7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8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9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0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1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2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3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4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5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6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7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8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19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0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1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2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3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4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5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6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7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8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29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0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1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2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3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4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5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6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7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8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古詩三首知識點(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3課古詩詞三首知識點)39

知識點

宿建徳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zhǔ)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字詞解釋:

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的一段。

②移:劃動,移動。

③泊:停船靠岸。

④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⑤客:指詩人自己。

⑥曠:空闊遠大

⑦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⑧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親近人。

詩詞大意: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蒙的小洲旁,日暮時,新的憂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天幕好像與樹相連;江水清清,明月好像來親近人。

精彩賞析:

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雖然第二句中寫到了“愁”,但立即又将筆觸轉到景物描寫上去。可見,這首詩在選材和使用表現手法上都十分有特色。

詩人先寫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天地廣袤甯靜,明月伴人更親。一隐一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一個特殊的意境。全詩雖隻一個“愁”字,卻把詩人内心的憂愁描寫得淋漓盡緻。

六月ニ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轼(shì)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人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字詞解釋:

①望湖樓:又叫看經樓,在今浙江杭州西湖邊。

②醉書:酒醉時寫下的作品。

③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雲層很黑。

④遮:遮蓋,遮擋。

⑤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

⑥跳珠:跳動的水珠。

⑦卷地風來:指狂風席地卷來。

⑧忽:突然。

⑨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開闊而且平靜。

詩詞大意:

烏黑的雲像打翻的墨汁,它還沒有遮擋住山。白花花的雨點就像跳動的珍珠,胡亂地跳入船中。忽然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鳥雲。望湖樓下,水面像明淨的藍天,水天一色。

精彩賞析:

這首詩主要寫了西湖六月晴雨時的壯美景象。詩人先在船中,後在樓頭,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劇變化的自然景物一一黑雲、白雨、大風、湖水,寫得有遠有近,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景有情,讀來令人産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一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經曆了一場來去匆匆的陣雨,也到望湖樓頭觀賞了那水天一色的美麗風光。詩中,“白雨”和“黑雲”映襯,“水如天”和“卷地風”對照,可見詩人頗具匠心。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字詞解釋:

①西江月:詞牌名。

②夜行黃沙道中:詞題。黃沙:黃沙嶺,在今江西上饒的西面。

③别枝:橫斜突兀的樹枝。

④七八個:概數詞,不是确指,說明星星寥寥無幾。

⑤兩三點:概數詞,說明雨量不大。

⑥舊時:往日。

⑦茅店:用芽草蓋的小客舍。

⑧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

⑨見:同“現”。

詩詞大意: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栖息在枝頭的喜,清涼的晚風吹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着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

天空中寥寥無幾的星星時隐時現,山前下起了浙淅瀝瀝的小雨,我急忙從小橋過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廟附近材林旁的茅草小客舍哪裡去了?拐了個彎,茅舍忽然出現在眼前。

精彩賞析:

這是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時間是夏天的夜晚,地點是有山有水的農村田野。雖然這首詞描寫的是人們熟悉的月、鳥、蟬、蛙、星、雨、店、橋,但是作者把這些意象巧妙地組織起來,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恬靜的美。詞的上片以鵲倞、蟬鳴、蛙噪這些山村特有的音響,把黃沙道寫得生機勃勃,頗不寂寞;詞的下片以輕雲小雨和舊遊之地的突然出現,表現夜行鄉間的樂趣。作者筆下的畫面,流露出作者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鄉村生活的熱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