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記叙文閱讀中考公開課

記叙文閱讀中考公開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5 19:08:02

記叙文閱讀中考公開課?創新的記叙文課堂閱讀教學餘映潮,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記叙文閱讀中考公開課?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記叙文閱讀中考公開課(創新的記叙文課堂閱讀教學)1

記叙文閱讀中考公開課

創新的記叙文課堂閱讀教學

餘映潮

小學記叙文的閱讀教學,一個無比華美而又樸實的教學研究領域,一個可以讓無數語文教師施展教學才能的語文天地。

小學階段的記叙文承載着非常豐富的教學任務。認字識詞、語言學用、朗讀訓練、品析訓練、不同類型的記叙文構思啟迪、各種表達技能訓練、各類知識積累、學生氣質養成等,都以記叙文的教學為發端,然後一步一步地延展開去、深化開去。

記叙文主要是指記人、叙事、寫景、狀物一類的文章。具體地說,它是借助叙述、描寫、抒情等手段記叙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發展過程,用以表現作者的思想、抒發作者的某種感情的文章。小學階段語文教材中的記叙文種類較多、數量龐大。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僅從“叙事寫人”的角度進行統計,就超過了110篇。于是它首先給語文教師帶來了艱難的課文研讀的任務和鍛煉的機會。

記叙文的教學研究,要關注語文教師教材研讀能力的提高。這種提高,需要對語文教師進行專門的教材研讀技能訓練或依靠教師個人的自我訓練來獲得。如:要知曉記叙文的基本種類:通常分為記人叙事類、寫景狀物類和抒情類三種;要知曉記叙文的基本體式:諸如新聞、通訊、傳記、故事、遊記、日記、書信、報告文學……等。要知曉記叙文的選材特點和構思特點,了解記叙文組織材料、構思謀篇的基本方式。要知曉記叙文的表現手法和語言表達特點及其一大批有關術語。還要從教學的角度知曉如何提取和運用記叙文課文中的教育教學資源等。這些,都得耐心細緻地進行,在日積月累之中得到收獲。

記叙文的教學研究,在現實的背景之下,就整體而言,要非常關注并落實“課堂閱讀教學的創新”這個關鍵。

創新的記叙文課堂閱讀教學,要變“提問課文”為“利用課文”。

大面積上的記叙文閱讀教學,目前基本的教材運用方式就是“提問課文”,好像一篇課文的内容問清楚了,這篇課文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這就是在“教課文”,或者說是“就課文問課文”。而“利用課文”則是将課文視為語言學用、技能訓練、知識學習的載體,利用課文中精要的資源來組織學生的課堂實踐活動,在對學生進行訓練之中完成對課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下面是《釣魚的啟示》“提問課文”教法的一些典型的無效提問:

1.父親和我在什麼地方釣魚?2.那條大鲈魚是怎樣釣上來的?3.“我”要把鲈魚留下的理由是什麼?4.從釣到大鲈魚到把大鲈魚放回湖裡去,“我”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5.難道父親不喜歡這條鲈魚嗎?6.面對十一歲的兒子,父親竟然做出了那麼殘忍的決定,這是為什麼?是不是不愛“我”?7.如果釣魚的人是你,你願意把鲈魚放回到湖裡嗎?8.魚到底該不該放呢?請同學們敞開心扉,進行辯論,實話實說。

這些提問,隻是在導引着學生解讀課文内容,有時候連“解讀課文”的教學層次都達不到,廢問成堆,沒有深度,沒有品詞論句,沒有精段品讀,沒有手法品析,沒有朗讀訓練。有的隻是浮于課文表面的提問,有的提問如“魚到底該不該放呢”甚至還要求學生辯論,其實它表現出教師連課文都沒有讀懂。所以這樣的教學一定是低效的,一定是看起來熱熱鬧鬧而基本上沒有什麼訓練效果的。

下面從“利用課文”的角度來設計《釣魚的啟示》的課堂實踐活動:

教學創意之一:(1)課文概說訓練;在概說中要有人物、事件、時間、環境等要素。(2)美段細讀;第三段朗讀、品析訓練,美點品評訓練。(3)難點解析; 朗讀并讨論第10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教學創意之二:(1)用“月光”一詞,根據課文内容概寫“釣魚的故事”。(2)課文美詞欣賞,每位同學都要就課文中的一兩個詞進行品析,說說好在哪裡,有什麼作用。(3)美段讀背,當堂背誦課文第10段(“轉眼34年過去了”段)。(4)聽教師講課文中的守法知識并做課堂筆記。

教學創意之三:(1)根據故事内容完成課文練習二:概括“我”的心理變化。(2)300字課堂作文:誘人的大鲈魚。

上述任何一次活動,對學生而言,都表現出或學用語言、或訓練能力、或積累知識的教學效果,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長知識,學語言,練能力,這樣才是實實在在的有效的課堂閱讀教學。

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諸多因素中,變“提問課文”為“利用課文”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我們迫切需要的表現閱讀教學本質特點的改變,是影響一切課堂教學質量的最重要的改變,是教學思維與教學習慣的最有力的改變,當然也是創新的記叙文閱讀教學的最關鍵的改變。

創新的記叙文課堂閱讀教學,要變“輕慢語言”為“着力學用”。

課标中“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緻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這些定義,于語文教師而言應該是振聾發聩的警言,應該是牢記于心的基本理念。我們要設法從根本上扭轉忽視語言學用教學、輕慢語言學用教學的落後習慣,為體現語文課程的本質特點、為學生終身的發展,創造更多更實用更美好的語言學用教學形式,使“語言學用的教學是不是真正落實”成為評價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标準。

閱讀教學中,我們可關注、運用語言學用的10種重要教學形式:

1.提煉精緻的分類推進的認字識詞教學;2.美詩美文或課文片段的課中讀背;3.課文中的句式學用或段式學用;4.課堂上的微文寫作,或将課文中重要語句集中起來形成新的文或段的“課中集美”活動;5.變讀為寫的“課文作文”課; 6.學生運用一定的語言形式對課文内容進行概括、複述與評價;7.文言詩文教學中的詞義辨析;8.在随文教學中穿插引入課外的豐富語彙;9.精短課文的語言、手法的學用;10.全新的“語言學用”課型。

下面舉例說明“精短課文的語言、手法的學用”。

閱讀教學之中,必須要有“寫”的點撥和“寫”的實踐,特别是精短課文的章法與手法,現成的資源擺在教材中,那麼豐厚,那麼精緻,一定是語言學用的絕好材料,一定讓我們愛不釋手。如:

對話展開式:《春雨的色彩》;自言自語式:《荷葉圓圓》;動物童話式:《夏夜多美》;春夏秋冬式:《四個太陽》;靜物寫生式:《小池塘》;情景描述式《草原的早晨》;風情勾勒式《美麗的南沙群島》;遊覽觀賞式:《三潭印月》;觀察發現式:《金色的草地》;假設情境式:《走遍天下書為侶》;設事說理式:《矛和盾的結合》……可謂百花盛開,百鳥争鳴,滿目風景。

請看下面寫“家”的短文:

看書

爸爸在看書,媽媽在看書。我也在看書,一人手捧一本書,像捧着一隻大蝴蝶。爸爸看厚厚的書,媽媽看大大的書,我看花花綠綠的書。我的書最好看:小狗叫,小貓跳,小猴樹上打又鬧。

輕輕地

媽媽起床了,很輕很輕。輕輕地穿衣,輕輕地走路,輕輕地開門,輕輕地說話……

啊,我知道了,爸爸昨晚上夜班,工作到天亮才回家。呼噜,呼噜,睡得正香。

我起床了,很輕很輕。輕輕地穿衣,輕輕地走路,輕輕地開門,輕輕地說話……

媽媽看着我,我看着媽媽,輕輕地笑了。

胖乎乎的小手

全家人都喜歡蘭蘭畫的這張畫。

  爸爸剛下班回來,拿起畫,看了又看,把畫貼在了牆上。蘭蘭不明白,問:“我隻是畫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麼多畫,您為什麼隻貼這一張呢?”

爸爸說:“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

媽媽下班回來,看見畫,笑着說:“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

姥姥從廚房出來,一眼就看見了畫上紅潤潤的小手,說:“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

蘭蘭明白了全家人為什麼都喜歡這張畫。她高興地說:“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了大手,它會幫你們做更多的事情!”

三篇短文都運用了“情景描述”“反複渲染”的方法。《看書》叙事簡明,似一幅畫面,暗含對比襯托,寫出了家的甯靜雅緻;《輕輕地》靜中寫動,虛實相映,句式美妙,表現了家的溫馨和暖;《胖乎乎的小手》角度精緻,側面入手,以點寫面,表現了家的和睦幸福,篇篇都值得學生讀背、仿寫、學寫。

下面再舉例說明全新的“語言學用”課型。

如《慈母情深》的“語言學用課”一個課時的教學創意:

1.課文朗讀,在課文的語境中認字識詞。

我想有一本《青年近衛軍》,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失魂落魄(shī hún luò pò):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七八十台縫紉機發出的噪聲震耳欲聾。

震耳欲聾(zhèn ěr yù lóng): 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

疲憊(pí bèi): 非常疲勞。

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着。

龜裂(jūn liè):手足皮膚因寒冷或幹燥而出現裂口。

我鼻子一酸,攥着錢跑了出去……

攥(zuàn):握,抓住。

母親數落了我一頓。又給我湊足了買《青年近衛軍》的錢。

數落(shǔ luò):責備。

2.課文朗讀,人人動手,課中微文寫作。

梁曉聲說,我想要用文字,為自己的,也是我這一代大多數人的母親畫一幅像。請同學們利用、組合課文中的文句,寫150字左右的短文,為課文中的母親“畫像”。寫作時間8分鐘,寫完了就深情朗讀,讀給自己聽,讀給同學們聽。

3.課文朗讀,背誦課文片段。

教師指出,背誦的片段,就是給母親畫像的主要内容,而且是叙議結合的。

這個教學創意,摒棄了一切的虛話廢話,立足于“利用課文”,組織全新的“語言學用”教學形式,隻用一個課時,訓練了班上所有的學生。誰能說學生沒有讀“懂”課文呢?誰能說思想情感的濡染不在其中呢?

記叙文閱讀的創新教學,隻有有了學生“語言學用”活動的大幅度增加,才能表現新課标背景下語文教學改革的進步。

創新的記叙文課堂閱讀教學,要變“線式思路”為“闆塊思路”。

教學思路設計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話來表述:如果沒有步驟分明、層次明晰的教學思路,課堂教學可能就是一片混沌。

所謂“線式思路”就是這樣。它是閱讀教學中從課始問到課末的教學思路,是以教師的提問帶動對課文内容進行解析的教學思路。其弱點就是千篇一律且活動形式單調,無論多麼熱鬧的課堂,最主要的活動隻是“問”與“答”。

而“闆塊思路”不是這樣。在一節課或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它從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幾次呈“塊”狀分布的教學内容或教學活動,教學的過程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塊一塊地來落實。

“闆塊思路”的本質特點在于:第一,它建立在對課文教學資源的提煉上;第二,每一“塊”都有一個指向明确的訓練目标;第三,每一“塊”的教學都是學生集體參與的課堂實踐活動;第四,每一“塊”都追求學生活動形式的變化。

一言以蔽之,“闆塊思路”的核心理念是,讓課堂中的每個教學“闆塊”都成為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課堂實踐活動。如果說變“提問課文”為“利用課文”是教學理念的更新,變“輕慢語言”為“着力學用”是教學重點的突現,那麼,變“線式思路”為“闆塊思路”就确保了學生有真正的課堂實踐。

沒有學生集體進行的大量有質量的實踐活動,就沒有課堂教學的高效。

下面我們一起感受《記金華的雙龍洞》的“闆塊式”教學思路的創意。

實踐活動之一:默讀訓練,學生讀課文做旁批,話題——“這一段很重要”。

實踐活動之二:語言訓練,朗讀、背誦文中寫花、寫溪、寫洞、寫石的美句。

實踐活動之三:精讀訓練,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細讀描寫“外洞”“内洞”的段落。

活動一是“文意理解”的初讀,“這一段很重要”的話題牽動對全文中“段”的表達作用的品析,“旁批”讓學生人人動手,進行思考。這是學生占有大量時間的靜讀。

活動二是“語言學用”的美讀,教師在充分提煉課文優質教學資源的基礎上,讓學生學習、積累了4個方面的美句。

活動三是“選點品析”的深讀,對兩個段的品讀,無疑是以訓練學生能力為着眼點。

……

在“創新的記叙文課堂閱讀教學”這個話題面前,我們還可思考很多的“變”。如:變“碎問碎答”為“活動設計”,變“泛泛而問”為“精讀訓練”,變“隻讀不寫”為“讀寫結合”,變“反複預習”為“當堂訓練”,變“讀過問過”為“積累豐富”,變“小組展示”為“集體訓練”,變“熱熱鬧鬧”為“有動有靜”,變“平俗手法”為“高雅教學”等。

如果有了這些變化,各種文體的課文教學都會閃耀着“高效”的光彩。

來源:語文教學通訊小學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