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海底撈在魔都開了一家“史上最新”的科技餐廳,還在試營業,餐見君第一時間跑去探店。
除了後廚(菜品庫)空無一人,鍋底自動配鍋,味道竟然有上萬種;
火鍋能自動調節火力大小,就連餐廳裡的燈光,也能根據就餐人數和聲音大小自動改變亮度......
這些神奇的操作都是怎麼實現的?快來跟餐見君一睹為快吧。
配菜間空無一人,正常需12個人
這家新技術餐廳位于上海陸家嘴金融城,屬于一個新商業區,周邊人流不是特别多。
走進這家店裡,一眼看過去,似乎跟一般海底撈的餐廳沒啥不同,但細心的顧客會注意到,店裡有一面透明玻璃牆,開啟開關後即可直接觀察到特别的後廚——全新的“機器人”智能菜品庫。
▲機械臂正在有序補菜
一共有4 台機械手臂,一隻手從周轉箱抓取餐盤放在固定位置,另一隻手迅速接手“轉身”放在菜品架上,速度又準确。
當顧客在iPad下單後,自動出菜機根據系統提示自動出菜,再由機器人或人工送往餐桌。
也就是說,菜品從中央廚房到餐桌,入庫—補菜—出菜的過程中無需一人,隻有送往餐桌時,需要一個服務員接觸。這是其最大亮點。
據海底撈新技術研發中心負責人朱孟儀介紹,菜品庫裡一共有50種菜品,分為三種不同規格的餐盒。
每個餐盒上都有一個RFID識别碼,以此實現數字化管控,實時掌控菜品的出品時間、庫存、保質期等信息,到臨保期時系統會預警。也就是說,每盒菜品都有一個專屬“身份證”,完全做到可追溯。
▲每盒菜品都有一個“身份證”
而這些餐盒也是可重複利用的,回收到中央工廠清洗消毒後會繼續下一次使用,但可能上次它裝的是蓮菜,下次裝的是豆腐,識别碼也會被重改。
事實上,這不是海底撈第一次向行業展示這種高科技,2018年開出的北京智慧餐廳裡就有,這次是叠代和升級。占地面積更少,對人工的需求更低。
據了解,其他正常海底撈同等面積的餐廳,後廚至少需要十二三人,但這裡一個人不需要,全由系統自動補菜、出菜。
“千人千味”升級到3.0,口味有上萬種
我們都知道,海底撈的鍋底很早就實現了私人訂制,後來還升級為“千人千味”,但在這家餐廳裡,比以往的更高級,更智能,在滿足顧客對“麻、辣、鹹、鮮”口味定制的基礎上,還能選擇各種配料,DIY 調制屬于自己的鍋底。
拿番茄鍋舉例,之前可以增濃減淡,如今可以試試加辣椒的口味;麻辣鍋裡也能放一些枸杞嘗嘗;也可以點個清水鍋,自由選擇喜歡的配料,做自己的火鍋調味廚師。
通過配料的不同組合,能夠搭配出多達數萬種可能性。不僅可以實現口味私人定制,還能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鍋底口味,分享給自己的死黨或者家人,體驗互動的小樂趣。
餐見君也體驗了一把,點了一個四宮格鍋底,豬肚雞鍋多加胡椒、番茄鍋加特濃、清油麻辣減麻減辣,還剩一格完全DIY:雞湯打底,加番茄、杏鮑菇和幹辣椒段等各種食材……
這一番随心所欲下來,極大滿足,但看到右下角顯示的鍋底金額也增加了不少。才知道,個性定制的鍋底價格會随着用料多少相應增加或減少。
據門店介紹,海底撈的智能配鍋機已經升級了三次,如今已經是3.0。
▲我們可看到标準點鍋、入門 DIY、高手 DIY 三個入口
朱孟儀表示,“希望顧客在海底撈能有高質量的用餐體驗,還能體會到有趣的調制體驗和分享的快樂,真正實現個性化定制,最終推動火鍋口味數字化升級。”
火力大小和燈光明暗都可自動調節
除了上面明顯的兩個亮點,這家新科技餐廳還有一些隐藏的黑科技,比如餐桌上加熱鍋底的微波爐,以前需要人工調節,但這家店裡會根據鍋底溫度自動調節火力,減小了服務員的壓力。
還比如鍋底周圍的無煙寶(自動抽風系統),以前是在顧客就餐期間持續啟動,現在也能根據火力變化實現自動調節,很好地降低了能耗,朱孟儀說。
就連餐桌上方的照明燈,也能根據有人沒人,人多人少自動調節亮度,比如沒有人就餐的區域,肉眼可見燈光相對較暗,而有顧客的區域,聲音分貝較大的區域,燈光就更亮。
朱孟儀用“大同小異”來形容這家新科技餐廳,表面上看和其他海底撈餐廳一樣,但事實上,集海底撈所有高科技于一身。當然這裡指的是所有海底撈運行成熟的,可以複制推廣到更多門店的新技術。
很多人可能認為新技術解決的最大問題是降低人工,按一個員工五千計算,這家餐廳光後廚這一項就省了6萬。
其實,節省人力并不是海底撈這套黑科技的最大意義,朱孟儀說,首要目的是保障食品安全,人接觸的越少,菜品就越安全,黑科技的研發以及設備本身等成本也很高,但還是要去做,就是為了更好地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其次是給顧客更好的就餐體驗。自動補菜出菜優化了出品效率,縮短了上菜時間,顧客體驗更好更安全。
最後才是降低人工、能耗等運營成本。比如自動調節的微波爐、抽煙系統、照明一定程度上都很好地降低能耗,也緩解了服務員的壓力。
海底撈持續引領火鍋業新技術應用和普及
持續觀察火鍋業,我們發現海底撈在新技術方面的投入很大,從北京全球首家智慧餐廳面市為代表事件,一直引領着整個火鍋業的新技術應用。
據财報,截至 2020 年底,海底撈在全球先後新建和改造了超 50 家新技術餐廳,智能出菜機、中央廚房直配成品菜、智能配鍋機等新技術設備也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
比如傳菜機器人在超過 900 家門店部署,超 1000 家門店引入了後廚清洗設備。
再比如北京有30多家店實現了直送菜品,後廚菜品制作基本達到無人狀态。
可以預見的是,海底撈未來仍将持續在創新技術方面發力,繼續推動新技術在火鍋業的應用和發展。這一點,創始人張勇早前就堅定地明确過,未來五年内,要把90%的老店改造為智慧後廚。
張勇說,今天運用新技術,是為了用更精準的方式去管理餐飲。如果你的廚房裡不需要人,所有實現自動化生産,食品安全就解決了。
另外人工效率會提高,員工待遇也會提高,顧客的個性化口味需求也能實現。“人家做藥都能做得那麼精準,做火鍋容錯率大得多,難道就做不精準嗎?”
最重要的是,通過新技術的應用,最終改變的不僅是火鍋業,而是整個餐飲業的成本結構。
餐評
當下火鍋業,很多經營者都在追捧“明檔廚房”,他們把越來越多産品放到門店制作,但海底撈并沒有這麼做,他想的是自家廚房的人怎麼才能越來越少,甚至空無一人,所有菜品盡可能放在央廚出品。
孰對孰錯?隻能說這是兩條不同的路,像海底撈這種巨無霸更側重安全和效率。而一些單店更側重産品的個性化。
不過如果要走連鎖化發展,安全是首當其沖要重視和解決的。所以,從海底撈身上,火鍋老闆們最應學的,可能不是花錢搞新技術的魄力,而是一種對食品安全敬畏的态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