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喜愛跑步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輕輕松松就能跑5公裡甚至10公裡。對于跑友來說,往往是根據速度來劃分級别。我們今天來看看比較流行的10公裡18級劃分方法。
1.國際健将 28分19秒以内,不說啥了,神!還要啥自行車?
2.運動健将 29分45秒以内,看不到影子就飛過去了……上學應該是不會遲到的。
3.一級運動員 30分50秒以内,站在高峰,俯視一衆跑渣吧!一級棒棒棒哒!
4.二級運動員 34分鐘以内,這個成績可以獲得政策的照顧:參加高考可以加分啦!
5.三級運動員 37分鐘以内,你可以算是運動員了……神馬?奧運會?别想了,參加縣級比賽的可以。
6.神人級 40分鐘以内,業餘圈子裡,你絕對是帶頭大哥了,你是衆人膜拜的對象……
7.天賦級 45分鐘以内,即使你愛跑步,也有可能終身達不到這個水平。以大多數人的天賦,努力了也沒用……
8.強人級 50分鐘以内,跑步愛好者裡面算是很棒的了,你是閃光燈捕捉的焦點。
9.小強級 55分鐘以内,一般群衆應該很少,一般人也很難追上去……
10.跑步粉絲級 60分鐘以内,可以自稱跑步狂熱分子了。
11.愛好者級 70分鐘以内,愛好跑步的人可以達到的水平。
12.路人級 80分鐘以内,路人甲、乙、丙、丁,正常人可以達到的水平。我就是個群衆演員……馬拉松比賽?最後那些人裡有我。
13.慢速級 90分鐘以内,慢怎麼了?我是為了減肥!
14.龜速級 105分鐘以内,或許有些人快走的時候走得都比你快。
15.蝸牛級 120分鐘以内,你确定你在跑(san)步?
16.無語級 120分鐘以上,好吧,你硬說你是跑步我也沒辦法。
17.放棄級 10公裡?我選擇死亡……
18.懶人級 我隻想看看結果……順便看看美女。
你找到自己定位的等級了嗎?如果你确實很快,恭喜你,繼續努力!跑得慢,也不要洩氣,全國14億人口,總有人比你慢。
請在跑步中認識自己吧,慢一點真的沒有關系。跑快跑慢都是精彩。
你知道嗎,每周慢跑一次,能預防大病,跑步真的能否延長壽命。最近,澳大利亞的一群科學家們拿出了超過23萬人的研究數據,來證明這一觀點。
這個研究團隊來自來自墨爾本維多利亞大學,他們跟蹤随訪研究對象的時間從5年半到35年不等,涉及的研究對象則達到了驚人的233149人,其中參考的研究項目多達14項。
由于這二十多萬人運動狀況不同,整個研究期間,一共有25951名研究對象因為各種原因去世。
不過,所有的參與者為這項關于“跑步與健康關聯性”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樣本。在這些科學家們對所有研究對象的壽命、病情、運動情況等數據進行量化分析後,他們發現——無論男女,隻要他們堅持一定程度的跑步,都能降低27%的過早死亡風險。
那麼問題來了,要跑到什麼程度才能降低死亡風險呢?
根據研究結果,即便每個星期哪怕僅跑步一次,且每次時間不到50分鐘,這種鍛煉效果都與更好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
不僅如此,從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數據來看,堅持長期跑步,與降低30%的心髒病風險和23%的癌症風險也有明顯相關性。
至于其中的生理機制,研究人員用了複雜的生理數據給予解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跑步能幫助運動者保持合适的體重、降低血脂,并且通過訓練提高免疫力等等。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很早就發現偏頭痛最大的克星就是跑步,因為跑步可以有效地調節神經系統。
按照研究,如果一個偏頭痛患者每周進行3次時長在40分鐘左右的運動,特别是跑步,那麼三個月之後他的症狀就會明顯減輕。
“跑步可以有效促進注意力的集中,使血液流向大腦”,哈佛醫學院曾經通過微觀實驗發現,有氧運動可以促進肌肉會釋放一種叫作cathepsin B的蛋白分子,可以促進海馬體分泌更多的神經營養因子,從而提高記憶能力,預防老年癡呆。
既然跑步如此有利于身心健康,那合适自身的運動量該如何把握?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給了人們這些建議:
根據自身的情況,周一到周五每天跑30分鐘,比一次跑150分鐘再歇四天,對健康更好。
此外,跑步是有氧運動,需要搭配适當的力量訓練,才能讓身體維持在更加理想的狀态。因此,最好每周保持兩次以上的力量訓練,特别是核心肌群,而不應該隻針對某一塊肌肉長期訓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